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亮
摘 要:互聯(lián)網(wǎng)和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加快了條形碼發(fā)展與應用的步伐。作為一種存儲和加密信息的方式,條形碼廣泛應用于商品交易、物流運輸、圖書管理等各方面,發(fā)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依照條形碼的分類,具體論述了不同條形碼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商品防偽包裝等領域的運用。
關鍵詞:條形碼;識別原理;防偽包裝
條形碼是由反射率差異大的黑條與白條,以一定的編碼原則在平面上排序,并以此表達特定字母或數(shù)字信息的一組圖形標識符。作為一項十分成熟的技術,其造價低廉、使用方便、防偽性高,在生活中使用非常廣泛,并在商品包裝防偽領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商品包裝防偽領域,我國最常用的是一維條形碼,即一組按一定規(guī)則排序的平行線條。但因其貯存信息容量小、保密性差的缺點,在其他領域應用還是十分有限。1987年,世界首個二維條形碼被發(fā)明,并在隨后的幾年被不斷改進。另外,許多特殊的條形碼也相繼問世,如三維條形碼、金屬條形碼等。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各種各樣的新式條形碼被發(fā)明,以滿足人民生活中對條形碼保密性和信息容量的需求。伴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和圖像識別技術的發(fā)展,二維碼技術在移動支付和國內外貿易中充當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一、一維條形碼
一維條形碼是一組按一定規(guī)則排序的黑條與白條,并通過其黑條白條反射率的差異,以達到表達特定信息的作用。其編碼方法主要是依靠特定設備識別黑條與白條的的排序,并將其轉化成計算機可識別的二進制或十進制的信息。依據(jù)條帶寬度的標準與否,可將其編碼分為模塊組合法及寬度調節(jié)法。模塊組合法使用的是標準寬度的黑條與白條來表示二進制的0與1,而寬度調節(jié)法則使用寬度具有一定比例黑條白條。
由于缺乏一定的信息容量與保密性,其在商品包裝防偽上應用十分有限,只能簡單的用于商品的識別鑒定。一維條形碼需要結合印刷技術、條形碼打印位置、水印等其他的防偽技術,才能實現(xiàn)一定的商品包裝防偽能力。
二、二維條形碼
二維條形碼是具有水平與豎直兩個方向上貯存加密信息能力的條形碼。較一維條形碼,其具有信息容量大、保密性強、編碼能力強、能進行自我錯誤檢測與糾正等優(yōu)點。二維條形碼根據(jù)編碼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堆疊二維碼和矩陣二維碼兩種。
近些年,隨著計算機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發(fā)展,二維碼在我國人民日常生活中充當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例如二維碼技術在移動支付中的應用,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商品交易需求,大大方便了人民的生活。目前,在商品包裝領域,二維碼的應用雖還不是很普遍,但其具有非常大的發(fā)展空間。
三、三維條形碼
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普及將世界帶入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人民對于在各方面應用廣泛的二維條形碼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尤其希望其在信息密度的增加上有更好的突破。顧名思義,三維條形碼就是二維條形碼在貯存方式上再增加一個維度產(chǎn)物。為了在單位面積上獲取更大信息容量,三維條形碼通過增加Z軸以獲得立體條形碼以及加入色彩獲得平面條形碼兩種主要的編碼方式來實現(xiàn)。
立體條形碼的技術較為復雜。從改變墨層的角度出發(fā),可以利用升級的印刷方式印制不同厚度的墨層來實現(xiàn)信息的表達。從改變載體的角度出發(fā),可以將條形碼依附的載體進行特殊處理,形成深淺不同的表面,以達到多維度信息貯存的目的。前者要求極高的印刷技術,且容易受到外界機械接觸的影響而導致信息的丟失,存在一定的缺陷。后者通過載體凹凸深淺的方式受環(huán)境影響小,且精度大,在實際應用中較為可行。目前立體條形碼技術還在研究階段,但因其高信息密度等巨大優(yōu)勢,今后其市場應用價值不可估量。
四、特殊條形碼
1.隱形條形碼
作為防偽行業(yè)最新的技術,較普通的條形碼,隱形條形碼具有既不破壞商品包裝又難以仿制獨特的優(yōu)勢。隱形條形碼,在保證一定的信息貯存能力和設備識別效果的前提下,通過多種手段將條形碼隱形,用于商品包裝、發(fā)票門票印制等方面可以達到非常好的防偽效果。隱形條形碼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式來實現(xiàn)。一,對已經(jīng)在載體表面印制的條形碼利用特殊的涂膜進行覆蓋,達到肉眼和非特定設備無法識別的目的。這種覆蓋式條形碼,存在有信息容量小、影響包裝整體美觀度的弊端,因而應用領域受限。二,對已印制的普通條形碼利用特殊的化學方法處理,達到非特定光波不能識別的效果。這種光化學處理式隱形條形碼具有非常好的隱藏效果,且不占用包裝空間,但其也存在制作成本較高不足之處。三,仍采用傳統(tǒng)的印制工藝,通過使用光學隱形的油墨以達到條形碼隱形的效果。這種隱形油墨式隱形條形碼具有和光化學式同樣良好的隱藏優(yōu)勢,且制作成本低廉、技術要求不高。但目前油墨的抗氧化能力不足,距離實際的廣泛利用還有一定的差距。
2.金屬條形碼
作為一種特殊的條形碼,其基本原理與普通條形碼相似,但其條碼的識別是通過電磁感應實現(xiàn)而非光學識別。金屬條碼是通過電鍍并覆蓋高分子薄膜形成的,其具有極強的抗外界干擾能力,耐酸耐堿、不受磁場干擾、抗氧化、使用壽命長。另外,由于運用電磁渦流的識別原理,其具有一定“隱形識別”的功能,不會因條碼表面受污受損而導致信息的缺失。金屬條形碼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問世以來,廣泛應用在商品交易、機械檢測和自動化管理系統(tǒng)中,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例如大型交通工具的產(chǎn)品識別、個人資產(chǎn)鑒定,和軍事設備、醫(yī)療藥品設備、電子產(chǎn)品的物流貯藏管理,以及重要證件的鑒別和管理。金屬條形碼以其獨特的優(yōu)勢,將在未來的物品識別與管理領域中起到更大的作用。
五、條形碼技術的應用前景
隨著我國國民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條形碼技術也在不斷的加以完善,并結合其他新興技術,提高其信息密度與保密能力?,F(xiàn)今,鑒于互聯(lián)網(wǎng)和圖像識別技術十分成熟的基礎,移動標簽技術也被廣泛地應用在生活各個方面。用戶可以使用智能移動終端掃描條形碼,獲取條碼圖像,并通過特定的解碼軟件,獲取被加密的信息。這種移動標簽技術在商品營銷和廣告宣傳具有極大的作用,可以將傳統(tǒng)的印刷技術與動態(tài)的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實現(xiàn)傳統(tǒng)印刷廣告與數(shù)字媒體的有機互動。另外,結合其他新興防偽技術,條形碼技術也將在制作防偽包裝、專利保護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
六、結語
自問世以來,條形碼作為一種非常實用的信息識別技術,在人民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在實際應用中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信息容量、保密能力、信息糾錯等性能不斷提升。在互聯(lián)網(wǎng)、物聯(lián)網(wǎng)技術飛速發(fā)展的當今世界,相信條形碼技術將會在日常生活中解決人民更多的實際需求,在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林涌.彩碼技術在產(chǎn)品防偽追溯中的應用研究[J].質量技術監(jiān)督研究,2017(05):48-50+57.
[2]李燕.二維條形碼技術在防偽標簽中的應用[J].通訊世界,2016(18):289-290.
[3]薛蓬,王達婭.二維條碼在商品防偽上的應用[J].科技信息,2009(33):427+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