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如金 黃宗海
摘 要:陳亮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愛國主義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史學理論家和軍事謀略家,還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杰出的狀元思想家,留下文集40卷、外集(詞)4卷。學界對陳亮的抗金統(tǒng)一、事功思想、批程朱理學、人格精神及政論詞章等的研究文論頗豐,然少有論及其詩之作。究其原因當是受“亮平生不能詩”及鄧廣銘點校的《陳亮集》(增訂本)僅收錄陳亮詩作4首等因素影響。但是從陳亮詩歌成就,陳亮為他人詩集作序,陳亮的詩歌創(chuàng)作標準,陳亮生活的時代環(huán)境及其詩詞創(chuàng)作偏重于詞的原因等方面考察,陳亮不僅能詩,而且有很高的成就。
關鍵詞:陳亮;詩歌;藝術成就
中圖分類號:K2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378(2018)02-0001-10
DOI:10.3969/j.issn.1005-6378.2018.02.001
陳亮(1143—1194年),字同甫,號龍川,南宋兩浙東路婺州永康縣龍窟(今浙江金華永康龍山鎮(zhèn)橋二村)人,生于宋高宗紹興十三年(1143年)九月初七日,卒于宋光宗紹熙五年(1194年)四月八日,享年52歲,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愛國主義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史學理論家和軍事謀略家,而且還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杰出的狀元思想家[1]1,留下文集40卷、外集(詞)4卷。清人王柏心說,陳亮文章“雖閱百世,其光芒魄力,如雷霆虹電,猶揮霍震爍于霄壤 ?!x其書而慷慨奮發(fā),遺棄委瑣卑陋,卓然思自躋于高明光大之域”[2]570。
然而,比陳亮去世晚67年的南宋著名目錄學家、藏書家陳振孫認為“(陳)亮才甚高而學駁……平生不能詩”[2]2。董平、劉宏章著《陳亮評傳》中說:“陳亮喜好填詞而不善作詩?!盵3]359盧敦基也認為“陳亮還是一個杰出的文學家,他雖不會寫詩,但對作詞有相當?shù)淖孕拧盵4]182?!八运?0周歲中了狀元,平生從不寫詩的陳亮為謝師恩和了一首御賜詩……”[5]164受上述觀點所左右加之近代著名宋史研究專家鄧廣銘先生點校,中華書局出版的《陳亮集》(增訂本)只輯錄了陳亮詩4首,導致700多年來人們陷入陳亮不能詩,亦不去研究陳亮詩歌的誤區(qū)。如僅20世紀百年間研究陳亮詞的論文有40余篇,而研究陳亮詩作的論文僅一篇[6]。 而自陳亮去世后至19世紀末則一篇也沒有。筆者認為,陳亮不僅是著名的詞人,亦能作詩且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詞“文章如江河之流,日星之耀,山河有壯氣,今古有奇”[2]567。本文擬從陳亮詩歌成就、陳亮為他人詩集作序、陳亮的詩詞標準和陳亮詩詞創(chuàng)作偏重于詞的原因等方面入手,論述陳亮不僅能詩,而且成就高、影響大。拋磚引玉之作,不妥之處,還望學界方家批評指正。
一、文中之虎:六論陳亮詩歌成就
“讀陳同父集,而二千年間英雄豪杰乃可得而見,圣人之意乃可得而明”[2]561。陳亮對自己曾作一自贊曰:“其服甚野,其貌亦古。倚天而號,提劍而舞。惟稟性之至愚,故與人而多忤。嘆朱紫之未服,謾丹青而描取。遠觀之一似陳亮,近視之一似同甫。未論似與不似,且說當今世,孰是人中之龍,文中之虎?!盵2]114讀之,如對其人,如見肝膽。
馬雅可夫斯基曾宣稱,詩與歌,就是炸彈和旗幟。林語堂先生在《吾國吾民》中也說:“……如果說宗教對人類的心靈起著一種凈化作用,使人對宇宙、對人生產(chǎn)生出一種神秘感和美感,對自己的同類或其他的生物表示體貼的憐憫,那么依我所見,詩歌在中國已經(jīng)代替了宗教的作用?!盵7]211-212他不認為詩是生活的點綴,他把詩歌稱為中國人的宗教。詩文可以明志,故一代文風與一代之政治文化緊密相聯(lián),個人的文風則與個人的政治觀點、學術主張密不可分。陳亮生活在唐詩宋詞鼎盛的那個年代,我們有何理由不相信學富五車的陳亮不只工于那盡抒其“平生經(jīng)濟之懷”的政論詞,于詩也定是“不會吟詩也會吟”。下面從陳亮詩歌的數(shù)量、體裁、格律、題材、語言和影響等六大方面對陳亮詩歌成就詳加闡釋:
(一)新詩迭出:陳亮詩歌數(shù)量較為豐富
陳亮不僅能作詩,而且成就很高??上ш惲猎娮魅珀惲疗渌恼乱粯?,散佚極為嚴重,葉適在《書龍川集后》提到“遺稿未輯,愈久將墜”[8]579。陳亮卒后,其子陳沆聚其遺作編成《龍川集》40卷,外集(詞)4卷。至明成化(1464—1487年)年間,永康橋下陳亮九世甥朱彥宗、朱彥霖兄弟將重建龍川書院的余資輯刻《龍川文集》時,僅存30卷,從此其余均散失;長陳亮六歲的呂祖謙是陳亮一生最知心的朋友,《陳亮集》中有《與呂伯恭正字又書》,內(nèi)云:“海內(nèi)知我者惟兄一人,自余尚無開口處。”[2]321又《與吳益恭安撫》中說,“四海相知惟伯恭一人”[2]388。在《東萊呂太史別集》卷10《與陳同甫》和《東萊呂太史外集》卷5《與陳同甫》中保留了呂氏致陳亮的書信34封,而《陳亮集》中陳亮致呂祖謙的書信僅四封。朋友間書信一般是你來我往,偶因事情耽擱未能及時致信的情況也有,但以4封對34封,這種情況出現(xiàn)在陳亮與其最親密的師友——呂祖謙之間,極不合常理,唯一的可能就是陳亮書信大量散佚,此亦可側證陳亮詩文散佚極多。陳亮詩作留傳至今的除人們熟知的《梅花》《廷對應制》《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謫仙歌》四首外,隨著陳亮研究的不斷深入,陳亮的軼文軼詩(詞)已陸續(xù)發(fā)現(xiàn)不少,在方如金等著《陳亮與南宋浙東學派研究》[9]365-393附錄及方如金《陳亮研究十大誤區(qū)考論》[10]中收錄陳亮軼詩《贈劉改之》(劉過《劉龍州詞》,《蟫隱廬叢書》本附錄,又見于《詩淵》)、送徐文子詩四首,即《送文子徐妹夫赴隨州太學掾》《送徐文子赴闕》《送徐文子轉漕江東》二首(嘉慶《武義縣志》卷一一《藝文下》)、《贊李聿妻劉氏》(《永康陳氏總祠主譜》)、《壽曾主管》二首,《詠梅》三首(以上五首詩見于《全宋詩》)共計13首之多,加上《雞籠巖》,今已輯得陳亮詩歌近20首。
再說,衡量一個作者在某一方面能不能,不能僅僅看其留下作品的數(shù)量,更應注重其作品的質量。與賀知章等四人并稱初唐“吳中四士” 的張若虛,存詩僅2首,尤以《春江花月夜》著名,此詩洗凈六朝宮體的濃脂膩粉,詞清語麗,韻調(diào)優(yōu)美,膾炙人口,乃千古絕唱,素有“孤篇蓋全唐”之譽。清王闿運在《湘綺樓論唐詩》中對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贊嘆道:“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diào),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盵11]989從目前陳亮的近20首詩作來看,其詩體裁種類繁多,古體詩、近體詩樣樣精通;題材涉及面廣,懷古詠史、送別懷人、托物言志等無所不包,面對如此一個詩歌創(chuàng)作的多面手,對“亮平生不能詩”的誤解不辨自明。
(二)填詞作詩:陳亮詩歌體裁種類繁多
從廣義上講,詩歌體裁包括詩、詞、曲。陳亮工于政論詞已是不爭的事實。從狹義上講,詩歌體裁包括古體詩、近體詩。其中古體詩包括古詩、楚辭、樂府詩等,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陳亮有詩《謫仙歌》《贈劉改之》《江南序》《歸途詠》《雞籠巖》。近體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律詩陳亮有五律《梅花》《送文子徐妹夫赴隨州太學掾》,七律《廷對應制》《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送徐文子赴闕》《送徐文子轉漕江東》二首、《贊李聿妻劉氏》《壽曾主管》二首、《詠梅·為探梅魁策蹇驢》;絕句陳亮有七絕《詠梅·春回積雪層冰里》和《詠梅·十里溫香撲馬來》。下面以陳亮七律《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2]388簡析其所取得的成績。
云漢昭回倬錦章,爛然衣被九天光。
已將德雨平分布,更把仁風與奉揚。
治道修明當正寧,皇威震疊到遐方。
復仇自是平生志,勿謂儒臣鬢發(fā)蒼!
這首七律詩作于光宗紹熙四年(1193年)。這是陳亮進士及第時用光宗賜詩原韻寫的答和詩,以表示向皇帝感謝提拔之恩。
這種對皇帝的感恩詩,主要是歌功頌德?!皾h云昭回倬錦章,爛然衣被九天光”,除表示感恩外,還有夸耀及第的意思。“已將德雨平分布,更把仁風與奉揚”,是頌揚朝廷的“深仁厚澤”?!爸蔚佬廾鳟斦龑帲释鸠B到遐方”,則除頌德之外,還含有期望政治清明、國家強盛的深意。“復仇自是平生志,勿謂儒臣鬢發(fā)蒼”,直接表達了自己為國效勞的夙愿和抗金志向至死不渝的決心。作者當年已51歲,次年就去世了,可是,復仇之志,老而彌堅,是難能可貴的。這就足以看出他的獵取功名,并不像有些人攻擊的是單純?yōu)閭€人謀取功名利祿,而是想以取得功名為手段,以此為平臺,爭取到更多更大的發(fā)言權,來實現(xiàn)自己長期以來抗金統(tǒng)一的主張和意愿[12]528。此詩堪稱答和詩中的精品之作[1]266。而陳亮這種潛龍之志在其七律《壽曾主管·豫章此夕誕賢良》、古體詩《歸途詠》中均早有體現(xiàn):
豫章此夕誕賢良,非霧非煙繞畫堂。
正是庭蘭爭秀發(fā),更當隴麥弄輕黃。
一杯為壽滄溟窄,萬口同詞日月長。
朝晚安知歸禁近,千年常得侍清光。[13]401
這是一首祝壽詩。祝壽文化是我們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亮點,不僅渲染喜慶氣氛,更彰顯友愛和孝道。古代文人祝壽時喜歡送朋友詩對,常常根據(jù)朋友自身的情況進行創(chuàng)作,可以說是量身定制。
詩歌首聯(lián)點明曾主管不俗的出身“豫章此夕誕賢良,非霧非煙繞畫堂?!?;頷聯(lián)借“爭秀發(fā)的庭蘭”、“弄輕黃的隴麥”喻指曾主管英雄正當年,事業(yè)蒸蒸日上;頸聯(lián)以“萬口同詞日月長”高度贊揚曾主管的政績斐然,萬民稱頌,足以與日月齊輝,流傳千古;尾聯(lián)筆鋒斗轉,除了寫盡對主人的仰慕贊頌外,詩句“千年常得侍清光”既有表羨曾主管得侍皇帝左右,能為國效力之意,更為明己欲“冒得一官”,為實現(xiàn)其“復仇自是平生志”之志,這正是陳亮的過人之處。
歸途詠
日暮天,樹宿煙,巖前敲石鼓,潛龍猶自井中眠,多年。[9]387
這首古體詩直白曉暢,雖然只有區(qū)區(qū)20字,卻寓強烈的報國無門之情于那縹緲不定的日暮煙霧繚繞之景中,使人倍感失落。尤其“潛龍猶自井中眠,多年?!本?,作者有意將定語“多年”后置,突出強調(diào)自己有才卻猶如潛龍囿于深井不得舒展已多年,與其七律《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中“勿謂儒臣鬢發(fā)蒼”互為印證,更見“復仇自是平生志”乃其夙愿也。此詩景是淡景,情是濃情,交相融織,有一種朦朧迷離而又鏗鏘惻然的意境之美。
(三)出平入仄:陳亮詩歌格律合規(guī)中矩
格律詩也稱近體詩,是唐以后成型的詩體,主要分為絕句和律詩。按照每句的字數(shù),可分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規(guī)格,音韻有一定規(guī)律,變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規(guī)則。
平仄,是中國詩詞中用字的聲調(diào)。根據(jù)隋朝至宋朝時期修訂的韻書,如《切韻》《廣韻》等,中古漢語有四種聲調(diào),稱為平聲、上聲、去聲、入聲。平聲聲調(diào)是不變的,上、去、入三種聲調(diào)都有高低的變化,是為仄聲。在詩詞創(chuàng)作中平仄的運用要按一定的格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格律。平聲和仄聲,構成詩文的基本韻律。平仄是四聲二元化的簡化。目前輯得陳亮格律詩共13首,在格律方面大都合規(guī)中矩,如他的五律《梅花》詩就完全符合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韻的格律。
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韻 梅花
⊙平⊙仄仄疏枝橫玉瘦
⊙仄仄平平(韻)小萼點珠光
⊙仄⊙平仄一朵忽先變
平平⊙仄平(韻)百花皆后香
⊙平⊙仄仄欲傳春信息
⊙仄仄平平(韻)不怕雪埋藏
⊙仄⊙平仄玉笛休三弄
平平⊙仄平(韻)東君正主張[2]506
(四)無意不入:陳亮詩歌題材涉及面廣
雖然各家對詩歌題材分類標準不盡相同,但大體上可分為:托物言志詩、寫景抒情詩、即事感懷詩、送別懷人詩、邊塞征戰(zhàn)詩、懷古詠史詩等。托物言志類陳亮有詩《梅花》《詠梅》《雞籠巖》3首;寫景抒情類陳亮有詩《江南序》《歸途詠》;即事感懷類陳亮有詩《廷對應制》《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謫仙歌》《贊李聿妻劉氏》《壽曾主管》2首;送別懷人類陳亮有詩《贈劉改之》《送文子徐妹夫赴隨州太學掾》《送徐文子赴闕》《送徐文子轉漕江東》2首;至于邊塞征戰(zhàn)、懷古詠史陳亮則傾情抒泄于他那忠可昭日月的政論詞和政論文中了。
梅,這一特定的詩歌意象,經(jīng)過長期的文化積淀,已然成了卓絕、傲岸的代名詞。陳亮作品中有許多詠物詩詞,其中尤多詠梅之作,今存其詠梅詞九首,詩四首,合計13首,為同一事物而詠數(shù)量如此之多,實屬罕見,堪稱“詠梅圣手”。為何陳亮對梅會如此反復歌之詠之呢?這是因為作者所詠之梅那傲霜雪,傳春信的氣質與品質,實為作者本人的歌以詠志。
這《梅花》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五律。本詩具體寫作時間有待考證,但從陳亮的作品風格來看,很可能是與辛棄疾鵝湖之會(1188 )年冬以前寫的。鵝湖之會前五年(1184年)陳亮被誣下大理寺獄,出獄后在致各方謝啟中一再提到“當路見憎”。當年陳亮的處境可以說是“四面楚歌”,在個人功名未就,“狂徒”惡名早已遠揚;而生活在淪陷區(qū)的人們不見南師已久矣,這對于一心以抗金復國為己任的陳亮該是一種怎樣的折磨呢?“疏枝橫玉瘦,小萼點珠光”。沾滿白雪顯得清冷剛勁的花枝雖然稀疏,卻潔白如玉,剛勁有力;花萼上殘存的片片雪花晶瑩明亮,耀人眼球。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寒冬阻擋不了春天的腳步,冷雪又豈能掩埋梅花的芬芳?詩歌頌揚梅花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不怕困難的精神,正是在為寫自己大無畏的斗爭精神蓄勢。在抗金問題上,陳亮始終立場堅定,旗幟鮮明,認為抗金是人心所向,他在《上孝宗皇帝第三書》中就提到“二圣北狩之痛,蓋國家之大恥,而天下之公憤也”[2]13。陳亮堅信天下云集響應是指日可待之勢,“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薄坝竦研萑笔亲髡邔χ骱团梢耸夭灰斯サ钠埌餐督嫡撜{(diào)的痛斥。他在觀察金陵形勢后上書說:“京口連岡三面,而大江橫陳……其勢大略如虎之出穴,而非穴之藏虎?!盵2]17建言皇帝決不能把長江作為天險,而自限于南方一隅。全詩以梅喻人,意蘊深刻,陳亮就像一株傲雪凌霜的梅花向人們預示了“百花皆后香”的光明前景,充分顯示了作者強烈的愛憎感和對正義事業(yè)必獲勝利的堅定信心。陳亮這首詠梅詩是中國古代詠梅詩中出色的一首佳作[1]264。再看其詠梅又一力作《詠梅·春回積雪層冰里》[13]401:
春回積雪層冰里,香動荒山野水濱。帶月一枝低弄影,背風千片遠隨人。
雪夜月下乍聞幽香浮動,細看方知梅朵已放,以“香動”狀花朵初放,寫幽香暗送,極富動感,頗為獨到。今人錢鐘書先生嘗提出“通感”一說,而八百多年前的陳亮早已深得其中三昧,“香動”以嗅覺觸覺視覺不能達之“癢處”,令人沉浸其中,流連忘返。其詞《浪淘沙·又梅》:“院落曉風酸,春入西園。芳英吹破玉闌干?!盵2]522以“酸”字狀冷風之刺人眼目,使人流淚,奇妙之處無需多言;“芳英吹破玉闌干”,初看起來,“破”字落的甚是無理,“芳英”如何能“吹破”闌干?然稍作推敲,便知落英紛然飄墜,闌干為之斑駁,遂有闌干被芳英吹破的感覺,故“破”字便成妙語。
“帶月一枝低弄影,背風千片遠隨人”。巧用擬人手法,將傲雪綻放的報春梅人格化。君不見她嬌羞朱萼輕垂弄月影;君不見她多情羽瓣伴風隨人遠;君不見七尺男兒也溫柔,花前月下惜纏綿。除了這些著名的梅花詩詞外,陳亮詩詞中尚有許多清新婉麗的佳作。
除《梅花》《詠梅·春回積雪層冰里》和《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外,陳亮其余詩歌同樣具有極高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如《雞籠巖》[1]491:
神人殺(砍)盡南山竹,巧作樊籠致幽谷。
拘囚警曉天上雞,天雞曾向籠中宿。
神人不守朝帝閶,脫籠飛去巢扶桑。
扶桑枝上飲元氣,玄鷹丹頭高昂藏。
舊籠獨倚空山碧,天雞不來山寂寂。
天荒地老荊棘深,化作玲瓏一卷石。
千萬枝也空崔嵬,白云濕透生莓苔。
為問此籠雞在否?何處一聲天下曉?
這是一首古體詩。在詩中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唯美融合。陳亮托這塊狀如“雞籠“的奇石,言自己爭自由求解放之志。此詩與他的《自贊》相合,與他的《詠梅》《賀新郎·酬辛幼安》《謫仙歌》《念奴嬌·至金陵》《滿江紅·懷韓子師尚書》《念奴嬌·登多景樓》《水調(diào)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等詩詞內(nèi)涵高度一致,都抒發(fā)了他對自由的渴望,對國家統(tǒng)一中興、改革圖強的強烈愿望。葉適指出,“今同甫書具在,芒彩爛然,透出紙外,學士爭誦惟恐后”[8]484?!埃惲粒┳R足以明義,氣足以折奸,可謂節(jié)義彰著矣;學足以名家,文足以傳后,可謂聲聞顯著矣”[2]547。其詩歌和他的政論文、詞賦等同樣“足以傳后”。陳振孫說“(陳)亮平生不能詩”,是沒有根據(jù)的誤導。我們應打破“亮平生不能詩”的研究誤區(qū),對其詩歌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充實和豐富我國古代文學遺產(chǎn)寶庫。
(五)亦莊亦諧:陳亮詩歌語言雅俗并舉
言為心聲,詩言志。葉適論其文,謂“海涵澤聚,天霽風止,無狂亂奔流,而回旋起洑,縈映妙巧,極天下之奇險”[2]471。我們可以把陳亮詩歌語言特點大致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1.措辭通俗,多用俚語、口語。陳亮嘗自言其詞作“本之以方言俚語,雜之以街談巷歌,摶搦義理,卻剝經(jīng)傳,而卒歸之曲子之律”[2]389。俚詞俗語不僅在其詞作中而且在他其它詩文中運用均十分普遍。比如:《贊李聿妻劉氏》“藻蘋自采供宗祀,菽水承歡事舅姑”句中的“舅姑”在口語中意為“公公婆婆”。《詠梅·為探梅魁策蹇驢》“寄我誰能如陸凱,愛渠自謂若林逋?!本渲械摹扒奔礊閰莾z軟語中的第三人稱代詞。
2.用典貼切,化用無痕。陳亮詩詞非常善于用典,如前論所及《梅花》詩句“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敝械摹叭敝傅亚懊坊ㄈ?,古有笛曲謝梅花之說。又如《詠梅·為探梅魁策蹇驢》[13]402:
為探梅魁策蹇驢,竹梢疏處見清癯。
清香雅韻十分足,俗態(tài)囂塵一點無。
寄我誰能如陸凱,愛渠自謂若林逋。
夜窗卻恐勞清夢,速剪寒梢浸玉壺。
“寄我誰能如陸凱”句典故源自《太平御覽》卷九七○引南朝宋·盛弘之《荊州記》曰:“陸凱與范曄相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詣長安與曄,并贈花詩曰:‘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彼未皱碗[居杭州時,植梅養(yǎng)鶴,清高自適,有“梅妻鶴子”之美譽?!皭矍灾^若林逋”即用此典。再如《送徐文子轉漕江東》其二[13]400:
詔頒英簜促鋒車,暫借長才按轉輸。
昔嘆當年無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休論足食為先策,自是平戎在用儒。
來歲春風三月暮,沙堤隠隠接云衢。
頷聯(lián)“昔歡當年無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句中“李牧”“夷吾”分別為:戰(zhàn)國時期趙國杰出的軍事家、統(tǒng)帥,官至趙國相,大將軍銜,受封趙國武安君;管仲,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潁上(今安徽潁上)人。且“牧”“吾”均入本詩“u”韻,絲毫不著雕琢之痕,最是貼切自然不過。
3.遣詞煉句,精益求精。陳亮詩文中精于遣詞煉句的例子比比皆是。《送文子徐妹夫赴隨州太學掾》“江頭無語處,一葉浪花前?!眲屿o結合,借滾滾前來的一葉浪花,把依依惜別,默默無語的不忍別、終需別的“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情境給打破,寫盡離愁別緒?!端托煳淖愚D漕江東》其二“昔歡當年無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背捎玫涔释?,對仗工整貼切,把詩人欲與妹夫共為朝廷效力,卻未能如李牧、夷吾得到一展才華的舞臺的惆悵之情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對行將“轉漕江東”的妹夫的勉勵之情溢于言表。
以上所涉詩詞實乃管中之一窺,卻仍可見其才之高,其作之精,其創(chuàng)作面之廣,足證陳亮不能詩之說何其荒謬!
(六)芒彩燦然:陳亮詩歌影響歷久彌新
葉適在《陳同甫王道甫墓志銘》中充分肯定了陳亮詩文的影響之大:“同甫稱信州韓筋柳骨,筆硯當獨步,自謂不能及;……今同甫書具在,芒彩燦然,透出紙外,學士爭誦惟恐后,則即傳而信矣;……”[8]484元朝劉壎在《隱居通議論陳龍川二則》中亦說:“……予閱其文集,宏偉博辨,足以立懦,……”[2]559后人如明朝方孝孺、郭士望,清朝姬肇燕、王柏心、宗廷輔,今人鄧廣銘、姜書閣等,對陳亮、陳亮詩文贊揚之語頗多,本文中多有引述,此處不再一一贅言,且從《贈劉改之》[9]389看陳亮詩歌對時人的影響之大:
劉郎飲酒如渴虹,一飲澗壑俱成空。
胸中磊磈澆不下,時吐勁氣噓青紅。
劉郎吟詩如飲酒,淋漓醉墨龍蛇走。
笑鞭列缺起豐隆,變化風雷一揮手。
吟詩飲酒總余事,試問劉郎一何有?
劉郎才如萬乘器,落濩輪囷難自致。
強親舉子作書生,卻笑書生敗人意。
合騎快馬健如龍,少年追逐曹京宗。
弓弦霹靂餓鸮叫,鼻尖出火耳生風。
安能規(guī)行復矩步,斂袂厭厭作新婦。
黃金揮盡唯空囊,男兒虎變那可量。
會須斫取契丹首,金印牙旗歸故鄉(xiāng)。
這首古體詩是常見的朋友間相互贈和之作。劉過(1154—1206年)字改之,號龍洲道人,南宋文學家,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長于廬陵(今江西吉安)。劉過曾四次應舉不中,流落江湖間,與陳亮、陸游、辛棄疾等相友善。此詩載于劉過《劉龍洲詞》(《蟫隱廬叢書》本)附錄,又見于《詩淵》)。詩后面附有劉過所作之跋:“故人陳同父未魁天下時,與余皆落魄不振。一日醉于澹然子樓上,作此詩,相與勞苦。明年,同父唱名為多士第一。嗚呼!同父死又幾年,而劉子尚為書生。每誦此詩,幽明之間,負此良友!劉過改之識?!盵9]389從此跋語中我們可以得到以下幾點信息:一、陳亮與連續(xù)多次科場失意之人劉過過從甚密,“一日醉于澹然子樓上”,酒入愁腸,酣醉遂作此篇。二、“胸中磊磈澆不下,時吐勁氣噓青紅。”“劉郎才如萬乘器,落濩輪囷難自致。”實乃惺惺相惜之言?!懊髂?,同父唱名為多士第一,”即紹熙四年(1193年)陳亮果然高中狀元。由此亦可斷定此詩當作于紹熙三年(1192年),時年陳亮雖已50歲,卻仍不墜其拿云之志,“黃金揮盡唯空囊,男兒虎變那可量?!苯K于圓了其祖父的狀元夢。三、陳亮病逝后,劉過視陳亮此贈詩為至珍,反復吟誦,“每誦此詩,幽明之間,負此良友!”砥礪自我。這足以說明陳亮其詩如晨鐘暮鼓,振聾發(fā)聵。
乙亥元日(農(nóng)歷大年初一,公歷1935年2月4日)郁達夫沒有忙于應酬,沒有節(jié)日感,而是在家讀陳亮文章,并被深深打動,感慨不己。“飯后瞌睡一醒,自然只好翻翻書架……順手一抽,卻抽出一部退補齋刻的陳龍川的文集。一冊一冊的翻閱下去,覺得中國的現(xiàn)狀,同南宋當時,實在還是一樣?!易x且想,想到了后來,……哼它兩句舊詩:
乙亥元日讀《陳龍川集》有感時事
大地春風十萬家,偏安原不損繁華。
輸降表已傳關外,冊帝文應出海涯。
北闕三書終失策,暮年一第亦微瑕。
千秋論定陳同甫,氣壯詞雄節(jié)較差。陳亮是否“節(jié)較差”?古今中外學人早有公論,其中明代郭士望萬歷刻本《龍川文集序》(引見《陳亮集》附,第564頁)有一段話評說的最為全面中肯,茲錄如下:“宋之儒,理有余而氣不足者也。同甫其氣綽然,足支弱宋。杯酒淋漓,神色悲壯,一世之人鮮不以為怪物,敢大言撼朝廷,坎壈以老,豈足異哉!或者謂一月四朝之說,為曲筆阿人主,不知人主束縛太急,責備太過,則患其顯有所出事而旁有所迕逸。假令光宗疏問視之世,而斷然與金絕,日夕講求刷恥之務,則重華宮之青草,與夫五國城之悲孟婆、嘆馬角哉!故迂回以之于正,此真善處人父子之間者矣。嗟嗟!豪杰獨抱英骨,懷一片任事苦心,與世齟齬不合,豈可勝道!”
走到了寓所,連題目都想好了,是《乙亥元日,讀陳龍川集,有感時事》?!盵14]
郁達夫對陳亮深切同情之余,更引起了強烈的共鳴,遂作此詩以抒懷。數(shù)年后,他還將此詩題寫贈予好友。一時千載,歷史告訴世人,陳亮詩文影響歷久彌新。
二、切中肯綮:陳亮論詩作序高人一籌
序,主要有書序和贈序之分。惜別贈言的文字,叫作“贈序”,內(nèi)容多是對于所贈親友的贊許、懷念、推重或勉勵之辭,是臨別贈言性質的文體;書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一般放在正文的前面,主要用來說明書籍作品的創(chuàng)作意圖、資料來源、編寫體例及介紹作者情況,也可以發(fā)表對作家作品的評論,或者對其中有關問題的研究和闡發(fā)。書序主要又分兩類:自序和他序。自序內(nèi)容主要是說明自己寫書的宗旨、經(jīng)過,或寫一些有助于讀者閱讀的文字。他序多由業(yè)內(nèi)行家或德高望重之人所作。陳亮被請為他人詩集作序,說明陳亮詩作水平之高、影響力之大。陳亮自己卻說:“予平生不能詩,亦莫能識其淺深高下?!盵2]259這是他自謙的話,其實他對詩是自有其一番見地的,他認為好詩應當“立意精穩(wěn),造語平熟,始不刺人眼目,自余皆不足以言詩也”[2]259。所以桑澤卿請他為其詩集寫序。顯然,陳亮不會作詩并非真如他自己說的是由于“莫能識其淺深高下”,而是對當時許多詩人的詩作不滿意,如“王茂弘雖有干略而韻度不高,魯仲連差有韻度而根本不妥帖……要皆不足為世法”[2]331,加之他豪放的氣質和性格,因而側重于語句參差錯落的詞的創(chuàng)作。因為詞能“抑揚頓挫,能動搖人心”[2]259。可見,陳亮不僅能詩,而且造詣頗高,只是由于文章詩詞作品散佚及其它原因,導致陳亮流傳下來的詩作數(shù)量遠遠小于其詞作數(shù)量罷了。
三、見賢思齊:陳亮對詩歌創(chuàng)作高標準嚴要求
陳亮自覺地以李白詩作為詩歌成就標準。一是出于對李白詩歌成就的仰慕,二是英雄惜英雄。自恃才高八斗、可堪大用的陳亮和李白都很“狂”。至于李白喚高力士脫靴,使楊貴妃研墨的故事,早已伴隨著他的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薄扒曳虐茁骨嘌麻g,須行即騎訪名山?!盵11]272流傳千古;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甘冒天威五次上書,六達帝廷被時人視為“狂怪”的陳亮的“吾欲為社稷開數(shù)百年之基,寧用以博一官乎?”[15]12940的錚錚誓言也早已成了他“堂堂之陣,正正之旗,風雨云雷交發(fā)而并至,龍蛇虎豹變見而出沒,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2]339的真實寫照。李白以強烈的浪漫主義激情和豪邁的氣魄歌唱自己遠大的理想,憎恨和反抗封建政治中的不合理現(xiàn)象,追求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精神世界;同時繼承了前人詩歌創(chuàng)作的全部成就,完成了盛唐詩歌的全面革新。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天然清新的語言、壯浪縱恣的風格,使他成為屈原之后最偉大的詩人,代表著我國古典詩歌發(fā)展的最高峰[16]70。陳亮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力主抗金復國,并將他這種主張傾情演繹為一篇篇驚天地、泣鬼神的詩文,形成獨樹一幟的政論體。陳亮在其《謫仙歌有序》[2]507中說:
清夜獨坐,天地無聲,星斗動搖。欣觀《李白集》,高吟數(shù)篇,皆古今不經(jīng)人道語。騷章逸句,灑然無留思。寥寥數(shù)百年間。揚鞭獨步,吾所起敬起慕者,太白一人而已。感嘆久之,恨無人能繼太白后。
陳亮把詩仙李白的詩歌作為衡量標準、追求目標,那么,陳亮認為天下除李白外所有人都不會寫詩就不足為奇了,此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言。
四、豪宕清婉:陳亮創(chuàng)作偏重于詞的原因
陳亮生活的南宋,是一個詞風昌盛的時代。詩至唐代,古今體制盡備。若將唐詩比作一座宮殿,初唐詩變革齊梁,接踵建安,仿佛引入宮殿的門徑;盛唐詩體制宏偉,風格繽紛,猶如重梁迭棟的大殿;中、晚唐之詩各承盛唐詩之一端,衍為精致工麗,宛如殿堂內(nèi)外個個精巧別致的小閣[11]4。詩歌在開明繁榮的唐代達到了它的鼎盛時期。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當事物發(fā)展到極點的時候,便應加以變化,以求通達?!耙赘F則變,變則通,通則久”[17]786。晚唐詩歌中出現(xiàn)的口語化的傾向和新的表現(xiàn)方式,很自然地與自由的長短句結合在一起,從而促進了詞的產(chǎn)生。詞不僅是一種新的詩歌體裁,在主題和語言上也為詩歌開辟出了一片綠洲。正如林庚先生在《中國文學簡史》一書中所說:“詞為詩壇創(chuàng)造了一次新的詩歌語言,從句式到語法到詞匯都出現(xiàn)了再度詩化的新鮮感”[18]132。宋初詞風大抵沿襲南唐詞風,多樽前花下的應酬之作,風度雍容閑雅,直到柳永長調(diào)的出現(xiàn),宋詞才完全擺脫五代詞風的影響,形成了自己獨立的藝術風貌,風格上由婉約向豪放發(fā)展,體制上由小令向長調(diào)過渡。詞到蘇軾手里又是一大變,蘇軾以詩入詞,使詞從內(nèi)容、題材到境界都出現(xiàn)了全新的面貌,他解放了詞在內(nèi)容和形式上的束縛,使它具有了更多樣的社會功能,使詞達到“無意不可入,無事不可言”[19]108的境地;同時他還從力辟柳永的側艷詞風入手,提高了詞的格調(diào)。再經(jīng)南渡詞人李清照、張元干、辛棄疾、陳亮等的發(fā)揚光大,詞已成為了士人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在這樣一個詞風昌盛的時代,陳亮詩詞創(chuàng)作更偏重于詞尤其是他所開創(chuàng)的政論詞的創(chuàng)作也就不足為奇。
愛國詩人陸游,以及與辛棄疾唱和的陳亮、劉過等,或與辛棄疾同聲相應,或者明顯受到辛棄疾的影響,形成了南宋中葉前后聲勢最大的愛國詞派。這派詞人的共同特點是以家國之念、經(jīng)濟之懷入詞,好用長調(diào)記交游、發(fā)感慨,使詞更加散文化、議論化,作風粗豪恣肆,較少雕琢[16]306。陳亮與辛棄疾過從甚密,抱負相同,“同甫與稼軒為友,其人才相若,詞亦相似”[19]111。這一點,我們從陳亮的詞以及他與辛棄疾的答和詞中可以看出。陳亮多次上書論北伐大計,議論英偉磊落?!端问贰り惲羵鳌分姓f他“為人才氣超邁,喜談兵,論議風生,下筆數(shù)千言立就”[15]12940。陳亮是一位雄辯的政論家,也是一位豪放的詞家,而且是具有自己鮮明政論旗幟的豪放詞人。其詞“意”“氣”風發(fā)、骨干磊落、豪宕清婉,“(亮)有長短句四卷,每一章就,輒自嘆曰:‘平生經(jīng)濟之懷,略已陳矣!”[8]596-597表明陳亮是把自己的詞作為一種抱負一種武器來為國家中興服務的。陳亮詞作精品迭出,最有代表性的是他的《念奴嬌·登多景樓》[2]511:
危樓還望,嘆此意、今古幾人曾會?鬼設神施,渾認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橫陳,連崗三面,做出爭雄勢。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憑卻江山管不到,河洛腥膻無際。正好長驅,不須反顧,尋取中流誓。小兒破賊,勢成寧問強對!
全篇說古道今,用六朝憑借長江自守的史實,諷刺現(xiàn)實,議論透辟尖銳。清代張祥齡在其《詞論》中說:“……《念奴嬌》云:‘因笑王謝諸人,登高懷遠,也學英雄涕。世謂此等為洗金釵鈿盒之塵,不知洗之者在氣骨,非在選字?!盵20]323陳亮的《水調(diào)歌頭·送章德茂大卿使虜》[2]510向稱壓卷之作:
不見南師久,漫說北群空。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會向藁街逢。
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
章德茂即章森,官試戶部尚書。曾兩次出使金國,這一次是淳熙十三(1186年)使金賀萬春節(jié)。陳亮作此詞為章森出使壯行。該詞全篇純用散體,突破通常詞式,氣貫長虹,大義凜然??v觀陳亮的思想和生活環(huán)境,我們可以看到他是一位血氣男兒,雖然他的一生極不平坦,但他給我們留下的精神和詩文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如果我們把他的政論風格和他剛正不阿的人格結合起來,我們就能明白在那個詞已成為全民文學的環(huán)境之下,陳亮為何更偏重于詞的創(chuàng)作了。
五、結 語
陳亮才氣超邁,自贊是“人中之龍,文中之虎”[2]114,胸懷伯王大略、兵機利害,總想通過中舉搏得一官,施展自己的才能,然而命途多舛,屢試不中。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將自己的事功思想弘揚開去,抨擊程朱理學,他下幃講學、培養(yǎng)人才,并不惜與朱熹展開了為期十年的辯論,僅“王霸義利”之辨就進行了三年之久;為了改變自己的窘?jīng)r,“三喪在殯,而我奔走以救生者?!岬芤鄴镀淦薅埢钣诘琅灾∩?,獨汝與一婢守此三喪,憂焉在疚”[2]447-448。為了實踐其“農(nóng)商互籍”的重商思想,陳亮也曾經(jīng)過商,對此筆者在《論陳亮“農(nóng)商相籍”的重商思想及經(jīng)商自救活動》[21]一文中做過詳細闡述。陳亮最終不安于破落的山河和貧困的生活,加上他有那“推到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 [2]339 的才華,他結合自己的生平遭遇和國家政治,以及不同流合污的精神開創(chuàng)了與政論相輔為時代服務的政論詞風。正如他自己論作文章之法時所說:“大凡論不必作好語言,意與理勝則文學自然超眾?!盵2]287筆者認為這一理論同樣適合他的詩詞創(chuàng)作。“在南宋前期……無疑應以代表民族正氣的辛棄疾愛國詞派為主流。辛棄疾愛國詞派,陣容甚壯,貫穿于整個南宋時期。它上承蘇軾,南宋初一些‘中興名臣為之前驅,陸游、陳亮等愛國志士為之羽翼,之后猶不乏有力的后繼者。它的余波,直至宋末未歇。有了辛棄疾詞派,南宋詞壇才從宣和以來的裊裊余音中轉向了‘虎虎有生氣的局面。”[22]236而“亮與辛棄疾皆力主抗金北伐者,其持論同,其氣概同,二人又為知交,其詞風屬于豪放一派又同,然稼軒詞名冠絕南宋,垂譽至今,同甫似有遜色。而細辨之,龍川詞實獨具風格,其一種斬截痛快、雄放恣肆之氣,又有非稼軒詞所能并比者?!嘧杂衅渚陋毜教帯盵23]??梢婈惲猎谖膶W史上的地位非同一般。
縱觀陳亮詩作,無論是其志存高遠的《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還是其剛柔相濟、豪婉一體的《梅花》、組詩《詠梅》等詩,抑或是托物言志,爭自由,求解放的浪漫主義與現(xiàn)實主義完美結合的杰出代表作《雞籠巖》,均是“意與理勝”的上乘之作。所以,“(陳)亮平生不能詩”不能理解為陳亮不會作詩。綜上研究表明,陳亮不僅能詩,而且造詣很高,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只是相對詩來說,陳亮更喜歡以詞尤其是他開創(chuàng)的政論詞來盡抒其經(jīng)濟之懷、報國之志,僅此而已。
[參 考 文 獻]
[1]方如金. 陳亮研究論稿[M]. 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15.
[2]陳亮. 陳亮集[M]. 北京:中華書局,1987:570.
[3]董平,劉宏章. 陳亮評傳[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359.
[4]盧敦基. 陳亮傳[M]. 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182.
[5]盧敦基. 陳亮研究[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64.
[6]方建新. 二十世紀宋史研究論著目錄[M]. 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
[7]林語堂. 吾國吾民[M].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211-212.
[8]葉適. 葉適集[M]. 北京:中華書局,1961.
[9]方如金. 陳亮與南宋浙東學派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10]方如金. 陳亮研究十大誤區(qū)考論[J].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6):1-12.
[11]孫育華. 唐詩鑒賞辭典[M]. 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
[12]鄧廣銘. 陳亮反儒問題辨析[M].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1994:528.
[13]陳廣寒,成立海. 龍川文集[M]. 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2015.
[14]郁達夫. 郁達夫情感小品[M]. 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2016:35.
[15]脫脫.宋史[M].北京:中華書局,1977.
[16]葛曉音. 唐詩宋詞十五講[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17]肖瀟. 周易詳解[M]. 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6.
[18]林庚. 中國文學簡史[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19]劉熙載. 藝概[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0]張祥齡. 詞論[M]. 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323。
[21]趙瑤丹,方如金. 論陳亮“農(nóng)商相籍”的重商思想及經(jīng)商自救活動[J].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1):95-104.
[22]吳熊和. 唐宋詞通論[M].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236.
[23]姜書閣. 陳亮龍川詞箋注序[M].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3.
Poems and Articles Like Rivers and Streams
——Refuting “Chen Liang cannot write poetry all life”
FANG Ru-jin1,HUANG Zong-hai2
(1.School of History,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Zhejiang 321004;2.Zhejiang pearl school,Yongkang,Zhejiang 321300,China)
Abstract: Chen Liang is a famous patriotic thinker, writer, educator, historical theorist and strategist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and is also the only outstanding thinker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He left 40 volumes of essays and 4 volumes of his collection. There are so many studies on Chen Liangs anti-Jin unity, utilitarian thought, Neo Confucianism, personality and political features, but few on his poems. The reason is affected by the opinion of “Chen Liang can not write poetry all life” and the “Chen Liang set” (Revised) only included four poems of him edited by Deng Guangming.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opinion of “Chen Liang can not write poetry all life” from the achievements of Chen Liangs poetry, poetry preface for others, poetry creation, and the era of his life. Facts have proved that Chen Liang can not only be a poet, but also have a high achievement.
Key words: Chen Liang; poetry; artistic achie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