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張建,1983年生于遼寧盤錦,2013年獲渤海大學文學碩士學位,目前為吉林大學文學博士在讀。曾擔任錦州日報社記者、編輯,中國新聞網簽約記者,遼寧日報特約記者,曾參與遼寧省社科聯課題項目《東北地域文化與文學關系研究》等。文學評論《迷亂顛倒的秩序與烏托邦的終結——評格非的長篇小說<春盡江南>》一文獲得2013年“全國百篇優(yōu)秀書評”稱號。
《人生十六七》是一本與青春有關的文學雜志,記錄著我們青春歲月里走過的足跡,更為青春期的讀者點燃了希望的燈火,它帶來了陽光、快樂與幸福。此外,《人生十六七》還獨具培養(yǎng)新的文學勢力的慧眼,它通過發(fā)掘新人來延續(xù)青春文學,“80后”文學作家郭敬明便是從這里開始了創(chuàng)作之路。
1997年,還在讀初一的郭敬明便與《人生十六七》結下了不解之緣。據郭敬明回憶,當初他將自己的小詩《孤獨》投給了《人生十六七》雜志。他帶著對文學的向往與追求,帶著一份執(zhí)著與渴望,帶著青春的稚嫩與活潑,帶著人生的迷茫與追問,他得到了雜志的發(fā)表機會。面對《人生十六七》對郭敬明的文學認可,他似乎得到了最大的滿足:“當時,我沒抱任何希望。結果出乎意料的是,雜志社的編輯給了我一個驚喜。那是我平生第一次投稿并且發(fā)表,巨大的幸福從天而降,幾乎一下子把我砸死?!比松牡谝淮瓮陡宄晒Γ瑢τ诠疵鱽碇v是幸運的,而幸運的背后是郭敬明對文學的獨特思考與人生的反思,一種內在的決心與信念的堅守,當然《人生十六七》為郭敬明提供了堅強的后盾與展現他文學姿態(tài)的舞臺,可以說,《人生十六七》為“80后”文學作家群發(fā)掘出了一位文學之星。
之后幾年里,郭敬明先后在《人生十六七》雜志發(fā)表文章,青春的哲思、世態(tài)的細微描繪,這一切奠定了他今后的寫作之路。
20年后的今天,我們再來欣賞郭敬明的處女座《孤獨》時,是否也有過那樣的悲傷,或者是否正在經歷著那樣的青春之痛?《孤獨》所呈現是一種雨中迷茫的意境,而這種迷茫因“不知去向哪里”,進而內心發(fā)出質疑的聲音,正是對人生的思考折射出了當初超出其他同齡人的思維。他巧妙地通過雨的意象以隱喻事物的繁雜,并從中努力找尋希望的出路。這是處于青春期的郭敬明所思考的。郭敬明是在思考人生為何存在、如何存在的哲理問題,然而這絕非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的佯裝之態(tài)。
同樣,在“80后”還沒有以文化現象真正進入社會視野的時間節(jié)點,他們大都以初中生的面貌出現,對文學具有崇高的理想追求,希望在文學的殿堂里徜徉。他們活躍于青少年雜志以及校辦期刊,顯現出與同齡人不同的文學期待。
這一階段所謂“80后”文學形成期中,作品也大都所體現出一種孤獨,它是一種精神上匱乏的寥寂之感。生活、學習的壓力迫使他們反抗,青春的沖動過后帶來的是孤獨、迷茫。的確,在“80后”的小說作品中,時尚物化的東西相對豐富,然而越是物質的極大滿足,精神上越是迷茫、無助、孤獨,“80后”的文學作品是其時代的一個縮影,文本更是被直接或間接加入了作者的主觀色彩。復雜的情感體驗激發(fā)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動機,然而內心的復雜情感使得孤獨與迷茫愈烈,在文本中的反映便是成長煩惱的困惑、玩世不恭之后的無助迷茫,但正是這種迷霧般的存在之隱痛鋪就成了他們的成長之路。而《人生十六七》見證了這條路,也為這條路掃清了障礙。
一種期刊能一直受到讀者的喜愛,足以證明它特有的價值與頑強的生命力。當下,在促使文藝生產的市場因素的巨大力量統攝下,《人生十六七》并沒有失去對文學藝術價值的堅守與追求,不落俗套,敢于挑戰(zhàn)市場極限,不做作不迎合,踏著寬廣、深遠的文學之路以其追求真正價值為目的,不斷創(chuàng)新,緊緊走向讀者?!度松摺吩谙M市場競爭中抓住了獲勝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