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旎
《詩經(jīng)》里頭,我最愛《王風(fēng)·君子于役》。
《王風(fēng)·君子于役》不似《關(guān)雎》《桃夭》這些膾炙人口的名篇,也沒有“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樣的傳世佳句。它只是一道平平淡淡的小菜,比不得那些玉盤珍饈。
可我仍舊鐘情于這素淡寡味的白菜豆腐。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夕陽灑落余暉,在山巔悄然隱退。一只歸雁嘶鳴著掠過天空。一農(nóng)家婦人,粗簡的衣飾,素凈的面容,在夕陽微風(fēng)下如畫般恬淡優(yōu)美。她得在夜色降臨前將牛羊趕下山。成群的牛羊進(jìn)入圈里,雞撲騰著回了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的勞作結(jié)束了。
村間的小路蜿蜒著爬上對頭的山坡,向青山外的遠(yuǎn)方綿延而去。幾只麻雀落在檐頭,嘰嘰喳喳,談?wù)撝宦仿眯械囊娐劇?/p>
她倚著門籬,呢喃道:“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良人在遠(yuǎn)方服役,如何能夠不想念?
黃昏,夕陽,是最能牽動人情思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惫诺牢黠L(fēng),老樹瘦馬,征人在天涯之外唱著相思之曲,一遍又一遍。字字含情,句句斷腸。每到太陽下山時,思念便如家鄉(xiāng)灶前裊裊升起的炊煙。征人想著故鄉(xiāng)的云,村前的橋,家里的雞鴨牛羊,想著眉間心上的那個她,心頭甜中帶澀。
像枝頭尚未成熟的青李。到那李子紅時節(jié),卿可否歸家?
“去年相送,余杭門外,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p>
但家里有個賢惠持家的美嬌娘,雞鴨牛羊肥膘,雙親也健朗。
可有孩童?
每每念起這首詩,便想起老家隔壁那戶人家的老婆婆。她時常在日暮時分搬把小竹椅坐在高高的門檻前,懷里抱著粉嘟嘟的小嬰孩,手里拿著一碗剛調(diào)好的米粉糊糊。小寶寶很乖,眨巴著圓圓的小眼睛,忽閃忽閃。老婆婆安安靜靜地喂著,遠(yuǎn)遠(yuǎn)地看去,還以為她在打瞌睡呢!
時光很慢,慢成“咿咿呀呀”的方言小調(diào)。淡然,穩(wěn)重。
思婦,還有那個老婆婆。
風(fēng)吹動她們的襟帶,在夕陽的親吻下閃著光,恰如其分,妥帖而又明亮。
人生如遠(yuǎn)役,營營眾生皆征夫。
可也有人在暮色將盡時,支起一盞燈,備好幾碟溫?zé)岬男〔耍饶銡w來,輕輕地喚一聲:“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點評
本文以“思?xì)w”為主旨統(tǒng)領(lǐng)全文,文筆優(yōu)美,十分具有畫面感。無論是《王風(fēng)·君子于役》中思婦對良人的無限眷戀,還是日暮西歸,老婆婆坐在門檻前喂小嬰兒時的淡然,在作者細(xì)膩的描繪下,都讓人仿佛身臨其境,并感受到那種深切的思念之情、思?xì)w之意,這也體現(xiàn)出了作者不俗的文學(xué)功底與豐富的想象力。此外,文章框架雖來源于《詩經(jīng)》,但內(nèi)容卻植根于生活,古今對照,是一篇感悟靈動、頗具現(xiàn)實意義的佳作。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高中版2018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