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鐘晶
摘要:近幾年來,漢語親屬稱謂詞的研究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具體、深入研究某一區(qū)域方言的文章還不是很多,而專門研究河南淮濱方言親屬稱謂的文章目前還未見。本文整理了淮濱方言的基本親屬稱謂系統(tǒng),同時探討了河南淮濱方言中親屬稱謂詞的構成和特點,希望能為淮濱方言的研究起到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淮濱方言;親屬稱謂
一、概述
親屬稱謂就是對與自己有親屬關系的人的稱呼方式(1)。親屬稱謂詞作為一種基本詞匯,不僅能夠反映社會歷史、人們的心理、思想和文化制度的變化,而且在語音、詞匯、語義等方面也會有所折射,對于揭示方言的發(fā)展變化有重大意義。
關于河南方言親屬稱謂的研究,成果有限,但前人的成果依然為我們提供了思考的角度與方式,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艾貴金(2002)和丁亞南(2013)等人從漢語史的角度,來分析河南方言親屬稱謂,探析方言親屬稱謂背后的文化內(nèi)涵與民俗特色。高君(2016)和鄭獻芹(2015)運用語言學知識在整個河南省的方言中,對比各個方言點的親屬稱謂詞的差異,總結出河南方言親屬稱謂的地域性特色。
二、淮濱方言的基本親屬稱謂系統(tǒng)
淮濱方言詞匯的核心成分是中原官話,其基本親屬稱謂系統(tǒng)與中原官話具有許多共性特征。張含(2)(2004)所說:“漢語親屬稱謂把輩分、系屬、長幼和性別等嚴格區(qū)分開來,形成龐大的家族稱謂系統(tǒng)。”淮濱方言中,無論血親、外親、姻親,無論直系、旁系,幾乎每一個親屬關系人都能找到對號入座的稱謂。與中原官話一樣,淮濱方言的基本親屬稱謂呈現(xiàn)出較大的一致性和穩(wěn)定性。
下面是參照胡士云(2007)的分類和說法,對淮濱方言基本稱謂的描述匯成表格,如表1:
三、淮濱方言親屬稱謂詞的構成
(一)淮濱方言親屬稱謂詞的音節(jié)構成
從音節(jié)上來看,淮濱方言親屬稱謂詞主要以單音節(jié)詞和雙音節(jié)詞為主,其中雙音節(jié)詞占多數(shù),三音節(jié)的稱謂詞數(shù)量較少,四音節(jié)的則更少。例如,單音節(jié)詞:“爺、奶、爸、媽、哥、姐、弟、妹、兒”等。雙音節(jié)詞有“大爺、大娘、小叔、堂哥、堂姐、侄子、姑夫、姨妹、嫂子”等。三音節(jié)的稱謂詞,一般都是以雙音節(jié)詞為基礎,再添加單音節(jié)的親屬稱謂詞,或者前加后加詞綴組成,例如:“小嬸兒、二姑夫、大白子、侄女兒”等。而四音節(jié)的,基本上都是三音節(jié)的稱謂詞前加數(shù)字組成,如:“二表大爺”。從這方面來講,普通話中的親屬稱謂詞,由于受到了雙音節(jié)化的影響,除了最常用的“爸、媽”之外,基本上沒有單音節(jié)的稱謂詞,大部分都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音節(jié)構成的親屬稱謂語。
(二)淮濱方言親屬稱謂詞的構成方式
漢語中的親屬稱謂詞從直觀的角度上描寫了父系、母系、直系、旁系輩分以及同輩之間的長幼順序。同時,其構詞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值得進行深入探究?;礊I方言的親屬稱謂詞的構成特點主要有以下兩種:
1.附加式
附加式的構詞方式一般是使用前綴或后綴構詞,整個復合詞的詞匯意義主要是由詞根來承擔。這里主要討論兩種附加式構詞方式,即:前綴+詞根、詞根+后綴。
(1)前綴+詞根
淮濱方言中,以前綴+詞根的附加式構詞方式的親屬稱謂詞數(shù)量較多。比如“老”,在單音節(jié)詞“爺、奶、爸、媽”等前面加上“老”字,組成“老爺、老奶、老爸、老媽”等稱呼,表達一種親昵的語氣;但是在“姑、舅、弟、妹”等前面加上詞綴“老”字,組成“老姑、老舅、老弟、老妹”等稱呼,表達的是對年齡最小的長輩或同輩的稱呼。在比如“俺”,在稱呼內(nèi)兄、內(nèi)弟、干爸、干媽、干爺、干奶等時,會特意在前面加上“俺”字,組成“俺哥、俺弟\俺兄哩、俺爸、俺媽、俺爺、俺奶”等稱呼,這樣的方式一方面是為了和自己的直系親屬關系的親屬進行區(qū)分,另一方面又在稱呼中表達了一種親切感。在淮濱方言中,表示排行標記的一般就用到“大、小”和數(shù)字“二、三、四……”等,以“大X、二 X、三 X……”的形式出現(xiàn)。例如,如果有兩個舅舅的話,那么就按順序稱為“大舅、小舅”,三個舅舅的話,即“大舅、二舅、三舅”,以此類推。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只有一個舅舅,既可以稱呼為“舅舅”,也可以依其年齡大小稱為“大舅”或“小舅”,同理的還有“姑母”、“姨母”、“叔父”。值得注意的是,“伯父”可以稱呼為“大爺、大白”、“二大”、“三大”,卻沒有“*大大”、“*小大”的稱呼。
(2)詞根+后綴
“子[t?.]”作為后綴,在現(xiàn)代漢語中數(shù)量很多,讀作輕聲,一般用于名詞和量詞之后,例如“車子”、“房子”、“陣子”等。在淮濱方言親屬稱謂詞中,以“子”作為后綴的稱呼有“妗子”、“嬸子”、“大白[phai213]子”、“老婆子”、“小舅子(內(nèi)弟)”等,這里的后綴“子”僅是起構詞作用,卻沒有實際意義。
2.重疊式
所謂重疊式,就是對單音節(jié)形式的稱謂詞進行重疊來構成新的形式,一般意義上不會發(fā)生改變,但是在使用的年齡層面上卻有所不同??偟膩碚f,兒童大多數(shù)使用重疊形式的稱謂詞(沒有具體的年齡限制,一般是 12 周歲以下),超過這個階段,就開始采用單音節(jié)形式的稱謂語了。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重疊形式并不全是一一對應的,總是有所缺失。例如,有“叔叔”沒有“伯伯”(方言稱“大爺\大白”),有“舅舅”,卻沒有“姨姨”;有“姑姑”,沒有“妗妗、嬸嬸”。
四、淮濱方言親屬稱謂詞的特點
(一)從他稱謂
在實際生活中,有很多場合下我們不能按照自己與被稱呼人的關系來稱呼,而是依從他人與被稱呼人之間的關系來稱呼。普通話中的“小叔子”、“小舅子”等都是從他稱謂的表現(xiàn)形式?;礊I方言中也有很多從他稱謂的現(xiàn)象,例如夫妻之間,可以稱呼對方“小孩兒他爸”、“小孩兒他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夫妻之間“相敬如賓”。又如有些家庭會給家里某個孩子結干親,在他的干父母面前,家里的其他孩子們都可以稱呼“干爸”、“干媽”,這只是在語義上表達一種親切感,而非家里的其他孩子都與其結干親關系。
(二)面稱與背稱
根據(jù)使用場合的不同,親屬稱謂詞可以分為面稱和背稱兩類?;礊I方言中背稱親屬時,無論是長輩還是晚輩,一般都習慣于在面稱前面加上“俺”,表明是自己的親屬(在正式場合中,一般用“我”來代替“俺”)。但在口語中直呼祖父母、父母親和兄弟姐妹時,“俺”的本義就不那么清楚了??偟膩碚f,淮濱方言中,面稱與背稱是不對應關系,這正是因為當?shù)匚幕惺肿⒅亻L幼秩序、宗法制度。
(三)“輕聲”和“變調”
淮濱方言親屬稱謂詞中,有通過“輕聲”、“變調”等手段來區(qū)別意義。輕聲構詞的親屬稱謂詞有“大爺”,爺在讀本音時,指的是爺爺?shù)拇蟾?,讀輕聲時指爸爸的哥哥。同時,利用變調的手段構詞的還有“大”、“娘”。具體來說,當“大”的調值為[51]時指的是父親的哥哥,而當它的調值是[24]時指的是父親(這種稱呼一般見于老派)。當“娘”的調值為[24]時,指的是母親(這種稱呼一般見于老派),而當它的調值是[213]時指的是叔母。
(四)新老派之別
在淮濱方言親屬稱謂系統(tǒng)中,存在著“新派”與“老派”的區(qū)別,這一區(qū)別主要是由于年齡差異造成的。一般來說老派的年齡至少在六十以上,新派大約是在三十歲以下的居民。老派方言的特點是保守、穩(wěn)定;新派方言的特點是有較多新生的方言成分,特別是新的詞匯。在新派中產(chǎn)生的某些成分有可能被老派吸收,特別是詞匯。”
五、結語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河南淮濱方言親屬稱謂詞的基本結構是穩(wěn)定的,但是稱呼變化也是很大的,比如新老派之別。不容忽視的是,淮濱方言受到了普通話的影響,然而它自身又在調整、變化著,從而形成了自己的特點。本文的結構簡單,研究還不夠深入,但至少能為河南淮濱方言研究提供基礎性作用,也希望日后能夠修正不完善之處,對淮濱方言做進一步的研究。
注釋:
(1)胡士云.漢語親屬稱謂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1
(2)張含.簡論漢語親屬稱謂的文化內(nèi)涵[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4,(5)
參考文獻:
[1]胡士云.漢語親屬稱謂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1.
[2]賀魏.中原官話分區(qū)(稿)[J].方言,2005(2):136-140.
[3]葉祖貴.河南息縣、淮濱方言歸屬[J].方言,2016(3):331-334..
[4]張含.簡論漢語親屬稱謂的文化內(nèi)涵[J].云南行政學院學報,2004,(5).
[5]艾貴金.淺談淮陽方言的親屬稱謂語[J].語言研究,2002:269-272.
[6]丁亞南.河南地方志親屬稱謂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開封:河南大學,2013.
[7]高君.河南方言親屬稱謂語結構、語義特點及文化內(nèi)涵[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4):203-205.
[8]鄭獻芹.河南方言與普通話親屬稱謂之比較[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5(4):108-113.
(作者單位:暨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