代長順 李丹
摘 要:本文使用了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以及邏輯分析法進行研究,舞蹈教學中表演法的運用除了可以更好更直觀的進行教學活動,更能夠將舞蹈動作中的細節(jié)以點帶面、從局部到整體的變化過程表現的更加完善,從而達到學習效率的最大化。
關鍵詞:體育舞蹈教學 表演法 運用
中圖分類號:G80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4(a)-0121-02
1 舞蹈教學中表演的藝術特點
1.1 舞蹈教學中表演的藝術目標
舞蹈教學并不是像大家理解的那樣只是簡單的由教師交給學習者一些表演的技能技巧,而是要使每一個學習者對藝術都能夠有高度的體會和感知,從而致使自身的綜合能力素養(yǎng)能夠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教育歷來就講究因材施教,所以對于舞蹈教學也是如此,需要教師關注每一個學者,對他們的優(yōu)點和長處要注重發(fā)展,使每個人都可以能形成自己獨特的舞蹈風格和魅力。
1.2 舞蹈教學表演的藝術原則
任何一個這些技巧并非易事,它將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舞蹈表演是也是一樣。舞蹈教學原則簡而言之,即要遵循的原則的影響和鼓勵創(chuàng)新,又要真正學會舞蹈這門藝術,學習首先請確保您有濃厚的興趣,并能堅持的很長的時間,在現實生活中的不斷積累,培訓,由上至下,對它的要求,只有經過長期漸進的過程,讓學員能夠發(fā)展成舞蹈表演。不斷加強全面的培訓,繼續(xù)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激情,這些學生將學習跳舞,愛跳舞,加入舞蹈,對自身的藝術修養(yǎng)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2 體育舞蹈教學中表演意識培養(yǎng)的作用
2.1 培養(yǎng)表演意識,有利于增強體育舞蹈的感染力
體育舞蹈主要是表演者通過自身的肢體語言將飾演的事物內心的思想感情傳達出來,繼而形成一種無言的高雅藝術。舞蹈表演者為了可以和觀眾有一個更好的互動交流,只能借助舞蹈動作和表情,將舞蹈最完美的一面展現出來。而另一方面,舞蹈者會借用服飾來吸引觀眾的眼球,運用積極樂觀的的舞臺表現來調動觀眾們的積極性。因此,優(yōu)秀的舞者除了可以給觀看者帶來美的享受,還能將舞蹈所體現的內涵表現的淋漓盡致。
2.2 培養(yǎng)表演意識,有利于舞蹈充滿意境美
每個舞蹈編排都有其創(chuàng)作背景和創(chuàng)作目的,同時每個舞蹈反映了一種心情。舞蹈意境的體現主要是為了提高了觀眾的想象力。優(yōu)秀舞蹈作品將與導演與觀眾產生共鳴,使整個思想滲透的舞蹈作品,觀眾的想象力。
舞蹈是人體藝術,體育舞蹈是集體育、 音樂、 舞蹈為一個整體,與身體的動作和舞蹈的基本內容的一項新事業(yè),體育舞蹈作為一種超人類的身體動態(tài)藝術,具備很高的審美價值,同時對學者審美的培養(yǎng)有很大的作用。對舞蹈教學中表演法的運用產生很大的影響。舞蹈技術是舞蹈藝術的支撐,如果對于舞蹈的思想、情感有很好的把握,則有助于形象的塑造和編舞者最終情感的表達,它不僅可以進一步增強的舞蹈的觀賞性,而且可以在舞蹈作品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優(yōu)秀的舞蹈作品也并非只是以舞蹈技巧取勝,是通過舞蹈動作來表現人類的舞蹈思想情感,從而反應社會現象、精神以及情感方面的問題。所以對體育舞蹈的教學,表演法的教學和學習方法是尤為重要。
3 體育舞蹈教學中學生表演素質的培養(yǎng)及運用
3.1 學生自身對表演法的把握
(1)奇妙的構思及豐富的想象力,舞蹈表演著需要擁有豐富的想象力。在編導進行構思介紹時,舞者就要開始調動自己的思維,進行想想活動,需要在人物性格的塑造、體會任務的情感、展現相關的情景和意境方面,進行豐富的想想和構造,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著重進行培養(yǎng)的一個方面,使學者可以成為一個”帶著腦子“跳舞的舞者;(2)準確的情感表達,舞蹈者要先對舞蹈本身有一個全面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其次,表演者在深刻理解舞蹈之后,還要有較強的自制力,要能很好的把握情感,并且可以做到收放自如。只有這樣才能把每個舞種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3)善于抓住觀眾的心理。舞蹈是否能夠打動觀眾的內心,激發(fā)觀眾的情緒,引起觀眾的共鳴,關鍵在于舞蹈者自身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文學藝術修養(yǎng)是內涵的一種體現,可以由內而發(fā),形成舞蹈者本人獨具的一種個人魅力。然而這種魅力可以再舞者表演時散發(fā)出來,對觀眾產生潛在的影響。因此,提高學者的文化藝術修養(yǎng)也是體育舞蹈教學過程中學者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之一。
3.2 體育舞蹈教學中教師的教育方向
在日常教學舞蹈,要求教師通過階段經驗給大家,以便他們可以積累了豐富的舞臺經驗。同時我們也需要給學生時間,給學生理論知識的指導,高度重視,對這兩個方面實踐能力培養(yǎng),例如,向舞臺現場性能仿真、績效的實踐等等。在編排和訓練的過程中,執(zhí)行者有創(chuàng)造性和想象力是至關重要的往往決定成功的演出,所以不應忽略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的表演者。在教學過程中的舞蹈學者能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使學者跳舞隨著研究的深入,有能力執(zhí)行的完全控制,從而有利于自身的全面發(fā)展。注重舞蹈舞臺表演經驗的積累和學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
4 體育舞蹈教學中表演法的注意事項
4.1 教學中要將形象美展現給學生
體育舞蹈能夠感染很多人,上至80歲的老人,下至4歲的幼童,體育舞蹈完全將他們征服,它不僅可以豐富人們的業(yè)余生活,同時配上音樂,表演者將會給觀看者留下美好的印象。在學生練習舞蹈的過程中,作為體育舞蹈老師,必須要將自身的美展現給學生,并去感染他們,要讓他們深刻體會到舞蹈和自身美形結合的美感。只有教師自身的美感提升了才能激發(fā)學生對美的追求。
4.2 體育舞蹈教學中要控制和調節(jié)表演的運動負荷
在體育舞蹈運動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情況來判斷運動負荷。在運動中感到有點心跳加速、略微呼吸急促、周身微熱、面色微紅、稍稍出汗,表明運動適量。同時也要關注運動后的感覺,運動過后,可能會有身體輕微不適、疲倦、肌肉酸疼等感覺,休息后很快會消失。
5 結論
(1)舞蹈教學中表演法的運用時,要提高學生的藝術表演能力,并且采用大膽的舞蹈美學手法,這樣才能使學者在整個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輕松,直觀的進行學習。(2)表演法并不是單一的指在舞臺表演,更是一種教學方式,而這種教育方式能更好調動課堂氣氛,更直觀的進行模仿學習.因此需要學生和老師之間能夠很好地進行課堂互動,同時也可以履行自己的職責。(3)在體育舞蹈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自身素質和文化修為,做到內外兼修,德才兼?zhèn)洹#?)在舞蹈教學中表演法的運用時要讓學者對舞蹈所呈現出的方方面面的“美”有一個深入的理解。
6 建議
(1)需要體育舞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舞蹈技術與舞蹈理論相結合,不能只重視舞蹈技術的提高。在舞蹈理論的基礎上提高舞蹈技術,有利于體育舞蹈的高境界的追求。(2)體育舞蹈教學中表演法的運用及注意事項都要求從學生和教師的角度進行學習。(3)在體育舞蹈的教學中,教師所具備的能力,一定要足以支撐自己所授內容并給與一定的拓展。(4)在教學中,表演法的講述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欣賞美、體味美、展示美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呂藝生著.舞蹈郭建華卷·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3):33.
[2] 郭建華.體育舞蹈藝術表現力的影響因素及培養(yǎng)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雜志,2014(12):42-45.
[3] 鄭傳峰,周勇.體育舞蹈在高校的發(fā)轉對策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04(3):482-483.
[4] 戴璇.大學舞蹈教學中表演意識的培養(yǎng)[J].戲劇之家,2014(3):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