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瑩 何 峰 李志剛 趙路靜
(天津市第四中心醫(yī)院急診科,天津 300140)
1.2納入標準 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入組前2 w內未服用治療心血管疾病藥物或對凝血系統(tǒng)存在影響的藥物。
1.3排除標準 ①合并心力衰竭;②慢性阻塞性肺疾??;③嚴重瓣膜性心臟病、嚴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④嚴重的甲狀腺、肝、腎或血液系統(tǒng)功能嚴重障礙者;⑤惡性腫瘤;⑥精神障礙;⑦難以溝通,資料不完整或中途退出者。
1.4內皮功能 收集所有受試者晨起空腹外周血,離心得血清,采用硝酸還原酶比色法檢測血清一氧化氮(NO);采用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清內皮素(ET)-1。試劑盒由上海圻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1.5心功能 采用ACUSONS20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德國西門子),檢測所有受試者左室舒張末內徑(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數(LVEF),所有參數為3個心動周期的均值。
1.6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5統(tǒng)計軟件進行t、χ2、F檢驗。
2.1各組內皮功能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AMI、UA、SAP、單支病變、雙支病變和多支病變組NO均顯著降低(P<0.05),ET-1均顯著增高(P<0.05)。NO:AMI
表2 各組內皮功能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1)P<0.05;與AMI組比較:2)P<0.05;與UA組比較:3)P<0.05;與單支病變組比較:4)P<0.05;與雙支病變組比較:5)P<0.05;6)對照組、AMI、UA、SAP組比較;7)對照組、單、雙、多支病變組比較;表3同
2.2各組心功能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AMI、UA、SAP、單支病變、雙支病變和多支病變組LVEDd明顯增高(P<0.05),LVEF明顯降低(P<0.05)。LVEDd:AMI>UA>SAP,單支病變<雙支病變<多支病變,LVEF:AMI
表3 各組心功能比較
本文結果顯示,隨著冠心病病變程度的增高,即急性發(fā)作及病變血管增高,ET-1明顯增高,同時NO明顯降低。ET是血管內皮細胞合成的主要縮血管因子,NO是血管內皮細胞合成的主要血管舒張因子。血管內皮是血管損傷和粥樣硬化危險因素最直接的靶點,當組織發(fā)生缺血、缺氧或酸中毒時,冠狀動脈內皮細胞首先受損,受損的內皮可激活凝血及纖溶系統(tǒng),導致許多活性因子釋放,如ET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增高,NO降低,進一步加重冠狀動脈內皮功能紊亂,ET反應性增加,冠狀動脈斑塊破裂,發(fā)展至ACS,進而進展至心肌梗死,直至猝死。研究發(fā)現:同時給予NO合成酶抑制劑,可導致使內皮依賴的血管擴張受限,減輕了NO在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中所起的保護性作用,導致冠心病發(fā)生發(fā)展〔6~8〕。楊瑗〔9〕和張清奇〔10〕給予ACS患者桂枝茯苓湯或血府逐瘀湯后,血漿ET-1降低,NO升高,患者癥狀明顯改善。冠心病臨床治療時可給予修復血管內皮功能,進而解除血管痙攣藥物的根本原因,可見,降低ET-1和(或)升高NO可作為治療ACS的靶向藥物研發(fā)思路。
LVEDd和LVEF是超聲心電圖評價冠心病心功能常用的指標,其中LVEF提示心臟的收縮功能,LVEF越低則提示心功能的損害,有助于預測心室重構。本文結果顯示,LVEF、LVEDd兩個心功能參數與病變程度密切相關,與文獻報道相似〔11~13〕。
4 參考文獻
1唐群中,張學頻,陳學智,等.丹參多酚酸鹽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對老年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血管內皮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5;23(5):282-5.
2莫合塔伯爾·莫 敏,李建平,張 巖,等.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左心室射血分數及心功能嚴重程度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5;23(5):246-53.
3段霄燕,任曉蘭,余建中.瑞舒伐他汀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介入后血管內皮功能、血清炎癥因子和預后的影響〔J〕.重慶醫(yī)學,2015;44(1):52-4.
4陳章強,洪 浪,王 洪,等.通心絡膠囊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治療后血小板活化和血管內皮功能及預后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1;31(4):487-91.
5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非ST段抬高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2;40(5):353-67.
6陸麗君.血清Periostin、VEGF及ET-1水平對高血壓患者頸動脈病變和心血管事件的預測價值〔J〕.重慶醫(yī)學,2017;46(18):2558-60.
7丁 強,刁奇志,楊懷宇.血清Periostin、VEGF、ET-1水平檢測在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病情評估的臨床價值研究〔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7;14(9):1297-9.
8韓戰(zhàn)營,何 冉,盧長青,等.依折麥布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對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血脂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13;21(12):1114-8.
9楊 瑗.桂枝茯苓湯加減輔助治療急性冠脈綜合征療效及對患者血清vWF和ET-1的影響〔J〕.四川中醫(yī),2017;35(8):85-7.
10張清奇.血府逐瘀湯聯(lián)合常規(guī)治療對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的療效及血清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和內皮素-1水平的影響〔J〕.中國藥師,2014;17(8):1360-2.
11李 井,劉玉潔,駱永娟,等.超聲三維斑點追蹤技術評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心功能的臨床研究〔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yī)學雜志,2017;9(4):449-51,455.
12張紅巖,李春峰,孫婷婷,等.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血運重建對心室重構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4;11(15):151-2.
13楊 峰,楊 玲,關思虞.組織多普勒Tei指數聯(lián)合血清sLOX-1評價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的心功能〔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3;27(1):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