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鄭莉穎
滕王閣
在這里,王勃寫下流芳百世的“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余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則是韓愈在《新修滕王閣記》中對其的贊頌。歷朝歷代文人騷客和詩詠詞絡繹不絕,滕王閣也便為后人所熟知,成為當代一大經典。
作為“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滕王閣與湖北省的黃鶴樓、湖南省的岳陽樓齊名。它始建于唐朝永徽年間,因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嬰而得名,后屢廢屢建,在多達29次重建之后,仍屹立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的贛江東岸。
閣,樓也;樓,重房也。從源遠流長的歷史來看,樓閣是中國古代的一大類傳統(tǒng),多為兩層或兩層以上建筑,且以木質結構為主。
滕王閣被譽為中國古典建筑的巔峰之作,是南方地區(qū)現存的唯一一座皇家建筑。它是風水建筑的代表,是古代皇權文化的體現,在中國建筑史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在古代,它常被人看作吉祥風水建筑,有古謠“藤斷葫蘆剪,塔圮豫章殘”為證。古謠大意為:滕王閣與繩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與寶藏都將流失,城市亦將敗落,不復繁榮昌盛。這點也恰好為傳統(tǒng)習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風水建筑相輔提供了佐證。
自唐代建成后,歷經宋、元、明、清,滕王閣興廢難計,據不完全統(tǒng)計已達29次。因朝代更替,文化習俗等多有變化,其建筑規(guī)制也不盡相同。其中,宋大觀二年,滕王閣因年久失修而塌毀,朝廷委派官員重建。唐宋建筑風格有一脈相承之態(tài),建成后的滕王閣相較唐代初始建筑,規(guī)制范圍擴大,并在主閣南北增設“壓江”“挹翠”二亭,正式形成以閣樓為主的建筑群。后經兵災人禍,滕王閣再難現宋代華麗堂皇形貌,也因此“宋代滕王閣”被冠以歷代之最。
今滕王閣沿用宋代形制,由古代建筑大師梁思成先生及其弟子莫宗江于1942年修建。依據宋宮廷畫作《滕王閣》,他們繪制出8幅計劃草圖并參照宋代李明仲的《營造法式》,設計了這座仿宋式的雄偉樓閣。
滕王閣主體建筑凈高為57.5米,建筑面積達1.3萬平方米。其下設12米的高臺座,象征著古代城墻,分兩級。臺座以上,主閣為“明三暗七”式格局,從外部看是3層回廊建筑,從內部觀卻增加了3個暗層及1個屋頂的設備層,與鸛雀樓有異曲同工之妙。閣樓的瓦件仿唐宋色彩,均采用碧色琉璃瓦,配以仿宋制的高3.5米的正脊鴟吻。勾頭、滴水采用特制瓦當,勾頭為“滕閣秋風”4字,滴水為“孤鶩”圖案。臺座之下,南北相通的兩個瓢形人工湖,湖中閣樓云影,與周邊環(huán)境相映成趣。此外還另有北湖之上的九曲風雨橋獨占一隅。
循南北兩道石級登臨,一級高臺經鋼筋混凝土筑體,花崗石打鑿踏步,墻體外貼金星青石。南北兩翼,碧瓦長廊,北起四角重檐“挹翠”亭,南至四角重檐“壓江”亭。兩亭與主閣輝映,正看似“山”,俯瞰如凌飛之勢的鯤鵬。站定臺級朝東望去,墻面鑲嵌石碑5塊:正中為8塊漢白玉橫拼而成的長卷式石碑,長10米,高1米外圍鑲瑪瑙紅大理石,形似一幅裝裱精美的巨卷。碑文題寫為隸書,載韓愈《新修滕王閣記》。觀其左側,花崗巖《竣工紀念石》及青石《重建滕王閣紀名》碑相繼排列,右側則為花崗石《奠基紀念石》及青石《滕王閣創(chuàng)建紀年》碑。
拾級而上,象征古代城墻的臺座共89級臺階,意味著新閣于1989年落成開放。高臺墻體及地坪均為花崗石,四周仿制宋代欄桿,古樸厚重,與瑰麗的主閣形成鮮明的對比。
高臺登閣可經3處入口,正東登石級經抱廈入閣,南北兩面則由高低廊入閣。抱廈前也值得駐足一覽。有青銅鑄造的“八怪”寶鼎,鼎座用漢白玉打制,鼎高2.5米左右,下部為三足古鼎,上部是一座攢尖寶頂圓亭式鼎蓋。此鼎乃仿北京大鐘寺“八怪”鼎而造,寓有金石永固之意。
觀主閣,色彩華麗。其梁枋彩畫采用宋式彩畫中的“碾玉裝”為主調,輔以“五彩遍裝”及“解綠結華裝”?!敖饩G結華裝”用于室內外斗拱,突出大紅基調,“碾玉裝”用于室內外所有梁枋各明間,“五彩遍裝”用于次間。抬頭望,天花板每層圖案各異,支條深綠色,大紅井口線,十字口梔子花。除此之外,椽子、望板沿用紅色調,柱子漆朱紅色,門窗則為紅木家具色。僅室外平坐欄桿以古銅色獨具一格。
亭梁
主閣一層檐下有4塊橫匾,正東為“瑰偉絕特”九龍匾,正西為“下臨無地”巨匾,南北的高低廊檐下分別為“襟江”“帶湖”二匾。走進大廳,撲入眼簾的是一幅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根據明朝《馬當神風送滕王閣》故事創(chuàng)作而成,浮雕采用時空合成的現代觀念,將不同時間、地點、人物、故事融合在同一個畫面,以傳統(tǒng)雕塑手法,并通過朦朧燈光的處理,營造幽遠迷人的意境。
一層西廳是閣中最大的廳堂,陳列一座滕王閣銅制模型,西梁枋正中掛有“西江第一樓”金匾,廳內丹柱上多懸掛名家手筆的楹聯(lián)。
二層是一個暗層,采光和通風均靠人工解決。此層的陳設體現的是“人杰”的主題。正廳的墻壁上,是大型壁畫《人杰圖》,描繪著自先秦至明未的江西歷代名人。正廳兩側設貴賓接待室和小會議室,進入西廳門楣上,橫掛“俊采星馳”金匾,與《人杰圖》渾然一體。
三層是一個回廊四繞的明層,也是閣中一個重要層次。在廊檐下有4幅巨型金字匾額,東為“江山入座”,西為“水天空霽”,南為“棟宿浦云”,北為“朝來爽氣”。東廳兩側陳列有“鑾駕”禮器,取材于“戟”“帷”等古儀仗。面北耳廳陳列以“物華天寶”著稱的江西工藝展品,北耳廳為一茶座,是閣中品茗、小憩之地。中廳屏壁為丙烯壁畫《臨川夢》,取材于湯顯祖在滕王閣排演《牡丹亭》的故事。
四層以“地靈”為主題。正廳墻壁現《地靈圖》,集中反映了江西名山大川自然景觀精華。西廳門楣上方懸掛“雄峙”金匾,西廳為“滕王閣竹刻楹聯(lián)堂”。
五層是最高的明層,是登高覽勝、披襟抒懷、以文會友的最佳處。廊檐下同設4塊金匾,正東為“東引甌越”,南為“南溟迥深”,西為“西控蠻荊”,北為“北辰高遠”。
六層是滕王閣的最高游覽層。其東、西重檐之間,高懸著蘇東坡手書“滕王閣”金匾各一塊。其內雖是一個暗層,但設計者將中廳南北角重檐間的墻體改成了花格窗,故光線極好,與明層無異。
登臨而上,層層風光,體會歷代文人思想的交織匯融,感受古香古色的建筑格局。傍依文墨書香,游人可在這座文化底蘊悠遠的古代圖書館中觀楚天遼闊,賞四時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