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之祺
“當當當”,大老遠就聽見錘子釘釘子、敲打木頭的聲音。我猜,一定是爺爺又在制作他心愛的“工藝品”了。
爺爺眼神專注,汗水從他的額頭滲出,錘子在爺爺手中上下飛舞,敲擊的每一下都堅實有力。他時而停下錘子細細端詳,時而又更換工具細細打磨,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一聲“得嘞”,爺爺?shù)淖髌沸迈r出爐了,像變戲法一樣,一只精美的小簸箕呈現(xiàn)在了眼前。簸箕的底兒是木板做的,側面的擋板是用廢鐵片改裝而成的,這只簸箕是我看到的最小的簸箕,比手掌大不了多少。說是一只簸箕,其實更像一件精美的藝術品,看起來那么小巧可愛。爺爺說,就剩這么小一塊木板了,扔了可惜,做個小簸箕,拿著也輕巧,盛點東西也方便。這只小簸箕,作為玩具,被我擺弄了半天,愛不釋手。
爺爺心靈手巧,同時有著很強的環(huán)保意識,很多東西都是自己利用廢棄物“DIY”制作出來的。爺爺向我展示了他制作的“藝術品”:有和這個精品小簸箕長得一模一樣、用廢棄木板和鐵片做的大了好幾號的簸箕,有蘆葦稈做的用來擺放餃子的蓋簾,有用蒲草做成的笤帚。每一樣東西都那么精致,又好看又實用。蘆葦稈、蒲草都是家鄉(xiāng)白洋淀里生長的東西,沒想到在爺爺?shù)那墒种谱飨?,變成了這么實用的物件。
爺爺是一個農(nóng)民,他的手是下地干農(nóng)活的手,粗糙有力,但他這雙手又是一雙靈巧的手。最讓人想不到的是,爺爺會裁剪衣服,爸爸小時候穿的衣服都是爺爺裁剪的。用奶奶的話說,爺爺?shù)牟眉羰炙嚭枚嗯硕急炔涣耍?jīng)常有鄉(xiāng)親去找爺爺裁剪衣服。因為有這方面的技藝,上世紀九十年代,爺爺與鄰居合伙開了一家服裝廠,專門做童裝。爺爺不光手巧,還愛動腦筋琢磨,衣服款式做成什么樣子好看,什么尺寸適合多大的孩子穿,全在爺爺腦袋里盛著,儼然一個服裝設計師。選布料、打樣板、穿針引線、縫制,一件漂亮的衣服在爺爺手里就像變魔術,行云流水一般,一會兒就做出來了。因為爺爺?shù)姆b廠衣服款式好,做活細致,衣服很暢銷,有的賣到了北京的批發(fā)市場,有的出口到了俄羅斯??h里很多服裝廠都請爺爺幫他們打衣服樣板,爺爺在家鄉(xiāng)小有名氣。剪刀、尺子、畫筆、縫紉機、鎖邊機等,是爺爺最好的工作伙伴。
爺爺?shù)那墒?,是用爺爺?shù)男燎趧趧?、用心思考、勤學苦練換來的,沒有誰能夠隨隨便便成功,這或許是巧手爺爺教給我的最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