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棟
在復試教學中,由于多個年級同教室,同課時學習,年級間會不可避免地產生干擾,造成學生注意力的分散,影響教學效果。如果我們老師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自治能力,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約束自己,排除干擾,全神貫注地學習,教學效果是會好的。在培養(yǎng)學生自治能力方面,我的做法是:
一、樹立榜樣,培養(yǎng)班級自制能力
首先,樹立高年級學生為低年級的榜樣。復式班教學年級有高有低,年齡不同,身心特點也不同,從心理角度看待這個問題特點,這是復式教學的有利因素。年級高,年齡大的學生,可以擔任班干部,有的也可以兼低年級學生的“大朋友”,在排座時,高年級接近低年級,便于幫助、影響低年級同學。
其次,以優(yōu)等生為榜樣,去喚醒潛能生,對抓紀律,抗干擾來說,也是行之有效的辦法。
再次,常態(tài)評比,樹立榜樣。針對小學生好勝的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評比活動,培養(yǎng)學生個人和集體的榮譽感。既有全面的評比活動,也有單項的評比活動。
二、加強引導,培養(yǎng)學生自制能力
1.建立符合復式教學的課堂常規(guī)
上課前,學生應將學習用具準備好,這樣,課堂上就可以避免因找學習用品而出現的嘈雜聲。學生做完作業(yè),兩手放下,坐好,表示已經完成作業(yè),由小助手收發(fā)作業(yè)。發(fā)問、回答時,盡量使用教學卡片、手示、目示、座號、悄悄話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不能大聲說話,更不要說與學習無關的話。建立這種符合復式教學的課堂常規(guī),有助于減少聲浪干擾。
2.憑借堅強的意志與干擾做斗爭
復式班的學生,一般都很珍惜寶貴的教學時間,但由于其他年級的影響,有時也會分散注意力。為此,教師應當經常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方法等方面的教育,使之有目的地進行學習,以頑強的意志與個人不良行為作斗爭。必要時,教師應提醒學生注意自我克制,警示自己,約束自己。一段學習過程后,要進行檢查督促。
3.進行在個人條件下獨立學習的專門訓練
比如,利用晨讀或自習課,各年級安排不同科目,有朗讀,背誦課文,有做數學題,有預習……課前向學生分別提出要求,課后一一檢查效果。堅持這樣做,學生的抗干擾能力就會逐漸增強.
4.教給方法,讓學生獨立進行學習
比如聽課時,高年級學生可以在筆記上記錄講課要點,低年級學生則可在書上用筆畫出生字,并注上拼音等;在閱讀時,高年級要憑借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低年級則用筆或手指指著看、讀,隨著年級的增高,再逐步要求擺脫指讀。把諸如此類的方法,教給學生,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習慣,減少個人聲浪的產生。
5.注意勞逸結合
由于年級不同,身心發(fā)展不同,學生注意力保持的時間也不同。為了減少干擾,低年級學生課中可以適當休息,或讓他們早一點下課。
三、創(chuàng)造條件,減少干擾
第一,根據教材內容、學生接受能力、接受方式,采用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方式,盡量防止和避免單調呆板的說教,以免學生對教學過程缺乏興趣而開小差,產生不必要的干擾。
第二,講解力求重點突出,簡潔精要。復式教學的教師,尤其要注意精備(備課)教材,每節(jié)課突出一個重點,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學有所得。為此應多深鉆教材,以單元形式備課。講解時,每句話都應該讓學生聽清楚,聽得懂,積極啟發(fā)誘導活躍他們的思維。
第三,教學間要新舊知識相互聯(lián)系,循序漸進。實踐證明,學生感興趣的,并不是完全不了解的東西,也不是完全熟悉的東西,而是和已掌握的知識相聯(lián)系的新東西。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的基礎上,循序漸進,把新知識和已掌握的知識聯(lián)系起來。
第四,授課的語言要簡明扼要,生動形象。由于年級多,教學任務重,教師授課的語言要言簡意賅,生動清晰。要根據年級不同,把教學內容的變化,聲音的高低、大小、快慢,盡量控制在最佳狀態(tài)上。這樣,既能節(jié)約教學時間,又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分地強調幽默風趣、豐富的表情,會使學生陷入庸俗的興趣之中,也會造成學生注意力的分散,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
第五,教具的使用應適時。教具、圖片、影像、課件等是進行直觀教學的重要手段,但要適時展出。展示過早會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反之,教學完畢后才亮出教具或課件,會失去這一教學手段的新穎性。反而成為其他年級的干擾因素源。
第六,教學過程安排要合理。教學過程安排不合理,最容易使個別年級的學生閑著沒事干,產生聲浪干擾。在安排教學過程時,要根據教學內容的多少、難易程度、年級高低、教學科目的不同等因素,全面考慮,一般原則是:先低年級,后高年級,低年級學生自治能力低,先語文,后數學,語文課可以講前進行預習;先易后難,這是因為易學的內容占用教師的時間少。根據這個原則安排教學思路,這樣教學秩序一般可以做到有條不紊,忙而不亂。
另外,從自主作業(yè)的設計與布置方面看,應注意以下幾點:
1.內容要新
新任務,新方法、新問題,是引起隨意注意的重要原因。在課堂上,教師或小助手不斷提出新問題讓學生解答,不斷布置新任務讓學生完成,并要求看誰做到對,做得快,做得好,這樣就容易引起并培養(yǎng)隨意注意。
2.目的要明確
學習的目的明確提出才能使一些學生對不感興趣的內容重視起來,不斷提醒自己去注意應該注意的事情。比如漢語拼音教學,學生是不太感興趣的。但教師講清楚它是學習漢字不可缺少的人文工具,并舉例說明對今后學習的重要作用后,學生就會克服內部干擾,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3.形式要多樣,分量要適當
如統(tǒng)一鞏固生字,就可以設計為拼音、加減偏旁、組詞、讀課文句子、造句等,形式多樣,學生練習時就不覺得枯燥無味了。作業(yè)的分量要適當,既要有潛能生能完成的常規(guī)性作業(yè),又要有個別智力商數較高的學生能開發(fā)智力的選做題。這樣,既能照顧到一般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又能滿足優(yōu)等生的求知欲望,就可大大減少聲浪干擾,創(chuàng)造一個美好的自學環(huán)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