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著崇高的地位,象征圣潔、清雅。因為鶴是一種比較長壽的鳥類,所以又是長壽的象征。中國是鶴類種數(shù)最多的國家,世界上15種鶴類中就有9種分布于中國,這9種鶴全部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丹頂鶴
其實神話傳說中的仙鶴,就是丹頂鶴。丹頂鶴還叫日本鶴、鴜鷜,壽命可達五六十年,在鳥類世界算是長壽的,所以人們常以“松鶴延年”借以表達祝君長壽的心意。丹頂鶴性情高雅,形態(tài)美麗,素以喙、頸、腿“三長”著稱,直立時可達1米多高,體長120—160厘米,通體大多白色,頭頂鮮紅色,頸、尾、腿黑色。遷徙季節(jié),常由數(shù)個或數(shù)十個家族群結成較大的群體,但活動時仍在一定區(qū)域內分散成小群或家族群活動。夜間多棲息于四周環(huán)水的淺灘上或葦塘邊。分布于中國東北、蒙古東部、俄羅斯烏蘇里江東岸、朝鮮、韓國和日本北海道,常被人冠以“濕地之神”的美稱。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赤頸鶴
赤頸鶴,是鶴類中體形最大的,體長160—170厘米,體重12千克左右。全身羽毛大致呈淺灰色,成鳥頸部裸露紅色的皮膚。初級飛羽和初級覆羽為黑色,白色而修長的內側飛羽垂直覆蓋著尾部,嘴灰綠而腳粉紅。赤頸鶴為留鳥,棲息于多草的田壩、沼澤濕地及森林邊緣,性膽小而機警,常成對或成家族群在水邊和原野覓食,尤以清晨和傍晚覓食活動最為頻繁。如今主要生活在巴基斯坦及印度北部、尼泊爾、東南亞及澳洲昆士蘭。在中國僅分布于云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白鶴
白鶴又稱西伯利亞鶴、黑袖鶴,體長130—140厘米,體重10千克左右。喙呈紅色,頭和腳均很修長。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余羽毛白色。棲息于開闊平原沼澤草地、苔原沼澤和大的湖泊岸邊及淺水沼澤地帶。平時單獨、成對和成家族群活動,遷徙季節(jié)則常常集成數(shù)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特別是在遷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集成大群。群體概分東、西部兩大區(qū)域族群。東部族群在春夏分布于俄羅斯東部的雅庫特,冬季時遷徙至中國鄱陽湖度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白頭鶴
白頭鶴別稱鍋鶴、玄鶴、修女鶴,是一種深色小型鶴,體長約100厘米,體重可達3.7千克。除了額和兩眼前方有較密集的黑色剛毛,頭到頸是雪白柔毛外,其余體羽都是石板灰色。眼睛附近為裸露的紅色皮膚。飛羽灰黑色,次級和三級飛羽延長彎曲成弓狀,尾羽黑色。嘴黃綠色,腳灰黑色。性情溫雅,機警膽小,不易馴養(yǎng)。棲息于河流、湖泊的岸邊泥灘、沼澤和蘆葦沼澤及濕草地中,分布于歐亞大陸,主要是俄羅斯遠東地區(qū)的森林濕地及中國小興安嶺地區(qū)。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白枕鶴
白枕鶴又名紅面鶴、白頂鶴、土鶴,體長約150厘米。臉側裸皮紅色,邊緣及斑紋黑色,喉及頸背白色,胸及頸前有灰色狹窄線條延至頸側。初級飛羽黑色,體羽余部為不同程度的灰色。棲息于開闊的平原蘆葦沼澤、水草沼澤地帶以及河流及湖泊岸邊、鄰近的沼澤草地。遷徙季節(jié)亦出現(xiàn)于農田和白枕鶴海灣地區(qū)。白天多數(shù)時間用于覓食,非常警覺,啄食幾次后就抬頭觀望四周,一有驚擾,則立刻避開或飛走。主要繁殖在黑龍江、吉林等省或更北的廣闊地區(qū),冬天部分遷徙到江蘇、安徽、江西等省的濕地越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黑頸鶴
黑頸鶴又稱高原鶴、藏鶴、雁鵝,是世界上唯一一種生長、繁殖在高原的鶴類。黑頸鶴體長110—120厘米,體重4—6千克。體羽灰白色,頭部、前頸及飛羽黑色,尾羽黑褐色。頭頂前方裸區(qū)呈暗紅色,三級飛羽的羽片分散,當翅閉合時超過初級飛羽。棲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沼澤地、湖泊及河灘地帶。1876年,俄國探險家第一次在中國青海湖發(fā)現(xiàn)黑頸鶴,這是全球發(fā)現(xiàn)最晚的一種鶴類,在中國,黑頸鶴也只生存在青藏高原和云貴高原。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灰鶴
灰鶴別名千歲鶴、玄鶴、番薯鶴。體長約120厘米,體重3—5.5千克。前頂冠黑色,中心紅色,頭及頸深青灰色,自眼后有一道寬的白色條紋延伸至頸背,體羽余部灰色,初級飛羽、次級飛羽都是黑褐色,背部及長而密的三級飛羽略顯褐色。棲息于開闊平原、草地、沼澤、河灘、曠野、湖泊以及農田地帶。性機警,活動和覓食時常有一只灰鶴擔任警戒任務,一旦發(fā)現(xiàn)有危險,立刻長鳴一聲,其他成員也立刻齊聲長鳴,振翅而飛?;寅Q有兩個亞種,一個亞種分布在歐洲東部和北部,東至蘇聯(lián)的伯朝拉河等地區(qū),另外一個亞種分布在中亞至阿薩姆以東的部分地區(qū)。除廣東、廣西、福建、海南、上海、香港、澳門和臺灣外,中國其余省區(qū)均有灰鶴分布。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蓑羽鶴
蓑羽鶴又名閨秀鶴。一種體長約105厘米的藍灰色鶴,是世界現(xiàn)存15種鶴類中體型最小的一種,因為它體型異常纖瘦,頭、頸、胸黑色,而頰部兩側則各生有一叢白色長羽,蓬松分垂,狀若披發(fā),故稱蓑羽鶴,又因其舉止嫻雅、穩(wěn)重端莊,故稱其為閨秀鶴。蓑羽鶴性羞怯,不善與其他鶴類合群,多獨處。為高原、草原、沼澤、半荒漠及寒冷荒漠棲息鳥種,分布于海拔5000米的地區(qū)。飛行時呈“V”字編隊,頸伸直。主要分布在亞洲中部。在中國主要分布于新疆、寧夏、內蒙古、黑龍江、吉林等省區(qū)。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沙丘鶴
沙丘鶴也叫棕鶴、加拿大鶴。體長可達120厘米,除了赤裸的紅色前冠外,頭部和頸部都長滿了灰色羽毛。棲居于有草苔原帶及河流、沼澤及湖泊邊的草場。主要分布于北美、古巴及西伯利亞東北部。佛羅里達州的格列湖沼澤,是沙丘鶴典型的集中營巢地,在其他地方則鮮有發(fā)現(xiàn)。沙丘鶴有沙丘鶴古巴亞種和沙丘鶴佛羅里達亞種,中國僅有指名亞種,分別在江蘇北部和江西鄱陽湖各發(fā)現(xiàn)過1只。國家二級保護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