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羊
從7月底到9月,我有63天沒買衣服。這是某天我驚覺“很久”沒買新衣服的時候,查了網(wǎng)購記錄和銀行卡記錄后,得出的準確數(shù)字。
63天啊,不僅衣服,連鞋子帽子耳環(huán)都沒買,簡直是奇跡。
我以為看了一本《斷舍離》和一本《極簡力》,真的治好了我的“買癌”,到處跟別人推銷這兩本書,讓大家見證奇跡。
咣當,10月來了。秋風一起,小區(qū)服裝店里的衣服怎么就那么好看呢?今年流行秋梨紅,那件羊毛衫正好搭配我駝色的羊絨大衣,旁邊姜黃色的oversize毛衣,應該很藏肉的;還有那件亮片打底衫,上一次穿亮片,好像還是10年前……
痛開殺戒后我才明白,原來我不是不想買衣服了,而是不想買夏天的衣服了。
持續(xù)買買買長達兩個星期,今天收拾衣柜,發(fā)現(xiàn)剛買的那件白毛衣,衣柜里有差不多的款式;以為會喜歡得不得了的新圍巾,跟去年就準備送人的那條謎之相似。
終于理解那些花心的人了。跟家里的一樣不要緊,甚至比家里的差都沒事兒,只要是新的。所以,男人真的不必問女人為什么要買那么多衣服,并且買來買去跟家里的差不多,因為女人最好看的衣服只有一件,就是新衣服。
這事兒就不方便推而廣之到那些花心大蘿卜身上了,新衣服yes,新人no。這樣想想,買得更加理直氣壯了,畢竟買衣服是成本最低、安全系數(shù)最高的花心。
亦舒說她喜歡買高級的衣服,盡自己所能,選貴的,但再貴的衣服,也不精心對待,隨便穿隨便揉,吃飯也不小心。這一看就是花心老手。你越精心對待,扔掉的時候負疚感越強。而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所以一定要想辦法趕緊把新衣服穿舊。
扔出衣柜,或者放進社區(qū)捐助箱的衣服,要低于八成新,才不會覺得自己買了又買會遭天譴。
以前我會把買買買的原罪歸結到四季分明的城市,是它引誘姑娘花那么多錢。直到有一天,我深圳的朋友,在11月還能穿襯衣的南國,買了一件羊絨大衣、一件羽絨服,為了穿它們,又買了一張機票,飛去長白山,我才知道老天待我不薄,至少我不用為了穿冬裝還賠上機票、酒店和年假。
這么一比較,又能安心買了,換季可真幸福啊,人有欲望才有活力,連欲望都沒有,跟咸魚有什么區(qū)別?
那么讀書都是騙人嗎?《斷舍離》和《極簡力》白買了?當然沒有,它們是指導你怎樣扔扔扔的。
無論衣服還是鞋子,如果在上個季節(jié)里,一次都沒有使用,它除了讓你的衣柜爆炸,沒有任何意義。
以前,我淘汰的衣服都給鄰居的一個女孩,她年齡比我略小,身材跟我相似。但今年,她幾個表姐瘋了似的,往她這兒大包小包地拎舊衣服,有些還是吊牌都沒剪的“舊衣服”。所以前天,她隱晦地告訴我:“姐,我家衣柜也塞不下了……”
于是,我看著女兒,若有所思,你長這么快,小學三年級應該就能穿媽的衣服了吧,我都給你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