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瓊霞
孩子早上起床,媽媽說“該穿衣服了,伸出你的手;該穿褲子了,伸出你的腳;該穿襪子了,把腳抬高一點。”接下來,媽媽說“該洗臉了,要把毛巾打濕;該刷牙了,要把牙膏擠在牙刷上。”吃早飯的時候,媽媽說“牛奶要倒到杯子里”“勺子要這樣拿”“吃好了要把碗放到廚房”。要出門了,媽媽說,“把包背上,還要帶一壺水……”而這僅僅是一天的開端,全天候的提示,究竟何時罷休呢?
家長們不由自主地采用“提示”來幫助孩子,似乎這樣才心里感到踏實。
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當(dāng)我們?nèi)旌虻赜谩疤崾尽彼藕蚝⒆?,孩子還有機會練習(xí)自己的思維和動手能力嗎?在大人的“提示”中生活的孩子,變得被動和依賴,越來越“無能”。
孩子在每個年齡段,應(yīng)該學(xué)會做這個年齡段應(yīng)做的事情。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發(fā)展里程碑”。孩子的認(rèn)知、語言、運動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在各個年齡段都有不同的能力水平。我們要基于孩子現(xiàn)在的能力水平,設(shè)定目標(biāo),每次一小步,讓孩子逐漸提高。
我們在教孩子學(xué)習(xí)新的技能時,用“提示”來幫助孩子是對的,但是一定要記住逐漸撤退“提示”。比如我們教孩子穿衣服,第一次我們直接抓著孩子的手,往袖子里套,第二次我們可能就把孩子的手放到袖子洞口,讓孩子自己伸手套進袖子里,第三次我們可能只是拿著衣服,手指袖子洞口,等孩子自己把手放進去……這就是逐漸撤退提示。有時候我們可能會對孩子用視覺提示,比如圖片、文字的提示,我們也會根據(jù)孩子理解能力的提高,逐漸將視覺提示轉(zhuǎn)化為口頭提示,最后口頭提示也逐漸撤退,讓孩子根據(jù)自然的線索來判斷應(yīng)該做什么。比如,我們用視覺提示或口頭提示,告訴孩子此刻要洗手,最后,我們希望孩子聽到我們說要吃點心了,或吃飯了,就知道要去洗手,自己去洗手。
所以我們教孩子掌握生活技能,就像幫他走臺階,一步一步往上走,每一步都要減少攙扶,最后讓他自己獨立往上走。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談到“等待的力量”,我們適當(dāng)?shù)氐却⒆?,給他思考和嘗試的時間,他的能力就會逐步提高。
家長們,全天候的提示該考慮減少了,你可以看一看,在日常生活中,哪些部分是孩子已經(jīng)可以自己去完成的,就從那部分開始減少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