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君
今年是戊戌年,是唐朝建立1400周年,本文是過年后寫的第一篇文章,找個喜氣點的題目,與大家談談唐朝的狀元,以及他們的詩歌。
明清兩代科舉制度健全,三年一大比,全國才出一個狀元,真是風光無限。唐朝剛開始玩科舉,沒有經(jīng)驗,制度不規(guī)范,記錄也不完全。狀元的名稱是已經(jīng)有了,但更通行的是省元、榜首、狀頭之類稱呼。唐立國289年,第一年五月方開國,其后有22年不貢舉,還有一年是乾封二年(667),科是開了,但覺考卷不理想,一個沒取。也有意外的驚喜,有七年開了兩榜,西京、東都分開考。這樣一算,唐朝進士實際開了272榜。留下一榜完整進士名單的,只有貞元八年(792)、會昌三年(843)和乾寧二年(895)三榜,其他各榜或存一二人至十來人不等,一人無存者有幾十榜。本來唐人是做過《登科記》的,宋以后亡失了,從清人徐松《登科記考》到今人孟二冬《登科記考補正》,盡了極大努力,方得有個大體輪廓。本人也出過力,因而得知端末。272榜有多少狀元留下名字呢?讓我數(shù)一數(shù),共136人,恰好得其半數(shù),很大一部分存下名字,是因為宋元人談唐詩人時稱他為某人榜進士,或者見于明人那部不盡可靠的《玉芝堂談薈》,本人事跡全無可考,很遺憾。這136名狀元有詩存世的,僅有33人。
唐朝科舉主要分三塊,一是明經(jīng),考對經(jīng)義的熟悉程度;二是進士,考文學才華;三是制科,考實際辦事能力及對重大時政的看法。進士科考試方式,也曾有過摸索,大約在武后后期確定一詩一賦的格局。詩有固定格式,即是五言六韻的近體詩,賦則規(guī)定字數(shù)和押韻,到后期多換八韻,后世稱為律賦。詩賦的題目則取自經(jīng)史與時政,有很大的靈活性。換句話說,省試詩每首就是六十個字,但在這六十個字中,則要看你對經(jīng)史的熟悉程度,以及審題發(fā)揮的能力,很不容易做好。唐代狀元們斬獲榜首的作品,現(xiàn)在能夠見到的有崔曙、李岑、黎逢、丁澤、李程、陳諷、賈棱、武翊黃、李肱、盧肇、鄭洪業(yè)、陸扆等人的十多篇,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李肱《霓裳羽衣曲》,但就全部唐代省試詩來說,則以錢起《湘靈鼓瑟》為最有名。我愿先就這兩首詩來談唐代進士之遴選。
錢起是天寶十載(751)進士第六名,狀元是李巨卿。這時錢起已經(jīng)年近四十,與王維及其友人有較多交往。詩題《湘靈鼓瑟》,源自《楚辭·遠游》:“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睂忌鷣碚f,既要知道題目之來源,又要理解原作所表達楚辭作者幽怨無訴,奮而遠行時的文化環(huán)境與特定氛圍,再敷述為詩篇。錢起詩是:“善鼓云和瑟,常聞帝子靈。馮夷空自舞,楚客不堪聽。苦調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蒼梧來怨慕,白芷動芳馨。流水傳瀟浦,悲風過洞庭。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毕骒`指湘水之神,首二句就寫其以善鼓瑟而廣為世知。“云和”語出《周禮·春官》“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不是率爾之言。接下來幾句,都是一句寫瑟音之清妙,一句寫聽者心緒之悲苦,緊扣《遠游》原作之氛圍,抒寫作者自己的理解。曲終是鼓瑟之終結,楚辭作者已遠去,湘靈不見了,屈子也走遠了,只有江上數(shù)峰,獨對殘陽,可以相信樂曲還回翔在山水之間,也可以是曲終的靜穆,給人無限的遐想。省試詩不容易寫好的原因是你必須扣題,無法自由馳騁想象,更不能生造原典沒有的環(huán)節(jié)。與錢起同時得第者另還存四篇,都按此路徑寫作,但多索漠無神,錢起此首則如得神助,應試之作能寫得如抒情寫景詩般之靈動,似乎得江山神巫之助。難怪此詩流傳后,即有他赴試前月夜獨吟,得鬼謠相助之傳說。當然,此詩有一小瑕疵,即出現(xiàn)了兩個“不”字,違反了近體詩盡量不重字的習俗。中晚唐對此曾有討論,不認為有損成就。
李肱是唐宗室,也就是皇帝的遠親,他在文宗開成二年(837)狀元及第,詩題《霓裳羽衣曲》,是玄宗時著名的舞曲,考官希望借此表達對開天盛世的向往,還附帶一個要求,是“齊梁格”,即不要嚴格粘對的近體詩。李肱詩云:“開元太平時,萬國賀豐歲。梨園獻舊曲,玉座流新制。鳳管遞參差,霞衣競搖曳。宴罷水殿空,輦余春草細。蓬壺事已久,仙樂功無替。誰肯聽遺音,圣明知善繼?!痹娨夂軙詴常词讓戦_元盛世,次二句寫梨園與皇家共同完成新曲的制作,再次寫歌舞的演奏,最后寫到往事之余音不廢,當今圣明當可繼承盛世偉業(yè)??梢哉f既扣題,有文采,思往事,更頌今。且用省試詩中很少見的仄韻寫成,各韻之間或粘或不粘,以契合“齊梁格”的要求。更難得的是,文宗在前一年挑選主考官時,特別說到宗室子弟大多浮華,要著意挑選有真實才學之人??脊俑咤|心領神會,認為李肱此詩“詞韻既好,人才俱美”,“雖使何遜復生,亦不能過”,文宗也加激賞。可惜李肱僅存此一篇,后來官至岳、齊二州刺史,沒有大的成就。
唐代進士科雖然年年都考,但每年參考進士多達數(shù)千人,能夠出線者每年僅二三十人,許多人都久困科場,艱難備嘗,一旦及第,真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暢快,更何況高居榜首。盧肇是會昌三年(843)狀元,此前他在科場至少困厄近二十年,幸虧李德裕主政,拔擢寒素,起用年近八十的老詩人王起主持貢舉,將來自南方袁州的盧肇定為狀元。他的心情有幾種層次的表達。在同年聚會祝賀主司放榜詩中,他說:“嵩高降德為時生,洪筆三題造化名。”是說王起高壽,為時代而主造化,后者指造就人才。最后說“明日定知同相印”,認為恩主將會做宰相。這些都是場面話。送落第者歸鄉(xiāng),更要保留分寸。《及第后送潘圖歸宜春》:“三載皇都恨食貧,北溟今日化窮鱗。青云乍喜逢知己,白社猶悲送故人。對酒共驚千里別,看花自感一枝春。君歸為說龍門事,雷雨初生電繞身。”自己的意外之喜,以及對友人落第的安慰,表達都很有分寸。待回到故鄉(xiāng),想到赴考時遭到的冷落,及地方刺史前倨后恭的冷熱臉,他再無保留,借觀賽龍舟的話題,寫道:“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彼^及第如跳龍門,自己的自負一直沒有人相信,現(xiàn)在奪得了錦標,終于可以一出多年惡氣了。兩年后的會昌五年,狀元又是來自袁州的易重,且過程有些曲折,即先定張第一,易重第二,有些糾紛,武宗讓白敏中再定去留,改為易重第一。易重有《寄宜陽兄弟》詩:“六年雁序恨分離,詔下今朝遇已知。上國皇風初喜日,御階恩渥屬身時。內庭再考稱文異,圣主宣名獎藝奇。故里仙才若相問,一春攀得兩重枝?!比刖囈呀?jīng)離鄉(xiāng)六年,自己的考試也經(jīng)歷了從禮部到內廷復試的曲折,所幸一切順利,“一春攀得兩重枝”更屬意外之喜。《全唐詩》存易重詩僅此一首。今貴州大學教授易聞曉據(jù)說就是易重的后人,他家族所傳《五鹽易氏宗譜》中還有一首《中秋》:“去歲今宵醉似泥,今年對月獨眠遲。人間共挹金波爽,天上誰將玉笛吹。黃道星辰環(huán)北極,青冥風露洗南陲。銀橋試問乘鸞女,仙桂誰攀第一枝?”似為多年后作,還津津樂道于折桂登頂?shù)挠鋹偂?/p>
長居京城的進士,多年落魄,貧寒者或困守寒村,富有者不免流連狹斜。一旦高中,各有悲喜故事。鄭合敬是乾符二年(875)狀元,及第后仍宿平康里妓院,且留詩云:“春來無處不閑行,楚潤相看別有情。好是五更殘酒醒,時時聞喚狀元聲?!薄侗崩镏尽份d“楚兒,字潤娘,素為三曲之尤”,楚潤似為一人,《唐摭言》卷三則作“楚娘、閏娘,妓之尤者”,則為二人。以鄭詩看,似以二人為是。他似乎很迷戀這樣的生活,徹夜飲酒,在沉醉中聽妓女殷殷呼喚狀元,人生得意就該如此吧!開成三年(838)狀元裴思謙因為打通大宦官仇士良的關節(jié)而及第,寫了紅箋名紙十數(shù)份散發(fā),然后夜宿平康里。興奮之余,用妓女的語氣作詩一首:“銀斜背解鳴珰,小語偷聲賀玉郎。從此不知蘭麝貴,夜來新惹桂枝香?!焙髢删涫钦f進士及第稱折桂,得近狀元而沾了香氣,再好的化妝品也可以不用了?!度圃姟反嗽娪质掌娇导讼拢钦`收。
后世說“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有這段經(jīng)歷的是元和十五年(820)狀元盧儲。他在赴考期間,曾造訪古文家李翱。李翱以禮接待,將他的投文放于幾案間,即外出視事。李翱長女年方及笄,見到文卷,驚嘆:“此人必為狀頭?!崩畎考催x盧為婿。盧即赴京,果中魁元?!安胚^關試,徑赴嘉禮”,馬上成親。盧有《催妝》詩說:“昔年將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許狀頭。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碧拼樗?,迎親過程中有許多繁文縟節(jié),有文學的新人更會寫許多打趣的詩歌,如同敦煌所出《下女夫詞》所載那樣。盧儲稱新娘為“第一仙人”,說因為你的吉言,我果然高中榜首。今天終于迎娶新人。你還是隆重打扮趕快從妝樓下來吧。喜悅之情,溢于言表。盧儲詩僅存兩首,另一首《迎內子題庭花》:“芍藥斬新栽,當庭數(shù)朵開。東風與拘束,留待細君來?!闭f庭園里的芍藥花僅開數(shù)朵,一定是東風管得嚴格,要太太來后才盡開。佳人既識才子于婚前,婚后感情也是很甜蜜的。
但凡狀元及第,總會帶來社會知名度,并為今后的仕途帶來光明前途。今知狀元曾主持貢舉者,有李昂、常袞、李程、柳璟、鄭顥等人。從當年的掄選魁元,到多年后決定他人命運,內心世界是極其復雜的。舉一位知貢舉者的詩來說:“獨坐貢闈里,愁多芳草生。仙翁昨日事,應見此時情?!蹦敲炊嗫忌?,優(yōu)秀的很多,誰去誰留,不僅關乎考生的命運,也賭上知舉者的名聲,這位老兄撓悶至極,說自己的愁緒恰如無邊芳草,不知如何抉擇,只能寫詩向前輩請教,你去年怎么辦的?這首詩的作者,有呂渭與劉太真兩說,二人都不是狀元,這里僅舉例而已。狀元知舉,有成功者。如柳璟,為寶歷元年(825)狀元,于會昌元年(841)、二年(842)兩知貢舉;鄭顥,是柳璟會昌二年所取狀元,于大中十年(856)、十三年(859)兩知禮部貢舉,兩人皆獎拔人才,時稱得人。但也有鬧出亂子來的,如李昂,是開元二年(714)狀元,以考功員外郎知二十四年(726)貢舉。他辦事認真,秉性剛急,眼中揉不得沙子。他召集考生,說文章好壞,我會秉持“至公”的態(tài)度來取舍,誰也不準找人托關系。偏偏他舅舅不識好歹,因與進士李權鄰居,向李昂進言。李昂大怒,再集貢士數(shù)落李權的過失,還將李權的疵點張貼通衢,以加羞辱。李權憤而開撕,當眾責問李昂:“執(zhí)事雅什,可否商榷?”“有何不可!”“耳臨清渭洗,心向白云閑。豈執(zhí)事辭乎?”李昂答:“然?!崩顧嗍钩鎏托囊粨簦骸拔籼茍蛩サ?,厭倦天下,將禪許由,由惡聞,故洗耳。今天子春秋鼎盛,不揖讓于足下,而洗耳何哉?”李昂原詩不存,估計是詠史之作,借歌頌許由表達自己與世無爭的人生態(tài)度。李權借題發(fā)揮,說堯之晚年,厭倦政事,因而欲讓位于許由,許由高尚隱逸,覺此語玷污了自己的人格,有清渭洗耳的故事。李權責問,當今皇上年不及五十,從未要讓位于足下,你干嘛洗耳?意思是你有不臣之心。問題嚴重了,李昂訴于宰相,將李權下獄了事。宰相覺得考功員外郎官位低,威權不夠,確定此后改由禮部侍郎知舉。這是唐代科舉史上的重大轉折點,李昂的狷急留下笑柄,提升了科舉層級則屬無心插柳。
狀元做到宰相的,有常袞、齊映、李固言、李程、孔緯、孫偓、陸扆等不足十人,建樹也很有限。常袞是肅代間有名的文人,長于制誥,但政事能力很有限,時人有“常無分別元好錢”來譏諷兩位宰相之不稱職。特別的倒是孫偓,本是風流才子,登第前經(jīng)常出入北里,從宦多年,亂中盡了人力,世變以后,謝絕征辟,棲心云水,耽信釋道,受道箓于杜光庭,亦通曉禪理。他有詩致杜光庭:“我行同范蠡,師舉效浮丘?!薄端胃呱畟鳌肪砣痄浰浤显郎u詩:“窠居過后更何人,傳得如來法印真。昨日祝融峰下見,草衣便是雪山身?!笨梢娝娜松x擇與體悟。還可以說到的是,晚唐甘露事變的關鍵人物李訓,本名仲言,是長慶二年(822)狀元,他與鄭注謀欲誅除宦官,事敗而蒙大逆之罪名,詩文很少傳世。近年出土他為母親所寫墓志,可以看到他的真實一面。
唐代狀元有較多詩歌傳世者,有王維、崔曙、楊憑、楊凝、張又新、盧肇、裴說等人,以下略作介紹。
就詩歌成就來說,首屈一指的無疑是王維。他是開元九年(721)狀元,當時年紀剛過二十,當然是少年得志。他是盛唐最偉大的詩人,科場的這段經(jīng)
歷他似乎也很少提起。這里只是要指出,李白、杜甫當然曾不屑或挫敗于科場,王維則曾有風光的這段經(jīng)歷,時代似乎并沒有特別地為難他們,世俗的一時得失也無法框定他們的偉大人生。
崔曙大約是唐代狀元最晦氣的一位。他是開元二十六年(738)狀頭,試題是《明堂火珠》。明堂是武后在東都所建之宏偉建筑,據(jù)說高三百尺,剛建成就遭火焚。再建,到開元間已頗毀撤,惟堂頂金火珠望之赫然。崔曙詩云:“正位開重屋,凌空出火珠。夜來雙月滿,曙后一星孤。天凈光難滅,云生望欲無。遙知太平代,國寶在名都。”這時試詩還無定格,因是四韻?!耙箒怼眱删涫菍憣嵑镁?。說晚間火珠與明月相映共輝,天亮后則僅有前者一星孤照。問題在于,崔曙登第后次年就去世了,且留下一女小名星星,因而世人認為此詩一語成讖。撇開這些不說,崔曙是盛唐的重要作者,殷璠《河岳英靈集》稱其詩“言辭款要,情興悲涼,送別、登樓,俱堪下淚”??上魇赖浼嫫湓妰H十四首,近年日本發(fā)現(xiàn)一首佚詩《宛丘李明府廳黃雀吟》:“鳴琴作宰訟庭空,賀雀因巢廨宇中。決起不離當砌樹,歸飛時逐傍簾風。場邊啄粟寧堪比,篋里銜花僅欲同。會取玉環(huán)來報德,今君四代為五公?!币姟稌瓴考o要》五一號住吉朋彥《伏見宮舊藏雜鈔卷一四》。
大歷九年(774)狀元楊憑,與十三年(778)狀元楊凝,是親兄弟,也是唐代唯一的兄弟狀元。他們的父親是醴泉尉楊成名,地位并不高,還有一子楊凌于大歷十一年(776)登進士第,一門三甲,時稱三楊,實在難得。其中楊凌娶韋應物長女為妻,楊憑女更適柳宗元為妻,姻親關系形成中唐特別的文學集團。韋、柳為詩皆學陶淵明,因各人性情和經(jīng)歷不同而自成面貌。三楊很可惜,本人的詩文集都沒有流傳后世,僅因令狐楚《御覽詩》的選取而各有一些詩保存?!队[詩》是選給皇帝看的,多是平和溫厚的作品,個性不太張揚,這必然影響到今日對三楊詩的認識。錄兩首吧。楊憑《竇洛陽見簡篇章偶贈絕句》:“直用天才眾卻瞋,應欺李杜久為塵。南荒不死中華老,別玉翻同西國人?!贝嗽妼懹谠推吣辏?12),是最早幾首李杜并提詩之一。此前楊憑坐事貶嶺南,詩傳達他的自負與自信。楊凝《送別》:“春愁不盡別愁來,舊淚猶長新淚催。相思倘寄相思字,君到揚州揚子回?!贝嗽娞貏e處是每句都有重字,但詩意仍很流暢。
元和九年(814)狀元張又新是小說家張的曾孫,到他父親張薦官至工部侍郎,已成顯宦。他也創(chuàng)造了新的紀錄,即京兆解為解頭,進士試為狀頭,制科為敕頭,因而有“張三頭”之譽。他在政治上名聲不佳,但卻是難得的品茶家,所作《煎茶水記》,對天下泡茶最好的水作了排名。今人所知廬山康王谷水簾水為天下第一,無錫惠山寺水為第二,即源自這篇大作。他的詩存三十首左右,最著名的有三組?!侗臼略姟氛f他風流好色,有二詩為證。在酒席上讓迷戀舊妓唱新作:“云雨分飛二十年,當時求夢不曾眠。今來頭白重相見,還上襄王玳瑁筵?!比⑵薏豢《性姡骸澳档ひ欢渲鼻Ы穑瑢⒅^從來色最深。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此其一。曾任溫州刺史,作短句詠地方山水,可能有百首之多,開宋以后某地百詠之先聲。此其二。近年先后發(fā)現(xiàn)兩首他在廬山留下的佚詩,有《謝廬山僧寄谷簾水》:“消渴茂陵客,甘涼廬阜泉。瀉從千仞石,寄逐九江船。竹柜新茶出,銅鐺活火煎。育花浮晚菊,沸沫響秋蟬。啜憶吳僧共,傾宜越碗圓。氣清寧怕睡,骨健欲成仙。吏役尋無暇,詩情得有緣。深疑嘗沆瀣,猶欠聽潺湲。迢遞康王谷,塵埃陸羽篇。何當結茅屋,長在水簾前?!焙茈y得與飲茶品水有關。此其三。
還要說到盧肇。他是袁州(今江西宜春)人,袁州地處湘、贛之間,隋唐之間方設州,經(jīng)濟文化都不算發(fā)達。但安史亂后中原士人紛紛南奔,到中唐后已風氣丕變,據(jù)說特別在韓愈元和十四年(819)短暫任刺史以后,極大地帶動了袁州士人的向學之心。唐末劉松編《宜陽集》六卷,“集其州天寶以后詩四百七十篇”。盧肇存集有《文標集》,收詩主要來自《宜陽集》,成就不能說很高。倒是他的大賦《海潮賦》,不僅具文學價值,且具科學意義。
裴說是唐亡前一年即天祐三年(906)的狀元,那時國勢已非,詩人一生可用他自己的詩“避亂一身多”來概括。他有一首《題懷素臺歌》,起手就說“我呼古人名,鬼神側耳聽。杜甫李白與懷素,文星酒星草書星”,懷抱對偉大時代與偉大藝術的向往,但“我來恨不已,爭得青天化為一張紙”,雖有理想,畢竟時代已變。他有一首歌行《寄邊衣》,《后山詩話》贊為“尤詼詭也”,是唐詩最后的遺響。
還有一位崔昭緯,是中和三年(883)狀元,本人存詩不多,但王國維曾懷疑《花間集》所收薛昭蘊與他應是同一人,我也贊同,但至今沒有可以定讞的鐵證,只好闕疑吧。
本文有關唐代科舉與狀元的資料,全部參照孟二冬教授《登科記考補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年版)。我與孟教授交往不深,印象中僅見過兩次。一次是1999年末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古籍閱覽室,我去查明刻《姓氏遙華》,他在查唐人登科文獻,僅稍作寒暄。第二次見面是2003年1月末在東京大學,他在那里客座任教即將結束,我受邀作《二十四詩品》真?zhèn)蔚闹v座,承他奉陪半日,因有較多交談。《登科記考補正》出版后,他簽名遠寄給我,一直想寫書評而不果。倏忽他去世已近十二年,據(jù)他所贈書寫成本文,不覺悵然傷感。本文雖為率爾之談,但所涉文獻之豐沛復雜,讀者當不難體會。學術基礎研究,應得到尊重。
(作者單位:復旦大學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