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逍遙游》中的超越美學(xué)

2018-05-30 23:06:35饒滿林
語文建設(shè)·上 2018年10期
關(guān)鍵詞:逍遙游束縛莊子

饒滿林

什么是超越美學(xué)?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是美學(xué)家諾埃爾·卡羅爾,朱良志先生結(jié)合中國古典美學(xué)對其作了中國化的闡釋。朱先生認為,在中國美學(xué)中,人們感興趣的不是外在的知識,也不是經(jīng)由外在對象“審美”所產(chǎn)生的心理現(xiàn)實,它所重視的是返歸內(nèi)心,由對知識的蕩滌進而體驗萬物,通于天地,融自我和萬物為一體,從而獲得靈魂的適意。

在西方,人們看重“有”,“有”就是存在。存在是世界的本體,認識世界就是認識存在。亞里士多德的美學(xué)思想歸納起來就是“實體論”,他認為美在于事物體積的大小和秩序,“秩序和比例的明確”是美的形式特征。中國美學(xué)脫胎于中國哲學(xué),而中國哲學(xué)將宇宙和人生視為一大生命,“天”和“人”是合二為一的。生命超越是中國哲學(xué)的核心,由此產(chǎn)生的中國美學(xué),關(guān)注的不是物質(zhì)存在的對象,不是所謂“感性”,而是生命體驗的真實,或者說,中國美學(xué)的核心就是超越“感性”,而尋求生命的感悟。不是在“經(jīng)驗的”世界認識美,而是在“超驗的”世界體會美。

可以說,中國美學(xué)是一種生命超越和安頓之學(xué)。

一、超越時間:永恒之美

中國人有獨特的時間觀,一方面,我們在過程中看待生命;另一方面,還有一種超越的思想,即所謂“榮落在四時之外”,就是懸隔時間,截斷時間之流,撕開時間之皮,到流動的時間背后去把握生命的真實,考問永恒的意義,思考存在的價值?!安粸闀r使”是這種美學(xué)思想的重要內(nèi)容,不被時間驅(qū)使,不是淡忘時間,也不是控制時間,而是超然于時間之外,追求生命的本真。

在《逍遙游》中,莊子說“小年不及大年”,朝菌因為朝生而暮死,所以永遠不知道晦、朔是怎么一回事;蟪蛄因為春天出生夏天就死去,或者夏天出生秋天就死去,所以永遠不知道四季更替是怎么一回事。朝菌和蟪蛄都受制于生命的短暫,亦即受制于時間的短暫,而永遠不了解時間之外更多的美。

同樣的情況,傳說中的大樹冥靈,把五百年作為春天,五百年作為秋天,也就是說,冥靈的每個季節(jié)是以五百年為單位的,而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以三個月為單位。那么,計算下來,冥靈的一年相當(dāng)于普通人的兩千年。上古時期的大椿更是以八千年為一個季節(jié)單位,大椿的一年相當(dāng)于普通人的三萬兩千年。

與朝菌、蟪蛄相比,冥靈、大椿算是長壽的了,那么是不是說,冥靈和大椿就獲得了時間上的自由呢?按照道家說法,是沒有的。普通人早已習(xí)慣了過去、現(xiàn)在、未來這種一維延伸的秩序,感受冬去春來、陰慘陽舒的四季流變,徜徉于日月相替、朝昏相參的生命過程。但對于中國哲人、藝術(shù)家來說,這些都是慣常的思維,只要有時問標(biāo)準(zhǔn)和參照,人們就容易被時間所驅(qū)使、所碾壓,成為時間的奴隸。如果停留在時間角度觀照世界,世界的真實意義便從人們的心靈中遁去了。

因此,中國哲人提出要超越時間,認為超越時間是人類擺脫存在脆弱性的重要途徑。超越時間,也就是超越人的局限性,從而超越受制于時間的痛苦和無奈。在莊子的哲學(xué)中,人是在“轉(zhuǎn)徙之徒”中掙扎的群類,“人生天地之間,如白駒之過隙……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類悲之”,這是人無法擺脫的宿命。人如何保持性靈的平衡?唯有解除時間的束縛,其實質(zhì)是獲得生命的真正大自由。

從這個角度說,冥靈、大椿不過是加長版的朝菌、蟪蛄而已,要實現(xiàn)真正的逍遙游,就要解除全部的時間限制,在純粹的體驗中,見到一個自在彰顯的世界,它不由人的時間感官去過濾,也不在人的主動意識中呈現(xiàn),水自流,花自飄,人自在。世界并不“空”,只是人的念頭“空”,人不以“念頭”去過濾生活,而是以“空念”去映照生活。換個說法就是人要切斷時間的糾纏,直面活潑的生活,看飛鳥,聽雞鳴,嗅花香,賞飛瀑,讓生命在剎那間獲得永恒,在山靜日長中獲得永恒。

二、超越空間:無窮之美

宗白華先生在《中西畫法所表現(xiàn)的空間意識》一文中說:“原來人類的空間意識,照康德哲學(xué)的說法,是直觀覺性上的先驗格式,用以羅列萬象,整頓乾坤。然而我們心理上的空間意識的構(gòu)成,是靠著感官經(jīng)驗的媒介。我們從視覺、觸覺、動覺、體覺,都可以獲得空間意識?!弊谙壬J為,中國藝術(shù)具有一種獨特的空間意識,一個充滿音樂節(jié)奏的宇宙——時空合為一體,是中國藝術(shù)家追求的魂靈,中國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空間不是西方美學(xué)所認為的現(xiàn)實空間——科學(xué)意義上的空間,而是一種“靈”的境界,即心靈悠游的世界。

西方美學(xué)“以形為最”,強調(diào)空間實物的準(zhǔn)確性;而中國美學(xué)“以思為最”,追求唯心主義的哲理感,給予了主觀心靈以無限延展性。

《逍遙游》中的鵬鳥將飛往南冥,南冥即南方的大海。海既然有南北的分別,也就意味著有大小的區(qū)隔,意味著空間的有限性?!谤i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看上去鵬鳥夠氣勢磅礴的了,但鵬鳥的形象不是物質(zhì)世界的實證形象,而是作家心靈中想象的形象,是“心”思索的產(chǎn)物。世上原本沒有這樣一只鵬鳥,幾千里的寬度,九萬里的飛行高度,想想都讓人咋舌。從實證的角度說,上海至三亞大約兩千四百公里,如果大鵬鳥的背部長達幾千里,那就意味著如果鵬鳥的頭部在三亞,尾部可能要延伸至上海。而飛行高度“九萬里”是什么概念?拿“天宮一號”來說吧,它的飛行高度大約二十萬米,即二百多公里,如按九萬里來計算,鵬鳥的飛行高度是“天宮一號”的近五十倍。這樣說來,鵬鳥的飛行空間真夠大的了。然而,鵬鳥仍然不屬于逍遙而飛,因為空間距離再大,也是有限度的,更何況鵬鳥之飛還需要借助遍布在空間里的大風(fēng)。

從這個角度說,鵬鳥與蜩、學(xué)鳩并沒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蜩與學(xué)鳩“決起而飛,搶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由此看來,空間的阻礙形式不一,但影響是一樣的,數(shù)量上的差異不能掩蓋本質(zhì)上的相同,外部空間對人的束縛是無處不在的。

《逍遙游》中,那些“知效一官、行比一鄉(xiāng)、德合一君、而征一國”的人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特長就洋洋自得,他們受制于外部環(huán)境的評價而不自知。宋榮子和列子比他們要好得多,但也只是“小知”與“大知”的分別。宋榮子盡管做到了“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nèi)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但仍然沒有達到自由之境。原因很簡單,宋榮子的“自由”基于對外部世界的判定與分辨,他雖然看淡了榮辱,但心中仍存著一個“己”字,他的榮辱觀建立在“自己”與“他人”的比較之上,他認清了“我”與“物”的分際,卻沒有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他辨明了榮與辱的界限,卻并未達到榮辱皆無的極致。在這一點上,宋榮子與列子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外部空間環(huán)境,無法逍遙而游。

物如大鵬,人如列子、宋榮子,已經(jīng)夠厲害的了,但只要還有外部束縛,就不可能真正實現(xiàn)逍遙游。“人處于洞穴之中”,這是中西哲學(xué)家都無法回避的現(xiàn)實?!岸囱ā笔潜曝频目臻g,封閉和狹小是它的特征。柏拉圖認為“洞穴”是由人的知性缺席所造成的;蒙田講“你看到的只是你所居住的小洞里的秩序和政治”;房龍的《寬容》序言中描寫了一個閉塞的山村,守舊老人控制著一切,漫游者遭到無情的打擊,無知和封閉使得這里的人們長期處于“洞穴”之中。西方傳統(tǒng)哲學(xué)強調(diào)通過人的知性力量走出“洞穴”,而莊子認為,知性非但不能領(lǐng)人奔向“洞穴”之外的廣闊世界,反會使人封閉于知性之中,只有體驗才能使人走向廣遠。

“洞穴”實際上就是功利世界、知性世界。走出“洞穴”,就是超越功利對人的束縛與限制。莊子的思想核心是“大”,即一種超越的宇宙人生情懷。他的“大”是“橫無際涯”的空間,他悠游于“廣漠之地”“無窮之門”“無極之野”“無何有之鄉(xiāng)”這樣的世界,擺脫了現(xiàn)實世界的一切束縛,以一種物我兩忘的自由性靈,體會世間的無窮之美。

三、超越自身:渾全之美

“天地有大美”是道家的基本審美認知,道家一向重視天全之美,莊子認為,天之美是不可分別、渾然整全的美,即大全之美。

人最難的是認識自己。蘇格拉底說:認識自己,方能認識人生。人生活在現(xiàn)實世界上,必然少不了與現(xiàn)實的糾纏,名與利,情與欲,都是這種糾纏的體現(xiàn)?!兜鲁浞分姓f:“眇乎小哉,所以屬于人也!警乎大哉,獨成其天?!比耸切〉模焓谴蟮?。人為什么會?。坎皇求w量上小,而是人處于無所不在的束縛之中。被束縛的人,處處局促,處處狹隘,捉襟見肘,左沖右突,成為知識的俘虜、欲望的俘虜、習(xí)慣的俘虜,這樣的境況下,怎么能不??!

正如朝菌、蟪蛄受制于時間的束縛,無法獲取生命的自由;也如蜩與學(xué)鳩受制于空間的束縛,無法獲得飛翔的自由;就算雄偉如大鵬,因為受制于大風(fēng)的束縛,也難以實現(xiàn)真正的遨游。這里的時間、空間、實物,都屬于“術(shù)”,屬于“知性”,也就是莊子所說的“有所待”。因此,它們都還不能稱為“大”,它們還有物我之別;而自由之游的心靈,一無依傍,橫無際涯,無所期待,才能成其大。

《逍遙游》中,莊子在否定了種種不自由之后,正面提出了自己對逍遙游方式的理解,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并進而得出結(jié)論“至人無己,神人無功,圣人無名”。在這里,莊子提出要遵循宇宙萬物的規(guī)律,把握“六氣”的變化,遨游于無窮無盡的境域。莊子認為有三種人可以實現(xiàn)逍遙游:道德修養(yǎng)高尚的“至人”,精神世界完全超脫物外的“神人”,思想修養(yǎng)臻于完美的“圣人”。

莊子認為,“有所待”的人是影子的影子,閃爍不定,因為有所依附,有所執(zhí)著,有所貪欲,所以必然就有所拘束,心靈必然不能“大”。人要超越自己,實質(zhì)是摒棄執(zhí)著和欲念,讓自己融于天地萬物,這才是真正的大美。

《莊子·知北游》中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边@里的“大美”“明法”“成理”都是莊子所認為的“道”?!疤斓亍敝涝谟谒w現(xiàn)了“道”的自然無為的根本特性?!盁o為而無不為”是“天地有大美”的根本原因。人如果能夠懂得這個道理,體驗到“道”的自然無為的本性,并以其作為生活的根本原則,一切純?nèi)巫匀唬粸槔Φ檬?,那么,人的生活也會像“天地”自然那樣有“大美”?/p>

莊子抓住了美之為美的實質(zhì),即美是合規(guī)律與合目的性的統(tǒng)一,是人的自由的實現(xiàn)。人與世界不是矛盾對立的,也不是相互糾纏與束縛的。有為、機心、認知,都是美的破壞者,而渾全、質(zhì)樸、至淳、無為的境界,才是大全的境界、至美的境界。

這就是《逍遙游》要告訴我們的超越美學(xué)。

猜你喜歡
逍遙游束縛莊子
自由博弈
《逍遙游》中“而”字的用法與讀音
莊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青春歲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6:06:09
大魚海棠——中國動畫的逍遙游
青春歲月(2016年21期)2016-12-20 11:05:41
《莊子說》(二十二)
宋榮子:《逍遙游》中不應(yīng)被忽視的人物
《莊子說》(二十)
中老年健康(2016年8期)2016-10-17 02:03:46
《莊子說》(十四)
中老年健康(2016年2期)2016-03-26 09:00:33
《莊子說》(十五)
中老年健康(2016年3期)2016-03-26 02:04:52
擺脫束縛 聲控搞定一切
消費電子(2015年3期)2015-03-30 15:49:12
聂荣县| 新乡县| 延安市| 长乐市| 岗巴县| 文山县| 濮阳市| 隆德县| 唐山市| 澜沧| 紫金县| 额济纳旗| 万安县| 台山市| 乃东县| 福海县| 外汇| 云南省| 兴安县| 宁乡县| 巨野县| 兴化市| 鸡泽县| 永宁县| 开远市| 朝阳县| 天全县| 通化县| 始兴县| 囊谦县| 延吉市| 天水市| 饶平县| 定结县| 手机| 桐乡市| 保山市| 通榆县| 巨鹿县| 台北县|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