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洪林
圖|張菡芝
姜智知道,父親手里有個小本子,老是鎖在柜子里,生怕他看見。
家里早就沒什么值錢的東西了。父親給奶奶治病,把錢全都花光了,還欠下一屁股債。
姜智考入高中,在學校里只待了兩個月,趁月底回家取伙食費,低頭告訴父親:“爸,我不想念書了,我想回家?guī)湍愀苫顑?!?/p>
父親立馬豎起眉毛瞪起眼珠子:“我不稀罕你幫我干活兒!咱們村里有幾個人能考進高中?你不念書哪成?你不用擔心學費和伙食費,爸就是出去借錢,也要供你念書!”
姜智躲開父親的目光,默默地背起書包,又走了30多里土路,重新回到學校。
村里人都知道姜家困難,時常接濟他們一些錢物,幫助他們渡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姜智的父親重感情,也好面子,村里誰家辦喪事,他就想法借錢去隨禮,趕上誰家辦喜事,他就不去借錢,別人隨禮拿現(xiàn)金,他就給人家打個欠條,寫上禮金的數(shù)目,紅著臉塞給人家。主人們都說,欠條就別寫了,你能來捧個人場就行。姜智的父親只好又紅著臉跟人家說:“我人場和錢場都不能差事兒。”
還剩一個多月就該考大學了,姜智又回家來取伙食費,父親叮囑他:“兒子,考個醫(yī)學院吧,將來好找工作,掙錢也容易。”姜智望著父親滿臉的皺紋跟他商量:“爸,我想考軍校,上學不用花錢。”父親扭過臉去,從懷里掏出幾張皺巴巴的紙幣遞給他:“你馬上就考大學了,多吃點兒,千萬別餓著自己?!?/p>
姜智接過錢,又默默地走回學校。
高考成績很快就出來了,姜智名列全校第三名,順利考入軍校。畢業(yè)后,他成為村里人人羨慕的軍官,平時省吃儉用,從不亂花一分錢。他知道父親手里有一個小本子,那里面肯定記了很多東西。他沒有勇氣翻看那個小本子,默默地把兩年積攢下來的錢都寄給了父親。
父親把一摞厚厚的鈔票小心翼翼地揣進衣兜里,又從柜子里取出小本子,小心翼翼地揣進另一個衣兜里,邁著輕盈的腳步走出家門。先來到村東頭的土丘頂上,向村里望了半晌,方才按照小本子上記載的名字,一家一戶地向村西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