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魯迅曾講過一個笑話:大熱天的正午,一個農(nóng)婦做事做得很辛苦,忽而嘆道:“皇后娘娘真不知道多么快活。這時還不是在床上睡午覺,醒過來的時候,就叫道:‘太監(jiān),拿個柿餅來!”這就是所謂“貧困限制了想象力”。沒見過世面的山鄉(xiāng)農(nóng)婦絞盡腦汁,也只能把皇后的幸福生活想象到這個高度。
記得有個小品,扮演窮漢的演員一臉羨慕地憧憬著富人的日子,說:“等將來咱有了錢,就天天喝豆?jié){吃油條,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紅糖蘸紅糖。豆?jié){買兩碗,喝一碗,倒一碗!”貧困卑微限制了他的想象力,他無從知道富裕的生活要遠比這精彩奢華得多。遠的不說,時下常出來炫富的一個女明星就透露說,一家三口每個月的伙食費要幾十萬元,真不知他們每天都吃點啥——但肯定不是豆?jié){油條。
其實,不僅貧困會限制想象力,豪富同樣也會限制想象力。從小錦衣玉食,在蜜罐里長大的賈寶玉,根本就不知道窮人是咋過日子的。他去探視臥病在家的晴雯,看到滿屋子破破爛爛,臟得要命,連個坐的地方也沒有,大吃了一驚,也大開了眼界。這也就是魯迅說的那句:“煤油大王那會知道北京檢煤渣老婆子身受的酸辛,饑區(qū)的災(zāi)民,大約總不去種蘭花,像闊人的老太爺一樣,賈府上的焦大,也不愛林妹妹的?!?/p>
高高在上,也會限制人們的想象力。最典型的自然是晉惠帝的“何不食肉糜”。災(zāi)民沒糧食吃,災(zāi)情匯報上來,傻皇帝詫異地問,沒糧食吃,咋不吃肉粥呢?生在深宮,享盡榮華富貴的晉惠帝,能問出這樣流傳千古的奇葩問題,一點也不奇怪,當(dāng)然他也有點弱智。但即使精明博學(xué)如乾隆皇帝,因久居深宮,對民間生活不甚了解,對海外世界更是兩眼一抹黑,不僅屢被蒙蔽卻不自知,也無法相信海外發(fā)生的巨變,錯失了與世界接軌的大好時機。
道理很簡單,存在決定意識,對客觀世界的認知條件決定一個人的思想深度、高度、廣度,而每個人都會囿于一定空間,局限于一定條件,其想象力的發(fā)揮也大相徑庭。曹雪芹能寫出《紅樓夢》,是因為他曾經(jīng)有過這樣錦衣玉食的生活,既見過豬跑,也吃過豬肉,再加上豐富的想象力、天才的創(chuàng)造力,于是就有了這部巨著的橫空出世,輝耀古今。
要打破想象力受限的怪圈,別無他法,關(guān)鍵就是一句話:實踐出真知。見多識廣的人,肯定要比孤陋寡聞的人想象力豐富得多;常接地氣的人,肯定要比閉門造車的人想象力豐富得多;博覽群書的人,肯定要比不學(xué)無術(shù)的人想象力豐富得多。因而,要使我們的想象力少受限制,“讓思想沖破牢籠”,就只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方能做萬般事,駛?cè)f年船。
什么限制了我們的想象力?多思考一下這個問題,很有好處。
責(zé)任編輯 / 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