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我經(jīng)歷的兩次驚心動魄的事件都發(fā)生在擁有悠久歷史人文背景的古文明發(fā)源地—雅典。
經(jīng)歷了兩次搶劫事件,我開始思考為什么被偷搶的,總是中國人?或許,這跟大多數(shù)國人遇事會選擇息事寧人有關。這一度加深了竊賊眼中華人不敢反抗、任人宰割的印 象。
這關系到中國人的做事風格。中國有句俗語“窮家富路”,可能正是因為這樣的傳統(tǒng)觀念,中國人總有種身上沒現(xiàn)金不踏實的感覺。這也許是華人容易成為竊賊目標的重要原因,只要偷到了錢包,里面沒現(xiàn)金的是少數(shù)。曾看到一則新聞,美國的一群劫匪發(fā)現(xiàn)“你是華人,竟然沒錢”的時候,感覺受到了“欺騙”,怒上心來,謀財不得,害其性命。
像我們在英國讀書的學生,第一件需要準備的事就是換歐元,其實刷卡也可以直接消費,但是就會覺得手中持有當?shù)刎泿欧奖闾?。身上攜帶幾百歐很正常,就算到了住的地方,也不習慣把錢財?shù)荣F重物品留在住處,而是隨身攜帶。大概偷華人的成功率太高,使他們習慣把華人當作主要的下手目 標。
還有一句老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觀念讓我們丟了東西還會自我安慰道破財免災,人沒事就好,證件沒丟就好,等等。如果證件沒丟就不愿意去警察局報案是常態(tài),因為知道報案找回的幾率也很低,何必去浪費時間和精力(歐洲公務人員的辦事效率常常急得人肉疼)。但是越是這樣,越會助長小偷的氣焰,認為偷中國人的成本低,成功率高。我也曾和當?shù)氐某鲎馑緳C探討過這個問題,司機的意思是,地鐵站臺的工作人員,對于哪些是常常活動在站臺里的小偷也是心知肚明的,但是他們也不愿意去摻和這樣的事情,通常就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畢竟沒有損害到自身利益,也不會產(chǎn)生嚴重后果。因此,更要我們華人在提高警惕的同時,主動去維護自身的權益,而不是一味地做沉默的羔羊。
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世界地位的不斷提升,以及華人在海外強大的購買力等原因,使華人有錢的形象深入人心,很多外國人認為華人個個都是“土豪”?;叵肷磉叡煌档膸讉€同學,也是錢財外露的居多。生活在英國利茲這個小城市,多是學生黨,治安一直很不錯。有一天聽說有個同學被搶了,我們都很詫異,后來才知道那個姑娘每天背著“驢牌包包”上課,可能很早就被盯上了。只身在外做到“財不外露”,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被偷竊的風 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