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雄
摘 要:桉樹生長速率較快,對環(huán)境適應性較強,近些年來實際種植規(guī)模在不斷擴大。但是桉樹生長過程中成活率問題較為嚴重,如何全面提升桉樹種植成活率,對提升其種植經(jīng)濟效益以及生態(tài)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下主要對桉樹造林成活率的提升以及具體技術進行探析,旨在提高桉樹造林成活率。
關鍵詞:桉樹造林;成活率:技術措施
文章編號:1004-7026(2018)09-0092-02 中國圖書分類號:S792.39 文獻標志碼:A
桉樹是世界上三大速生樹種之一,實際生長適應能力較強,種植產(chǎn)量較高,木材用途較廣,能夠作為現(xiàn)代化工業(yè)生產(chǎn)基本原料,所以當前提高桉樹造林成活率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需要從育苗、定植、幼苗管理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管理,每個環(huán)節(jié)對提高桉樹種植成活率都具有較大影響,所以當前需要從實踐中進行探究。
1 備耕林地
桉樹生長過程中具有較強的環(huán)境適應能力,所以種植過程中需要對種植環(huán)境溫度進行分析,最好保持在-18℃~43℃之間,這樣能夠促進桉樹有效生長。桉樹幼苗在生長過程中容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所以種植活動開展之前相關部門需要結合種植地區(qū)實際情況對可能影響的外部因素進行整合。管理部門需要提高對備耕林地環(huán)節(jié)的重視程度,結合種植區(qū)域自然條件選取種植地塊,然后對種植地塊基本情況進行勘查,做好整地準備活動。整地過程中需要結合地勢情況選取相應的整地方式。以機械整地為例,當前可以將整地分為全墾整地、點墾整地以及帶墾整地三種主要形式,要結合地理環(huán)境等基本因素選用最佳的整地模式。通過備耕整地能夠促進種植土壤保墑保肥,對促進桉樹生長具有重要作用。
2 選擇種苗
種苗的有效選取對提高桉樹生長成活率具有重要作用,當前桉樹種苗較多,選取種苗的過程中需要對種植地區(qū)氣候、地理環(huán)境等要素進行分析,選取與自然環(huán)境相適應的種苗對提高種植成活率具有重要影響。比如在風力較大的地區(qū)可以選取抗風力較強的尾赤桉。此外需要選擇長勢較好,枝干較為粗壯的樹苗。對于幼苗需要確保樹苗水分和肥力充足,這樣能夠全面促進其有效生長。在選苗過程中需要安排專業(yè)技術人員進行監(jiān)督,相同品種的苗木自身質量也存在一定差異,例如病苗、老化苗、弱苗、煉苗等,此類苗種在戶外造林生長中實際成活率較低,所以不予選取。為了確保造林用苗的快速生長,可以選用插扦苗以及良種組培的方式進行培育。需要確保樹木根系的發(fā)達,苗木主梢長勢較好,培育幼苗地徑需要在0.2cm以上,幼苗高度需要在20~30cm,還要確保幼苗無病蟲害[1]。
3 運輸儲藏環(huán)節(jié)
桉樹種植活動特殊性較強,在造林活動開展之前需要擬定科學規(guī)范化的移植措施,其中需要對桉樹種苗運輸儲藏環(huán)節(jié)提出各項要求。在實際運輸過程中如果未能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將會導致種苗受到外界環(huán)境侵害,從而對其成活率造成影響。所以在起苗之前需要及時補充適量的水分,這樣能夠有效防止種苗在運輸和儲藏過程中因為缺水導致種苗死亡。此外,在種苗運輸?shù)椒N植所間隔的時間要較短,最好是起苗當天進行移栽,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其生長成活率。在運輸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種苗根部進行保護,避免根部出現(xiàn)損傷。對于備用儲藏的種苗需要確保其生長水分充足,避免種苗由于缺水而降低自身生長能力,并且需要配套做好殺菌工作。在搬運過程中需要托起種苗營養(yǎng)袋,通過專業(yè)的苗箱進行裝苗運輸,避免導致外部碰撞情況的發(fā)生[2]。
4 掌握移植時間
從當前實踐種植活動可以看出,目前桉樹種苗的移植時間可以選在春季、夏季或是秋季。在春季進行移植,自然界環(huán)境氣溫溫和適中,土壤中含有充足的水分,能夠為桉樹幼苗移栽奠定基礎條件。桉樹移栽之后對水分要求較高,所以可以結合自然情況選在陰雨天進行種苗移栽。為了更好地促進桉樹穩(wěn)定生長,種植土壤壓實程度不能太高,需要保持一定松軟性。如果移植過程中氣候較為干旱,對供水活動提出了較多要求,除了正常補水之外,還可以額外選用保水劑,這樣能夠提供充足水分,確保種苗穩(wěn)定生長。
5 定植階段
桉樹種植環(huán)節(jié)中對定植活動具有明確的要求,相關人們需要按照規(guī)范化要求展開具體操作。如果在定植過程中直接在穴地進行栽植,不應用回填土,那么如果有較多自然降水,將會淹沒種苗,對種苗實際成活率造成較大影響。在定植過程中可以嚴格按照以下流程進行。首先可以用營養(yǎng)土將桉樹種苗握實,然后揭開保護膜,此時需要對桉樹苗根部進行保護。隨后將種苗攜帶營養(yǎng)土進行栽植。在定植過程中,需要撕開根部的薄膜,這樣能夠促進桉樹根部養(yǎng)分吸收,提高其種植成活率。需要對回填土實際厚度進行控制,一般情況下回填土超出種苗基礎部位2~3cm即可。為了確保苗根部能夠全面吸收水分與養(yǎng)分,在定植活動結束之后需要將種苗周邊的土壤進行壓實,定植過程中需要保持水分,確保桉樹種苗能夠穩(wěn)定生長[3]。
6 幼林管理
種植活動結束之后對桉樹幼苗進行綜合管理對提高幼林生長成活率具有較大影響,因為幼苗生長過程中對水分要求較高,所以管理人員需要定時進行補水。在氣候較為干旱時,需要適度提高補水次數(shù),確保桉樹生長。對幼樹采取相應管理措施時,為了保證土壤中的肥力和水分不會大量流失,需要及時做好松土除草工作。在幼林管理階段,強化撫育工作是重點內(nèi)容,針對新移植的桉樹需要將撫育實際次數(shù)控制在2至3次,隨著種植時間的增長,可以適度降低撫育次數(shù)。在春季進行造林時,首次撫育時間可以選在9月,此時撫育工作內(nèi)容主要是追肥和除草等,然后在種植第二年4、5月份進行第二次撫育,第三次撫育時間需要結合桉樹具體生長情況進行擬定,造林撫育時間的掌握具有重要意義,需要嚴格控制。
7 病蟲害綜合防治
桉樹生長過程中加強病蟲害防治對提高桉樹成活率具有重要影響,當前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基本原則。對病蟲化基本危害現(xiàn)象以及發(fā)生原因進行分析,全面掌握病蟲害活動規(guī)律以及危害最高時間段,這樣能夠為防治措施的擬定奠定基礎。目前桉樹生長過程中主要的蟲害有白蟻蟲害、金龜子蟲害,病害主要有焦枯病、莖腐病、青枯病等。不同病蟲害實際威脅不同,所以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例如焦枯病防治可以選用農(nóng)業(yè)防治措施,做好排水灌溉工作,加強種植管理操作,對桉樹生長較為密集的枝條需要采取修剪措施,以此來提升桉樹通透性。針對莖腐病,可以通過化學防治措施,噴施相應濃度的波爾多稀釋液。針對小卷蛾蟲害實際威脅程度可以施加適量農(nóng)藥,例如敵百蟲農(nóng)藥等。
結束語
當前桉樹種植具有較大的經(jīng)濟效益,提高其種植成活率具有重要作用。相關部門需要強化認識,按照各項規(guī)范化開展種植管理活動,從備耕林地、選取種苗、運輸儲藏、定植、幼林管理、病蟲害防治等環(huán)節(jié)出發(fā),強化管理,落實各項管理措施,全面提升桉樹林生長成活率。
參考文獻:
[1]黃勇德,藍雄彬.提高桉樹造林成活率的技術措施[J].鄉(xiāng)村科技,2016(2):58-59.
[2]高煒堅.提高桉樹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術措施探究[J].綠色科技,2015(7):47-47,49.
[3]張偉.提高桉樹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術措施[J].大科技,2016(28):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