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毅
閑來無事亂翻書,偶然間覓得一句“略翻書數(shù)則,便不愧三餐”,如遇知音。略一檢索,知寫此句者乃陳洪綬四子陳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陳小蓮,恍然間,隔著三百余年的光陰,我在時間長河的上游遇見了另一個自己。
對于很多人來說,日子每天都過,覺每天都睡,飯每天都吃,而讀書則是一件可有可無的事情,它不會讓你變得更加富有,亦不能讓你填飽肚子,除了消磨時間,似乎也沒有什么大的用處。與生活必需品不同,讀書更多的是一種愛好。有人愛好游山玩水,有人愛好喝酒耍樂,有人愛好球場競逐,自然也有人愛好瀏覽群書。在愛好讀書的人眼里,讀書是生活中最有意義的事情,一天到晚離它不得。
很多時候,我的感受與陳字相仿。哪天不讀書,便覺得這一日虛度了,三餐白吃了,縱然美食當(dāng)前也覺得食之無味;反之,有了書,有了書中的掌故墊肚子,哪怕下飯的只是一碗湯,也覺得味道甚好,哪怕少吃幾口,也不會覺得腹中饑餓。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讀書的意義不在于識了多少字,答了多少題,開闊了多少眼界,領(lǐng)略了多少風(fēng)光,而在于使心從容。書是鎮(zhèn)心石。哪怕不看,翻一翻也是好的。心情好的時候,翻一翻書,頓覺宇宙浩瀚,為我所有;心情不好的時候,翻一翻書,心情就會變得好了——這就是書的魔力,它能叫人心安。
我有一位朋友,無書不歡,三十多歲了不找對象不結(jié)婚,倒對書癡迷得很,而且他的書不止于書房,從臥室到客廳,隨處可見,俯拾即是。我們幾個要好的朋友常常打趣他,林逋梅妻鶴子,他是書為妻來又為子。
讀書真的挺好的,不獨(dú)人喜歡,動物也“喜歡”,譬如老鼠,書鼠同音,老鼠也愛與書為伍,只是它的讀書習(xí)慣不太好,以啃食為主,常常將書房弄得滿地狼藉;貓也喜歡讀書,宋人陸游曾作《贈貓》詩三首,其中有“裹鹽迎得小貍奴,盡護(hù)山房萬卷書”之句,甚覺可愛?!斑骱簟币宦?,盜書的鼠賊遁走,書房守衛(wèi)者的形象從那字里行間躍然而出。
記得啟蒙之時讀過前人的兩句詩,“清風(fēng)不識字,何故亂翻書”與“雨過琴書潤,風(fēng)來翰墨香”。或許,從那綿延無盡的詩句里,我們可以看到喜歡讀書的甚至不只有動物,還有風(fēng)和雨。風(fēng)和雨若喜歡,他們的同伴雷和電、云和月有可能也是同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