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這是一本小說,作者是美國作家勞拉·英格爾斯·懷德。這本小說是作者根據自己的成長經歷寫成的,講述了美國女孩勞拉一家在美國西部草原拓荒的故事。這本小說以活潑生動的語言、細膩的筆觸和曲折的情節(jié),描述了美國西部拓荒者家庭的生活。青少年通過本書的閱讀能學到很多的生活本領,了解自然界的知識,懂得生活的艱辛與快樂。而父母們讀了會知道應該如何培養(yǎng)和教育他們的孩子,使其成為健康向上、勤奮好學、勇敢善良的好孩子。
很久很久以前,當今天的老爺爺老奶奶們還是小男孩兒和小女孩兒,或者才出生不久,有的甚至還沒出生的時候,爸爸和媽媽就帶著瑪麗、勞拉和小嘉莉離開了威斯康星大森林里的小木屋了。他們是駕著篷車離開那兒的,把空空的小木屋孤零零地留在了林間空地上。從那時起,他們再也不曾看見那間小木屋了。
他們要到印第安人居住的地方去。
爸爸說現(xiàn)在森林里的人太多了。勞拉常常聽到斧頭砍在樹上發(fā)出震耳的嘭嘭聲,那可不是爸爸在砍樹;也常常聽到槍聲在森林中回蕩,那也不是爸爸在打槍。木屋旁的小路已經被人踩成了大路。幾乎每一天,正在玩耍的勞拉和瑪麗都會停下來,驚訝地看著馬車發(fā)著嘎吱嘎吱的聲音從這條路上緩慢地通過。
動物們不愿意待在有很多很多人的地方,爸爸也是一樣。他喜歡住在動物們不會感到害怕的地方,喜歡看小鹿和鹿媽媽們從樹蔭之間好奇地打量著他,喜歡看懶惰的大胖熊在田地里吃野草莓。
在漫長的冬天的夜晚,爸爸和媽媽常常談論西部的大草原。爸爸說西部的土地很平坦,那兒雖然沒有樹,可青草長得又高又密。大草原一眼望不到邊,各種動物就像生活在牧場里一樣自由自在地四處游蕩和覓食。那兒除了印第安人之外還沒有其他人居住。冬天就要過去了,有一天爸爸對媽媽說:“既然你不反對,我決定要把家搬到西部了。我已經為我們的小木屋找到一個買主,如果我們現(xiàn)在賣,可以賣到最好的價錢。這些錢足夠我們在一個新地方重新安家了?!?/p>
“噢,查爾斯,我們非要現(xiàn)在走嗎?”媽媽問道。天氣還很冷,待在溫暖的小木屋里該有多舒服啊。
“如果我們今年去,現(xiàn)在就得走了?!卑职终f,“等到密西西比河的冰開始融化,我們就過不了河了。”
于是,爸爸賣了小木屋,也賣了母牛和小牛。他把山核桃樹枝彎成弓形綁在馬車上部,做成篷車的骨架,媽媽幫他把白色帆布蒙在骨架上。
清晨,天還沒亮,媽媽便輕輕地搖醒瑪麗和勞拉。在爐火和燭光下,媽媽幫她們洗臉、梳頭,穿上暖和的衣服。在紅色的法蘭絨長內衣外,媽媽為她們穿上羊毛襯裙、羊毛套裙和羊毛長襪,最后又幫她們穿上外套,戴上兔皮風帽和紅色的毛線手套。
除了床和桌椅之外,小木屋里的東西幾乎都搬上了篷車。他們不需要帶床和桌椅,因為爸爸可以做新的。
地面上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雪。天還很黑、很冷,四處靜悄悄的。透過光禿禿的樹枝,可以看見掛在天邊的幾顆寒星,不過東方已經漸漸泛白。在昏暗的森林中,幾盞燈籠慢慢向他們靠近,爺爺奶奶、叔叔嬸嬸和堂兄妹們都坐著馬車來為他們送行了。
瑪麗和勞拉緊緊地抱著她們的布娃娃,一聲不吭地站在那兒。堂兄妹們圍在她們周圍,奶奶和幾個嬸嬸一遍又一遍地擁抱和親吻她們,向她們道別。
爸爸把槍掛在篷車骨架上,這樣他在座位上伸手便能拿到槍,槍的下面掛著子彈盒和火藥筒。他還把小提琴盒仔細地安放在枕頭中間,以防一路顛簸震壞了小提琴。
叔叔們幫爸爸把馬套上篷車,堂兄妹們按大人的要求一一走上前來與瑪麗和勞拉吻別。爸爸先把瑪麗,然后是勞拉抱上車,把她們安頓在篷車后部的床鋪上。接著,他又扶媽媽爬上篷車前部的座位。奶奶走上前來把小嘉莉遞給媽媽抱好。爸爸也跳上車坐在媽媽身邊,他們那條帶深色條紋的灰色斗牛犬杰克在篷車下跑來跑去。
他們就這樣告別了小木屋。小木屋的百葉窗都關上了,所以小木屋看不見他們離開的情景。被圍在木柵欄里的小木屋,靜靜地站在兩棵高高的橡樹后面。夏天的時候,枝葉繁茂的橡樹下是瑪麗和勞拉玩耍的好地方,那兒是大森林里的小木屋留給她們的最后記憶。
爸爸告訴勞拉,等到了西部以后,他們就可以看到“帕普斯”。
“什么是‘帕普斯呀?”勞拉問道。爸爸回答說:“‘帕普斯是一個小小的、棕色的印第安嬰兒?!?/p>
篷車在積雪的樹林里走了很長一段路才來到丕平鎮(zhèn)。瑪麗和勞拉以前曾來過這兒一次,不過現(xiàn)在看上去卻不一樣了。商店的門以及所有房屋的門都關著,樹墩上落著厚厚的積雪,沒有一個小孩在外面玩,只有兩三個腳蹬皮靴、頭戴皮帽、身穿色彩鮮艷的方格花呢外套的男人在外邊走動。
媽媽和勞拉、瑪麗在篷車里吃著面包和糖蜜,馬吃著掛在脖頸上的飼料袋里的谷粒,爸爸則走進那家商店用獸皮交換旅途上需要的東西。他們不能在鎮(zhèn)子里待得太久,因為他們必須在當天穿過丕平湖。
寬廣的湖面平坦、光滑,潔白一片,一直延伸到灰蒙蒙的天邊。湖面上有不少馬車走過的車轍,但你看不出這些車轍究竟通向哪里,它們根本就沒有盡頭。
(選自《草原上的小木屋》,浙江文藝出版社2015年版,富彥國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