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薇
在很多同學眼里,學習任務就像一頭狼,追著人屁股咬,自己累得魂兒都要從嘴里跳出來了,還是趕不及。正煩惱今天的數(shù)學作業(yè)又難又多,突然想起來明天要英語測驗,還啥都沒準備呢!埋怨自己,想著以后一定要提前完成任務,可忙亂仍然循環(huán)出現(xiàn),最終陷入“事兒越來越多,做什么都糟糕”的焦慮狀態(tài)。
我們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n個學科的學習任務、同學交往、娛樂……人的精力和時間總量是固定的,怎么分配非常重要。我們可以運用“象限法則”來管理時間。
事有輕重緩急,將重要性和完成的時間限制作為兩個維度,把事情放進四個象限:“緊急而重要”“不緊急但重要”“緊急但不重要”“不緊急也不重要”。若把對學習成績的影響作為重要性的參考指標,你該怎么安排?
如果事情過多集中在“緊急而重要”這一象限,就很容易誘發(fā)上述的焦慮情緒,因為你有太多必須馬上做的事情。要避免這種情況,最佳辦法就是做好“不緊急但重要”的事。比如,假設你的目標是在中考或高考中取得好成績,而現(xiàn)在你語文成績相對較差,那么提升語文成績就是“不緊急但重要”的事。如果每天讓語文學習(如閱讀)固定占用20分鐘的課余時間,累積3年,效果就非同一般啦!
如果事情過多集中在“緊急但不重要”這一象限的話,說明有太多的突發(fā)事情讓你疲于應對,此時你要學會說“不”。在時間上緊急,對學習成績來說不重要,就屬于“緊急但不重要”,比如“追看新番動畫”“同學來找我玩兒”等。你要控制這些事情的數(shù)量哦!
當然,“不緊急也不重要”象限里也不能什么都沒有,比如娛樂活動還是要有的。有張有弛,合理安排。如果這一象限里事情太多,那學習任務這頭“狼”就會咬你的屁股啦!
北京師范大學的康震教授曾說:“人生就是這樣,你越陽光,你就更陽光;你更陽光,你就是陽光?!蹦阍焦芾頃r間,時間就越馴服;時間越馴服,你就越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