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娟
再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的郝際平,今年界別有變化,從十二屆的教育界,換到了本屆的民盟界。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期間,身兼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副校長職務的郝際平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他繼續(xù)關注裝配式建筑的推廣和高品質門窗建材的應用。
郝際平委員對自己的履職要求是“不調研不發(fā)言”。上一屆政協會議,他從研究領域出發(fā),為推進建筑行業(yè)綠色發(fā)展積極鼓與呼。經過大家連續(xù)多年的堅持,他和其他代表委員提出的“大力發(fā)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被寫入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他還準備了其他幾個不同領域的提案,分別是加強對秦嶺的保護和管理,把應用作為科研成果評價的第一標準等。
郝際平委員說:“委員應在自己熟悉的領域進行廣泛的調研,不能只從個人的角度來寫提案,還要關注社情民意,要聽老百姓的呼聲,同時結合自身工作領域實際情況,收集整理素材寫出提案,認真履職?!?/p>
通過充分調研,聽取基層聲音,他努力讓提案豐滿充盈,讓建議有理有據。
推廣裝配式鋼結構建筑
當前國家已經很重視裝配式鋼結構的發(fā)展,但是推廣起來還有難度。
郝際平委員說:“比如做一個建筑工程,最后要呈現的是一個完整的建筑,而不只是一個骨架子。所以光有結構不行,一定要和其他的建筑部品協調才完整。就像汽車制造,不是說有了發(fā)動機就有了汽車,而是要把所有零配件有機地組裝在一起,才能成為一輛汽車。”
所以,他希望大家能努力推進裝配式鋼結構建筑,而不是裝配式鋼結構。希望政府能正確引導,投入資金,并通過政產學研用一體化向前推進,多行業(yè)齊發(fā)力,協同一致,從而使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大力發(fā)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成為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能夠享受到的實惠。
門窗是否合格應納入房屋驗收條目中
通過在建筑金屬結構領域調研,郝際平委員呼吁提高門窗市場監(jiān)管力度,發(fā)揮社會組織功能,推介優(yōu)質門窗,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三去一降一補”,堅持供給側改革,并期待房屋驗收時將門窗是否合格列入驗收條目之中。
“當前,市場上有很多劣質的門窗,既有建筑中,有95%的窗戶是不合格的。新建建筑中30%的窗戶是正規(guī)廠家做的,而70%的窗戶不是正規(guī)廠家做的。誰來管?我覺得應該發(fā)揮協會這樣一個大家自愿組織并認可的社會組織的作用,向大家推介好的產品,打擊假冒偽劣,從而使我們國家節(jié)能減排真正落到實處。” 郝際平委員說。
郝際平委員認為,門窗領域小作坊式生產企業(yè)的存在,是對資源能源的巨大浪費。生產出假冒偽劣的東西,不僅質量不能保障,老百姓用不好,而且浪費了資源、能源,并產生了很不好的排放,工商質監(jiān)部門應該嚴厲打擊這種非正規(guī)的廠家,同時發(fā)揮協會的作用,正確引導,拿出壯士斷腕的氣魄,把那些粗制濫造的小作坊堅決關掉,讓正規(guī)企業(yè)在市場上有生存之地。
另外,郝際平委員提出,要引導房地產商為建筑配套好的門窗產品,使用好的門窗。他說:“這樣做也許會讓房屋每平方米售價增加幾十塊錢或幾百塊錢,但給老百姓提供的窗戶必須是合格的。”目前,很多門窗領域的大企業(yè)產品不被房地產商認可,僅僅是因為價格比小作坊的產品貴。
“我們要引導房地產商,建成的房子要關注門窗質量。房屋驗收時除要關注房子結構質量外,還應關注門窗的質量,房屋是個整體,任何一部分質量不好,都會影響房屋的使用,會影響房屋的質量,比如影響到使用時的能耗。我們協會可以做這樣的工作,但需要政府支持,就是房屋驗收標準中加一條——門窗是否合格。門窗不合格的不能通過驗收。有這樣的保障措施,再加上門窗科技進步,產學研成果轉化,企業(yè)往正路上走,產品往好的品質上走,就能在有限的資源、有限的能源、有限的材料的情況下,提供高品質的門窗產品。”郝際平委員說。
談及建材與建筑的關系,郝際平委員認為二者密不可分。他說:“建材不是終極的產品,它做出來是要給建筑、給房屋用的,建筑是用建材做成的。所以,好的建筑要主動找好的建材,建材也要主動找好的結構、好的施工安裝,做成好的建筑。不能說皇帝的女兒不愁嫁,成天坐在家里,我的產品多好,你愛來找不來找。兩方要往一塊走,就像戀愛一樣,光一方愿意不行,只兩個人結合起來才是一個家庭。把好的建材用好了才有可能做成好的、完整的建筑。雙方要加大宣傳溝通,企業(yè)、協會都要主動融入。”
科研成果評價的第一標準應該是應用
郝際平委員還帶來了關于完善科研成果評價標準的提案。他說,我們搞科研既要追求知識和真理,也要服務于經濟社會發(fā)展和廣大人民群眾,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科技工作者的首要職責是解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面臨的關鍵科技難題,因此,衡量和評價科研成果的第一標準是應用,而不是論文或獲獎等??墒钱斍霸u價科研成果的標準主要是論文、專利、獲獎等。事實上,正是這些標準誤導了科研人員,背離了科研的本源。
“發(fā)表了世界級論文,做出了世界級學問,卻解決不了國家亟待解決的問題?!?郝際平委員說。他認為,無論哪個學科,都能拿應用來評價科研活動的結果。只是對“應用”一詞不能狹義地限定為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學術發(fā)展中的應用同樣屬于應用的范疇。應用是評價科研成果的最有效手段??蒲谐晒烤褂袩o解決實際問題、究竟有多大價值,惟有在實踐中應用了才能有準確的評價。屠呦呦在既沒有博士學位、留洋背景和院士頭銜,研究工作也沒有發(fā)表過SCI論文的情況下仍然獲得了諾貝爾獎,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發(fā)現的青蒿素經應用可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
郝際平委員表示,造成我國科研成果轉換率低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一些所謂的科研成果在應用的檢驗下根本就是不完善或缺乏經濟競爭力的成果”;而造成我國是科研論文的大國而不是科技強國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存在部分幾乎沒有引用或反響的基礎研究結果”。因此他認為科研成果評價的第一標準應該是應用。我們應牢固樹立和貫徹“應用是評價第一標準”的理念。這樣才能引導科研回歸到正確的道路。
他還認為,應用的評價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應用評價不能唯數量論,如試驗發(fā)展的結果僅強調經濟產值,基礎研究的結果過于關注文章數量或引用數量。唯數量論將會導致數量的虛高,客觀定量輔助以專家定性才能得到更準確的結果。對科研成果自用的情況應慎重對待,應特別注意應用情況的客觀真實性。
最后,郝際平委員說,還應成立專門的應用評價機構。
(來源:中國建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