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本亞
大凡聽過于永正老師閱讀課的人都有一個體會,那就是于老師的閱讀教學樸實自然,總是能夠給人以啟迪。為什么于老師的閱讀教學如此充滿魅力呢?細細品讀他的課例,我們發(fā)現于老師的閱讀課始終遵循閱讀教學規(guī)律,較好地演繹了語文課程改革的精神。學習于老師的閱讀教學,不在于學習他的“形”,而在于學習他的“神”,把握了“神”,也就把握了其實質。那么,于老師閱讀教學的價值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于老師的閱讀教學做到了“閱讀立其言”。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語文課程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讓學生學好口語和書面語。于老師的閱讀教學歷來是立體、豐滿的,讓學生把書讀懂、讀透,在閱讀中提升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稐钍现印肥且黄难远涛?,只有53個字。于老師先讓學生讀懂,著重研究了“惠、詣、未聞、夫子”幾個詞語。緊接著,于老師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把課文省略的地方補充完整。這是一個思維與表達的過程,學生要思考哪些地方省略了,我要用什么語言補充。我們不妨看看學生的補充:
生:孔君平看著果子,一眼看到了楊梅。他左思右想,該怎樣考考楊修呢?“喲!楊梅,楊修,你們都姓楊,這楊梅是你家的水果吧!”
師:楊梅,楊修,聯系起來了!多有意思呀!
生:楊修眼珠一轉,靈機一動,說:“孔叔叔,我可從沒聽說過和您同有‘孔字的孔雀是您家的鳥?。 笨拙矫鴹钚薜念^說:“楊修,你這個小機靈鬼啊!”楊修說:“嘿嘿!孔叔叔過獎了!”孔君平笑著說:“哈哈哈!真是個聰明孩子,聰明孩子!”
這個片段增加的內容正是文言文省略的地方,把這些補充完整,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課文。在擴寫的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有效訓練。我們常說語文教學承擔著“立言”的任務,于老師就很好地完成了這一任務。
第二,于老師的閱讀教學做到了“悟道立其人”。品文悟道的用意何在?于老師對此很清楚。他常說:“我上課心里只有學生,只有讓學生把讀不懂的地方讀懂了,才是一堂好課?!庇诶蠋煹慕虒W語言很樸實,但是道出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立人。
于老師的閱讀教學不是直接的思想教育,而是在閱讀之中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這些道理都與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關,絕無刻意雕琢的痕跡。課標強調:“語文課程還應通過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諸方面的和諧發(fā)展。”于老師正是通過閱讀教學,不斷地給學生輸送正能量。
如,從傳統(tǒng)文化中汲取做人的營養(yǎng)。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我們有許多優(yōu)秀的文化傳統(tǒng),教師能夠不失時機地點撥引導,學生就可能在潛移默化中學到做人的道理。在教學《林沖棒打洪教頭》一課時,于老師關注到“掃”字十分傳神,于是在關鍵處著力,引導學生思考文字背后的文化內涵。
師:既然洪教頭能夠爬起來走路,可見打得不重。如果稍微使點勁兒的話,小腿骨就被打斷了。從這個“掃”字看出林沖的為人怎么樣?這又是什么“讓”?誰想好了就在我耳旁說給我聽。
(師俯身讓學生在自己耳旁小聲說,一連聽了五六個人說)
師: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說對的。再默讀、思考。
(默讀之后,師俯身問一生:“這叫什么‘讓?小聲告訴我?!鄙Z。師甚為高興,叫生大聲說)
生:寬讓!
師:掌聲送給他?。ㄉ恼疲┻@是寬讓!同學們,忍讓很難,寬讓更是難上加難。寬讓,需要高尚的道德。沒有高尚道德的人很難做到這一點。所以我們說林沖是真男子,真英雄,真好漢。盡管洪教頭盛氣凌人,目空一切;盡管洪教頭把他罵得狗血噴頭、照死里打,林沖還是手下留情,放他一馬。這就是林沖。為什么人們如此推崇林沖?為什么“讓”是一種高尚的道德?讀了《論語》中的一段話你們就知道了。(投影:子禽問于子貢日:“夫子至于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保?/p>
師:孔子有五大美德——溫、良、恭、儉、讓,他溫和、善良,做事認真、生活儉樸、襟懷寬廣。溫、良、恭、儉、讓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一個“讓”字在林沖的身上體現得非常充分。這才是林沖高于他人之處。
五年級的孩子對是非已經有了分辨能力,老師引經據典,就可以讓學生在明白道理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這就是育人。
又如,在現實生活中滲透環(huán)保教育。隨著工業(yè)化進程加快,環(huán)境問題越來越嚴峻,環(huán)保教育不是語文老師的應有職責,但是語文老師也應從學科特點出發(fā)滲透環(huán)保教育,在孩子內心深處種下環(huán)保的種子。《天鵝的故事》是一篇很感人的課文,于老師在教學時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去思考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
師:會讀書的人會把一件事讀成一句話。誰能把本文的一件事讀成一句話?要簡潔。
生:天鵝破冰求食。
師:還可以更簡潔。
生:天鵝破冰。
師:對,還可以概括成一副對聯。(投影出示:老天鵝身先士卒破冰,眾天鵝奮力相助成功)
師:為什么斯杰潘老人放下了獵槍?用一句話寫下來。
生:他被天鵝們齊心協(xié)力(團結一心、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感動。
師:還有不一樣的聲音嗎?
生:斯杰潘老人明白了要愛護鳥兒、保護鳥兒。
師:有點意思,但是沒說準。
生:他被天鵝們齊心協(xié)力的精神所感動,明白了要珍惜生命,保護鳥類。
師:對,如果學了這篇課文,僅僅認識到團結齊心是遠遠不夠的。(投影出示:生命,生命!敬畏生命)
(生齊讀)
師: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投影出示:動物求生皆心切,人類何忍斃其命)
(生齊讀)
師:動物也有求生的欲望,人類啊,不要傷害它們!
在這個教學片段中,于老師沒有任何說教,一切教育都是在與學生閱讀交流中完成的。
(于永正著《于永正經典課例評析(高年級閱讀教學卷)》,語文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