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不同混交方式對杉木幼樹生長的影響

2018-05-14 08:59:52劉永國王竣陸明祥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8年28期
關鍵詞:泡桐杉木

劉永國 王竣 陸明祥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混交方式對杉木幼樹生長的影響。[方法]以旱冬瓜、泡桐作為與杉木混交的樹種,開展塊狀、帶狀、不規(guī)則和純林4種混交方式的對比試驗。[結果]采用適宜的混交方式,能有效地促進杉木生長,且各樹種間均表現(xiàn)出較好的共生性。[結論]基于不同混交方式各參試樹種的生長狀況,旱冬瓜、泡桐可作為杉木的混交樹種,塊狀和不規(guī)則混交是文山州杉木人工林培育適宜的混交方式。

關鍵詞杉木;旱冬瓜;泡桐;混交方式

中圖分類號S791.27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0517-6611(2018)28-0108-03

Effects of Different Mixed Modes on the Growth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Young Trees

LIU Yongguo,WANG Jun,LU Mingxiang et al(Wenshan Forestry Research Institute,Wenshan,Yunnan 663099)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ixed modes on the growth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young trees.[Method]A comparativ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four mixed modes of block,ribbon,irregularity and pure forest,taking Alnus nepalensis and Paulownia Sieb.as mixed tree species with C.lanceolata.[Result]The suitable mixed mode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wth of C.lanceolata,and the trees showed good symbiosis.[Conclusion]Based on the growth status of different tested species,A.nepalensis and P.Sieb.can be used as the mixed tree species with C.lanceolata,and the mixed patterns of block and irregularity are the suitable mixed modes for cultivating C.lanceolata plantation in Wenshan Prefecture.

Key wordsCunninghamia lanceolata;Alnus nepalensis;Paulownia Sieb.;Mixed mode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作為優(yōu)良的速生樹種,在南方各省均有大面積栽培。但隨著杉木大面積造林,加上多年連栽,導致林地地力退化、林木病蟲害日趨嚴重、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闊葉林資源減少,人們開始趨向于營造混交林改變這種局面,認為營造混交林在保持林地肥力、涵養(yǎng)水源方面效果更好,闊葉樹凋落物分解比杉木快,能夠快速補充林地所消耗的養(yǎng)分,改善林地質量[1-3]。

云南文山州杉木人工林達13.33萬hm2,闊葉林資源不斷減少,發(fā)展針闊混交林是改變人工林樹種結構不合理、針葉化嚴重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森林多功能效益、實現(xiàn)森林生態(tài)優(yōu)先可持續(xù)經營的戰(zhàn)略需要。筆者選擇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泡桐(Paulownia Sieb.)作為與杉木混交的樹種,通過不同混交方式下杉木幼樹生長狀況的分析,篩選出適宜且能促進其生長的混交方式,以期為文山州杉木人工林培育提供科學依據(jù)。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地概況試驗地位于云南廣南縣壩美鎮(zhèn)平孟村,地勢東高西低,處于中山中部,坡向北偏東,坡度為10°~25°,海拔1 100 m;成土母巖為砂巖、頁巖和千枚巖,土壤為山地黃壤,土層厚度為50 cm以上;年均氣溫為16.5 ℃,平均相對濕度為80%,年均降水量為1 200 mm,雨量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8%,年霧日為14 d,年最多霧日為28 d,最少為2 d,年平均降霜日數(shù)為3 d;植被有狗脊、菜蕨、斑茅、馬耳朵草、刺泡、木荷、泡桐、櫟類等。

1.2材料選擇旱冬瓜、泡桐2個樹種作為與杉木混交的樹種。

1.3方法

1.3.1混交方式。采用塊狀、帶狀及不規(guī)則混交3種混交方式,在立地條件基本一致的地塊上,全面砍除雜灌整地后營建試驗林,以杉木純林為對照,面積共11.84 hm2。具體實施方式及方法如下。

1.3.1.1塊狀混交。面積2.79 hm2,每塊面積900.0 m2,即30.0 m×30.0 m。每塊內定植參與混交的一個樹種,相鄰2塊的樹種不同,塊間距為1.5 m,由于地形不規(guī)整共配置了31塊。其中,杉木為16塊,面積1.44 hm2,按1.5 m×1.5 m的株行距定植,每塊400株,共6 400株;旱冬瓜8塊,面積0.72 hm2,按2.0 m×2.0 m的株行距定植,每塊225株,共1 800株;泡桐7塊,面積0.63 hm2,按2.0 m×2.0 m的株行距直接埋根造林,每塊225株,共1 575株。

1.3.1.2帶狀混交。面積1.05 hm2,共15帶,每個參與混交的樹種為一帶,帶的方向由坡上到坡下,每帶長度不等,因地形范圍而定,帶寬9.5 m(包括帶行距2.0 m)。其中,杉木8帶,面積0.54 hm2,按1.0 m×1.5 m的株行距定植杉苗,共3 606株;泡桐7帶,面積0.51 hm2,按2.0 m×2.0 m的株行距埋根造林1 284株。

1.3.1.3不規(guī)則混交。將株行距控制在1.0~1.5 m,在1 300余株散生泡桐林中間植杉1 365株,面積0.82 hm2。

1.3.1.4對照(杉木純林)。面積4.61 hm2,按1.5 m×1.5 m的株行距植杉20 484株。

除以上幾種處理外,在塊狀與帶狀混交周圍均種植約2.57 hm2、共計17 110株杉木作為保護帶。2015年1月完成定植后,在林地內每年進行2次全面除草撫育。

1.3.2生長量調查。每處理分別設置固定樣地,采用機械抽樣方法分樹種抽取30株作定株觀測。造林后定期對各樹種的樹高、地徑進行觀測。

1.4數(shù)據(jù)處理應用Excel 2010進行統(tǒng)計分析與數(shù)據(jù)處理。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混交方式對杉木幼樹樹高的影響由表1可知,不同混交方式對杉木樹高存在一定的影響,與對照相較,塊狀和不規(guī)則2種混交方式下,其1年和2年生的樹高生長量均高于對照,帶狀混交方式的則低于對照。相較而言,樹高生長量表現(xiàn)最好的是不規(guī)則混交方式,1年生和2年生的平均樹高分別為0.85、1.78 m,分別較對照高54.5%和32.8%,年凈生長量達0.93 m,較對照高17.7%;其次是塊狀混交,1年生和2年生的平均樹高分別為0.79、1.67 m,分別較對照高43.6% 和24.6%,年凈生長量達0.88 m,較對照高11.4%;最差的是帶狀混交,1年生和2年生的平均樹高分別為0.60、1.20 m,分別較對照高9.1%和-10.4%,年凈生長量僅0.60 m,較對照低24.1%。究其原因,可能由于杉木屬中性偏陰的樹種,尤其是幼樹時期,故在混交林中,旱冬瓜及泡桐剛好形成一定的蔭蔽條件。也符合種內競爭大于種間競爭[4]。不同混交方式杉木樹高從大到小的順序為不規(guī)則混交、塊狀混交、純林、帶狀混交。

2.2不同混交方式對杉木幼樹地徑的影響由表2可知,不同的混交方式對杉木地徑有著明顯的影響,與對照相較,塊狀和不規(guī)則2種混交方式下,1年生和2年生的地徑生長量均高于對照,帶狀混交方式的則低于對照。相較而言,地徑生長量表現(xiàn)最好的是塊狀混交方式,1年生和2年生的平均地徑分別為1.10、3.60 cm,分別較對照高54.9%和38.5%,年凈生長量達2.50 cm,較對照高32.3%;其次是不規(guī)則混交,1年生和2年生的平均地徑分別為1.10、3.10 cm,分別較對照高54.9%和19.2%,年凈生長量達2.00 cm,僅比對照高5.8%;最差的是帶狀混交,1年生和2年生的平均地徑分別為0.60、2.40 cm,分別較對照低15.5%和7.7%,年凈生長量僅1.80 cm,較對照低4.8%。不同混交方式杉木地徑從大到小的順序為塊狀混交、不規(guī)則混交、純林、帶狀混交。

2.3不同混交方式杉木的生長趨勢由表3可知,不同混交模式1.5年生杉木幼樹樹高連年凈生長量為0.54~0.77 m,地徑連年凈生長量為1.00~1.50 cm,2.5年生則分別為0.74~1.11 m和1.90~2.60 cm。說明在定植2年后不同混交模式杉木幼樹的樹高、地徑生長均呈加快之勢。2.5年生時,塊狀及不規(guī)則2種混交方式杉木樹高的連年凈生長量達到了國家規(guī)定的杉木速生豐產林指標,地徑則遠超國家杉木速生豐產林指標。

2.4不同混交方式下各樹種生長狀況由表4可知,在立地條件及經營措施基本一致的情況下,采用適宜的混交方式,不僅能有效地促進杉木生長,其混交樹種旱冬瓜、泡桐也表現(xiàn)出了速生性。旱冬瓜平均樹高、地徑分別為5.10 m、9.70 cm,泡桐平均樹高為4.00~7.10 m,地徑為8.50~13.20 cm。

3結論與討論

混交林相較于純林,不僅能充分發(fā)揮林地的生產潛力和森林的效益,而且對蟲害的抵抗能力強,受自然災害影響小,可以多方面滿足人們對林木的需要[5-6]。杉木是我國南方地區(qū)主要的樹種之一,具有主干通直、材質優(yōu)良、用途廣泛[7]的特點。已有研究表明,杉闊混交林能提高林分抗逆性、提高生態(tài)功能,且杉闊混交林抗逆性較好,性狀指標優(yōu)良,林木自然整枝相對較快,沒有病蟲害發(fā)生[8]。泡桐則是我國主要速生用材林樹種之一,適應性強,病蟲害少,木材用途廣。王青天等[9]通過對杉木泡桐純林和混交林進行研究表明,混交林的生長狀況優(yōu)于純林?;旖涣衷炝址椒ǘ鄻樱煌旖涣衷炝址椒ㄓ胁煌挠绊慬10]。該研究對塊狀、帶狀、不規(guī)則混交造林方法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塊狀和不規(guī)則混交林的樹高、地徑生長量等明顯優(yōu)于對照純林,而帶狀混交林無明顯區(qū)別。這說明以旱冬瓜、泡桐作為與杉木混交的樹種,采用適宜的混交方式,能有效地促進杉木生長,且表現(xiàn)較好的共生性。這與王青天等[9]在杉木泡桐混交造林效果研究中得出的結論相近。

基于不同混交方式各參試樹種的生長狀況,旱冬瓜、泡桐可作為杉木的混交樹種,塊狀和不規(guī)則混交2種方式是文山州杉木用材林培育適宜采用的混交方式。在理論上很多人都對混交林的優(yōu)越性進行了肯定,但通過實踐驗證其優(yōu)越性的在文山州內還不多見,人工混交林的綜合效益等問題還有待于今后進一步論證。

參考文獻

[1]

俞新妥.福建主要造林樹種的培育技術[M].福州:福建農林大學出版社,1992.

[2] 王青天,林武藝,謝文雷,等.杉木、木荷混交林生長效果研究[J].綠色科技,2010(7):72-74.

[3] 洪建農.杉木與七種闊葉樹混交造林效果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業(yè)科技,2008,35(1):120-124.

[4] 林思祖,黃世國,洪偉.杉闊混交林杉木與其混交樹種種間競爭研究[J].林業(yè)科學,2004,40(2):160-164.

[5] 張良實.云南混交林營造技術研究[J].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2004,29(S1):35-38.

[6] 呂樹英.關于營造混交林的幾個基本觀點[J].云南林業(yè)科技,2001(1):26-28.

[7] 林鐘洪.杉樹闊葉樹混交效果分析[J].綠色科技,2016(11):40-42.

[8] 嚴平勇.杉木與闊葉樹混交造林試驗[J].安徽農學通報,2013(8):96-99.

[9] 王青天.杉木泡桐混交造林效果研究[J].河北林業(yè)科技,2009(5):10-11.

[10] 宋麗華,陳佰玲.淺析造林方法與混交林造林技術[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4):367.

猜你喜歡
泡桐杉木
劈柴
劈柴
杉木黃化病的防治技術措施研究
四倍體泡桐育苗高效管理技術綜述
杉木萌芽更新關鍵技術
杉木育苗化學防除雜草技術
清水江流域杉木育苗、種植技術及其生態(tài)學意義
梧桐和泡桐
杉木半同胞24年生優(yōu)良家系選擇
杉木全同胞子代遺傳測定與優(yōu)良種質選擇
定州市| 黄浦区| 中牟县| 武川县| 奉节县| 明光市| 镇江市| 苏尼特左旗| 赤壁市| 湖南省| 饶阳县| 通海县| 溧阳市| 班戈县| 荥阳市| 资源县| 金塔县| 方山县| 灵川县| 赫章县| 阿鲁科尔沁旗| 张家界市| 石泉县| 阿坝县| 甘孜| 台中县| 呼伦贝尔市| 温州市| 龙海市| 北京市| 梁平县| 黄龙县| 桑植县| 辽宁省| 荔浦县| 甘肃省| 疏附县| 凌源市| 古丈县| 永寿县| 湟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