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摘要 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時常出現(xiàn)學生不積極配合教師、不主動融入課堂的“圍觀”現(xiàn)象。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有“大道理脫離小生活”“老觀念難敵新視野”“說得對未必做得好”,以及不良的從眾效應等。針對這些原因,教師可以從“根據學情對知識點進行再加工”“選取真實貼切的案例”“調動班級有影響力的學生的積極性”等方面入手,解決課堂上的“圍觀”現(xiàn)象。
關鍵詞 道德與法治 課堂 圍觀
筆者曾經在七年級道德與法治《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的課堂上,看到過這樣的情景:
教師要求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暢想青春,模仿范例書寫詩句。2分鐘后,教師邀請學生發(fā)言,沒有學生主動舉手,教師點名,于是便出現(xiàn)了如下對話:
學生甲:老師,我不會。
教師:同學們已經步入或逐漸步入青春期,對于青春,大家有著最真切的感受,無論好壞,都可以把自己的青春感受說出來。
學生乙:老師,我沒有什么感受。
此時,課堂上其他學生默默笑了。發(fā)生在課堂上的這一幕,不僅使教師難以繼續(xù)展開教學,課堂氣氛也變得十分尷尬。而類似的尷尬,卻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上時有發(fā)生。這樣的課堂,就像是學生對教師的“圍觀”。所謂“圍觀”,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一群人圍著看”,在課堂上出現(xiàn)的“圍觀”現(xiàn)象則主要指學生不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對于教師展示的案例、提出的問題和探究等環(huán)節(jié)僅默默觀看或私下嘲笑。新課程改革不斷強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然而為何學生卻抱著一種“圍觀”的心態(tài)參與到課堂中呢?筆者認為,原因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大道理脫離小生活
筆者對160名初中生做了“如何認識道德與法治課”的調查。其中68%的學生表示,“道德與法治課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在講大道理”;73%的學生表示,“課上所講的道理自己以前就知道”;63%的學生表示,“書本上的知識與自己實際生活關聯(lián)不大,且有難度”。學科知識難易程度區(qū)分明顯、知識性不強或太強都讓學生認為教師一上課就是在講“大道理”,因而不愿投入課堂。
1.倫理道德案例引發(fā)好奇圍觀,學生想當然,不愿思考。
七年級道德與法治學科涉及較多的是倫理道德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是學生在以往生活經歷中就有所涉及的,對學生而言較為簡單,課堂教學中就會出現(xiàn)“圍觀”現(xiàn)象。好奇心理是此時發(fā)生圍觀行為的心理原因之一。初中生好奇心強,對于一些事例更是懷有濃厚的興趣,喜歡聆聽或觀看社會上發(fā)生的一些事件,但對于該事件發(fā)生的原因或影響等卻不甚明了,也不愿意深入分析。如在講授蘇人版七(下)道德與法治《做人當自尊》一課時,教師給出了“農民工在圖書館看書遭歧視”的事例。在視頻播放過程中,學生注意力集中,被事件所吸引,但大多只是陶醉在“看熱鬧”中,甚至在看完后,互相模仿視頻中女子侮辱農民工的做法,對于事件發(fā)生背后的原因和反映的問題卻說不準確、說不完整。這是因為,學生對“自尊”有一定認識,也都有過與“自尊”有關的經歷,便理所應當地認為這是“我已經會的知識”,覺得教師提出的問題只是“大道理”的灌輸,于是自覺從課堂脫離開來,只做一個“圍觀者”。
2.國情與法律知識難度較大,學生用不著,懶得學習。
從八年級開始,道德與法治學科的知識性和理論性開始加重,對此感興趣的學生,必定會全身心投入到課堂中。但對此不感興趣的學生又“跳出”課堂,成為一名“圍觀者”。這跟學生的學習動機有關。進入青春期后,學生逐漸樹立自我意識,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逐漸認識到自己的學習和國家、社會有所關聯(lián),從而加強自己的學習動力和學習責任感。但這一階段的學習動機仍以近景性動機為主,即與近期目標相聯(lián)系的一類動機。例如,對于初中生而言,中考就是其近景性動機中較為重要的一項。而那些有難度且“不實用”的大道理跟自己關系不大,課堂上隨便聽聽就好。
二、老觀念難敵新視野
互聯(lián)網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時時更新的信息不斷在刷新學生的觀點。新視野帶來新思維,同時也給道德與法治課堂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
“小明,家庭情況復雜,自身行為習慣差,成績慘不忍睹,對于學習自暴自棄,時時刻刻都帶著手機,聽音樂、聊天、打游戲……同桌小紅看了很著急,決定幫助小明,課后到小明家?guī)退a課,終于小明取得了進步……”類似的案例,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時有出現(xiàn)。教師會根據需要,設計出這樣一位“完美到極致”“倒霉到極致”,或者“愚蠢到極致”的人物,讓學生第一感覺就是“太假”。有些教師也會選擇人物故事背景與當下社會實際相脫離的案例,這種“高、大、空”的教育內容難以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對于這樣一些案例,學生的第一反應是排斥的。初中學生已逐漸形成獨立成熟的意識和思維,對于事件的真實性會有一定的思考,尤其是網絡時代的學生,會將自己在互聯(lián)網上所獲得的信息運用到課堂中質疑教師,起哄甚至與教師“對抗”。可見,新時代下的道德與法治課堂,不能單純從“教師以為”的角度進行教學設計,要更多地從學情出發(fā),以生動鮮活的事例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而不是做一名“圍觀者”。
三、說得對未必做得好
蘇人版《思想品德》七(上)《人格不可辱》中有關于“起綽號”的問題。教師在講授這一課時,運用分組討論的方式和同學們深入探討了綽號的問題,課堂反響很好,大家一致認為不能隨意給他人起不雅綽號。良好的課堂效果使得教師認為,同學們會改掉起綽號的毛病。然而,就在不久后的一次課間,教師聽到了該班同學喊他人不雅綽號??赡芎芏嗟赖屡c法治教師都曾經碰到過類似情況:學生在課堂上說得很好,但是走出課堂,學生未必能按照說的去做。久而久之,大家覺得在道德與法治課上的“言”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是可以分開的,道德與法治課也就失去了“可信度”。課堂上的事例,學生僅僅當“熱鬧”來看,究其原因,在于學生在虛擬案例中作為“旁觀者”與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作為“當事人”的錯位。
在道德與法治課中,教師會通過設計某種道德模擬情境來達到教學目的,學生扮演其中的某種角色。例如:“老人摔倒了,你扶不扶?”當教師給出這個問題時,學生們的回答是不同的,但是教師都會根據學生的不同回答進行引導,最終必然得出結論:“老人摔倒了我們要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是情境的創(chuàng)設者,學生是參與者,學生會根據教師的設計引導作出行為選擇。但是,學生往往會認為這種“虛擬情境”只是課堂上的“游戲”,只會把自己作為一個“旁觀者”來看待問題。而且,教師引導的結論與學生自己通過網絡媒體了解到的一些復雜情況相違背。課堂中的虛擬情境和現(xiàn)實中的真實情境相悖,作為旁觀者和作為當事人的實際感受不同,這就讓學生產生一種錯位感,進而會對道德與法治課堂和教師產生質疑。學生會認為“學了也沒用”,進而對于課堂失去興趣,進入“圍觀者”的行列。
四、從眾效應帶來一群“圍觀者”
從眾效應,是指當個體受到群體的影響(引導或施加的壓力)后,會懷疑并改變自己的觀點、判斷和行為,朝著與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變化,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隨大流”。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中,教師會發(fā)現(xiàn)從眾效應帶來的影響。如果當教師給出的一個案例引發(fā)了班級中幾位較有影響力的學生的注意或發(fā)言,那么,便通常會引發(fā)全班同學的關注和討論。與之相反,如果在教學過程中,這些具有班級影響力的學生不予配合,則不利于良好教學效果的達成。這是因為,生活在一個班級的學生,會將班級視為一個團體,有著一致的目標、計劃,作為班級成員,有追求交往、認同和安全的需求,以及從團體中獲得某種利益的愿望。這時候,絕大多數學生會將班級中較有影響力的學生視為榜樣。當這些學生表現(xiàn)出“圍觀”姿態(tài)時,其他學生也會成為課堂上的“圍觀者”。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找到方法,避免因從眾效應帶來的“圍觀”現(xiàn)象。
五、如何避免“被圍觀”
面對道德與法治課堂中出現(xiàn)“圍觀”現(xiàn)象,教師應該積極應對。根據上述幾方面原因,筆者建議教師做到如下幾點:
1.從教材入手,根據學情對知識點進行再加工。利用學生較為熟悉的知識進行關聯(lián),或對學生的已有知識進一步深挖。明確每課的重難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避免過多地將學生較為生疏的知識一股腦拋出,使學生無法消化。
2.在選取案例時,要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模擬情境要“真”,即情境設置要符合現(xiàn)實邏輯,有較高的可信度。真實案例要“新”,選取適合的時事熱點加入到課堂教學中,抓住學生的興趣點,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3.在課堂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空間和時間,將課堂交還給學生,同時要有針對性地介入。當出現(xiàn)“從眾效應”時,教師要將班級中具有影響力的同學積極性調動起來,以點帶面地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課堂中。
教師應該在備課和上課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分析原因,尋找和嘗試多種方法,使“圍觀者”們放下觀望的心態(tài),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
(作者單位:江蘇省無錫金橋雙語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