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嬋
龍水鎮(zhèn),廣西桂林全州縣一個古老的鄉(xiāng)鎮(zhèn),有彎曲深幽的老街,臨街的門面窄窄,卻有厚重的木頭門,門上密密縱橫的劃痕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老街的路面是大片大片的青石板,被層層疊疊的腳步及歲月的風(fēng)雨磨蝕得潔凈光滑。煙雨迷濛的日子里,走在濕漉漉的石板路上,看兩邊白墻黑瓦的老房子在江南的細雨中沉默,如同面對一幅雅致而意境深遠的水墨畫,卻是最最真實的煙雨江南。作為稻香禾美,灌溉便利之地,龍水當(dāng)然還是一個富裕的鄉(xiāng)鎮(zhèn)。平坦的新大街,櫛次鱗比的小樓房。街上人流如織,市聲繁榮……離開龍水已近二十年,在龍水度過的那段日子卻始終珍藏在記憶里。一個不經(jīng)意的動作,一次偶然的回眸,一個突然撲入眼簾的場景,都會讓我想起過去,想起那個親切的小鎮(zhèn)和那段茶香醉人的日子。
大學(xué)畢業(yè)以后,我到龍水法庭工作,那是我心儀已久的地方——我早已耳聞龍水鎮(zhèn)一個名符其實的魚米之鄉(xiāng)。龍水盛產(chǎn)的肉質(zhì)細嫩的禾花魚,曾作為皇室貢品,見證了南北風(fēng)土人情,也讓龍水鎮(zhèn)盛名遠揚。小鎮(zhèn)邊上的風(fēng)雨橋,歷經(jīng)千年滄桑,被修葺一新后,安然地守候在小鎮(zhèn)一端,見證了小鎮(zhèn)與生俱來的優(yōu)雅與繁榮。它為鄉(xiāng)民遮風(fēng)擋雨,也引得遠方游人流連忘返。還有龍水的姜茶,它僅以生姜、茶葉及鹽為作料,取材方便,簡簡單單,細細品來,卻自有一縷濃香,一股甘甜,一份溫暖。如果說龍水的禾花魚和風(fēng)雨橋是盛名在外的大家閨秀,那么龍水姜茶便是溫婉嫻靜的小家碧玉,她安靜地滋潤著龍水人的生活,不張不揚,卻散發(fā)著生命的鮮活。它是龍水人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平凡日子里的一抹亮色,是繁忙生活中的悠閑點綴。
曾經(jīng)的龍水法庭靜立在小鎮(zhèn)黑瓦白墻的民居間。我們晨聞雞鳴而起,暮見炊煙而歇,日子如河水般靜靜地流淌,波瀾不驚。每一個初入社會、來到陌生地方的年輕人,都會有一段惶惑與不適的日子吧。尤其是傍晚時分,一切忙碌與喧囂隨夕陽漸漸隱去,獨立陽臺,看晚霞滿天,會無意識地生出滿腹悵然,因為形單影只,因為遠離家人……鄰居大媽胖胖的,似乎一刻也沒停止過忙碌。我在陽臺上往下望,她們一家的生活情景便盡收眼底。我見她淘米、洗菜、提水……她家廚房門口的壓水井咿咿呀呀地響個不停。她偶爾一抬頭,我們目光相遇,兩個人笑笑,也沒有什么話說。大媽的笑容很溫暖,我想我的笑容一定是落寞的。一天傍晚,鄰居大媽熱情地邀我去她家里喝姜茶。反正也是閑著,我毫不猶豫地下樓去。進屋后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屋里已坐了幾個同齡人,都是小鎮(zhèn)上不同單位的年輕人。一鍋熱氣騰騰的姜茶,彌補了因陌生而產(chǎn)生的距離。我和她們談笑甚歡,心里沉積的憂愁一掃而光。鄰居大媽心靈手巧,更因為有了愛心做佐料,她端上來的姜茶就有了一種特別的香味,是那種把最真摯的感情融在茶里的難忘的滋味。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香味,只能用心品味,慢慢體會。聰明而善良的大媽以姜茶為媒,巧妙地將我領(lǐng)入社會,我在姜茶的濃香和溫暖中順利地適應(yīng)并熟悉了那個陌生的環(huán)境。時隔多年,我耳邊依然回響著大媽那溫和的聲音:“小姑娘一個人離家在外,空閑時要多出來走走,別老一個人悶在屋里……”一杯暖暖的姜茶,讓我體會到了最純樸最自然的關(guān)愛。
細細想來,其實姜茶在童年時就與我結(jié)緣了。那時的姜茶是外婆做的。每天早晨,外婆做飯前總要額外煮一鍋姜茶。生姜用刀拍拍松放在鍋里煮,水開后擱點茶葉,撒點鹽,滾幾滾,然后就燜至一邊。早起的外公荷鋤從田間地頭回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接過外婆遞過的香味濃郁的姜茶美美地喝上一碗。那時年少不更事,更不知品茶如同咀嚼人生滋味,不懂得平常農(nóng)家的幸福其實就蘊含在那些平平淡淡的小事間,但是外公的舒心與愜意,卻成了我腦海里最美好的畫面,它一直溫暖著我整個童年。每天早晨我就用這種姜茶泡了飯,津津有味地吃了,再高高興興地上學(xué)去。不知道外婆喝了茶沒有,我竟然忘記了。也許,她總要等我和外公喝好吃好,再將就著吃一點喝一點吧。我的外婆,我的母親都是這樣過日子的。我對姜茶那種咸香滋味的喜歡,似乎是與生俱來。小時候,我喝姜茶就不知道“辭杯”,一杯接一杯地喝,以至于外婆戲稱我為“茶鍋奶奶”,守著茶鍋不愿意離開,也許是茶癡的意思吧。長大后,我仍然頑強地保持著這一嗜好,對姜茶的咸香滋味絲毫不減,甚至與時俱進。
到小鎮(zhèn)后,我發(fā)現(xiàn)這里的姜茶與我記憶中的相去甚遠。外婆的姜茶只能算是簡易版的,龍水的姜茶才是名符其實,也讓我眼界大開。在龍水,剁姜茶有些復(fù)雜,特別講究火候。茶鍋是特制的,淺圓,厚,沉,跟直徑十六公分的平底鍋有些類似,但邊沿有一個突出的“嘴”。茶鍋在火上燒熱了,丟幾塊生姜進去,加粗鹽(據(jù)說加粗鹽后生姜不會從鍋里跳出來),用一個也是特制的L形木頭將生姜敲碎,越碎越好。熟練的人敲起來響聲輕快均勻,是一首旋律優(yōu)美、節(jié)奏流暢的曲子。不熟練的人敲起來時輕時重,生姜四下飛濺(放了粗鹽也不管用),狼狽不已。生姜敲碎后要往鍋里放一點食油,既避免粘鍋,也增加香味。聞到生姜有些許焦味時放清水。熱鍋遇了清水“嗤”地一聲輕響,一股白煙升起,香味隨之溢出。一會兒,鍋里就滾開了花。加茶葉,再滾幾滾就可以了。熱騰騰的姜茶倒在潔凈的白瓷小碗里,茶色金黃,濃香撲鼻,是真正的“玉碗盛來琥珀色”!這樣剁出來的姜茶非常好喝,咸香之中有如絲如縷的綿甜,喝完后有余香在齒唇間久久縈繞,讓人回味無窮。據(jù)說,非土生土長的龍水人剁不出這般好茶來。當(dāng)然,那些從外鄉(xiāng)嫁過來的小媳婦們耳聞目濡、潛移默化久了,也會練就一手好功夫。生姜、茶葉和鹽剁出來的是原味姜茶,也是姜茶最基本的作料,不能少的,在此基礎(chǔ)上,添加不同的配料,可剁出不同風(fēng)味的姜茶。最常見的是加吳茱萸,香味獨特濃郁,驅(qū)寒效果特別好,是預(yù)防感冒的美味。有人加綠豆,中和了姜茶的熱性,增添了姜茶的厚重質(zhì)感和粉糯口感,別有一番滋味。還有人加香菇,茹香、茶香與姜香齊齊散發(fā),相得益彰,讓人欲罷不能,忘了辭杯。也有人加豆豉、蔥白或酸辣椒,風(fēng)味各異,那就看各人的喜好了。
龍水人好茶。家家都有剁茶的用具,飯前飯后總要剁上幾鍋。農(nóng)閑時有功夫,要喝茶解悶,農(nóng)忙時辛苦了,要喝茶解乏。冬天喝茶驅(qū)寒,夏天喝茶發(fā)汗,不冷不熱的春秋天,最宜喝茶。家里來人了,不論新朋與故交,哪怕是陌生人呢,只要到了家里,更要剁杯茶喝??傊奶旌炔瓒加欣碛?,而且是理直氣壯的,不得不喝的理由。村里的老婆婆們最有趣了。兩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偶爾在路上相遇了,便站住拉扯起來,非得讓對方去自己家里喝杯姜茶不可??粗齻冾濐澪何骸⒗蠎B(tài)龍鐘的樣子,旁人都捏了一把冷汗,生怕她們跌倒。她們自己倒不在意,仍一心一意地拉扯著,客氣著。又讓人忍俊不禁。逢著下雨或農(nóng)閑的日子,三三兩兩的主婦們總會不約而同地往一塊湊。你帶一盤花生,她帶一碟瓜子。生火,洗姜,架鍋……沒有多余的言語,人人配合自然而默契。遠離了俗務(wù)與瑣事的時刻,女人們才屬于自己,她們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最初的忙碌過后,女人們便圍桌而坐,喝茶,拉家常。能干的女主人一邊照應(yīng)著爐上的茶,一邊與人閑聊。女人們的話題很閑適,很恬淡,但綿綿不絕,沾上了人間煙火的氣息,帶著歲月的痕跡。細雨斜飛的日子,走在小鎮(zhèn)靜謐的街道,總有縷縷茶香從門口溢出,總有這種幸福而溫暖的畫面映入路人的眼簾。
龍水人好客。隨隨便便走進一戶人家,主人都會熱情地請你坐了,然后就一邊忙著洗姜剁茶,一邊與客人愉快地閑聊,不會讓客人受絲毫冷落。很快,現(xiàn)剁的、熱騰騰的姜茶就擺到了客人面前。很喜歡這種手工現(xiàn)制的姜茶,喜歡這種人間煙火的味道。一同端上來的還有各種或香甜可口咸香酥脆的茶點:炒花生、米皮、紅薯干、糖餅和各種水果。最喜歡看炒花生,一口又沉又厚的鐵鍋,鍋內(nèi)有干干凈凈的沙子,花生倒進去,爐子里的干柴呼呼地燃起來,金黃的火苗歡快地在鍋底跳躍。主人持了鐵鏟,連沙子帶花生一同翻動,很快就有香味繚繚升起。這樣炒出來的花生特別地香,特別地脆。喝一口姜茶,吃幾顆花生,花生是香脆的,口感柔綿里有不絕的甜香,姜茶與花生混合的香是渾厚的,彌散性釋出的香味在齒唇間久久索繞。米皮也是自制現(xiàn)炸的,原汁原味,香酥可口,與咸香的姜茶簡直是絕配。有一次,一位大媽炸的米皮非常香脆,一個朋友吃得興起,一片接一片地往嘴里送,頭都忘了抬。端著茶鍋的大媽溫和地笑了:“這妹仔實在,愛吃這東西?!比堑梦覀円魂嚧笮ΑS辛艘淮斡忠淮稳绱税忝篮玫幕貞洠覍璧母星樵絹碓缴?。
日子一天天過去,我在小鎮(zhèn)工作、生活得如魚得水,因為我和小鎮(zhèn)人一樣與生俱來地?zé)釔劢?,熱愛它的美味,更熱愛它的隨意和日常,熱喝可以出一身大汗,涼喝也是清涼潤嗓。姜茶性溫,有健胃驅(qū)寒之功效,因而姜茶不僅味美,還是預(yù)防、治療感冒的良藥。感冒了,鼻塞了,龍水人都會剁上一碗濃濃的姜茶,加蔥白、豆豉,熱熱地喝下去,出一身大汗,好了,渾身輕松了。曾經(jīng)不信,試過幾次后才知果有奇效。有一年,生姜價格暴漲,從每公斤一元四角上漲到每公斤十四元。要知道,當(dāng)時每公斤豬肉才七元。走在街上,常見主婦們拎著幾塊珍貴無比的生姜抱怨:“生姜這么貴,連姜茶都喝不起了。”我們外出辦案時又多了一項工作:堅決謝絕人家剁姜茶——生姜太貴了!有一次,我感冒得很厲害,打針,吃藥都不管用。那天,我們?nèi)ゴ謇镆粦羧思艺{(diào)查詢問。我們象往常一樣先謝絕主人剁姜茶的好意。但我很不爭氣,一邊做筆錄,一邊不停地咳嗽。在外屋忙碌的女主人走進廚房,不顧我們的勸阻執(zhí)意張羅著剁姜茶。一邊忙碌一邊責(zé)備我:“都感冒成這樣了,還不喝杯姜茶驅(qū)驅(qū)寒?!焙芸?,一杯滾燙的、釅釅的姜茶便端到了我們面前。還不忘特地叮囑我:“趁熱喝,這樣效果才好?!辈枞肟?,香、辣、燙,諸種滋味均衡混合得恰到好處,一喝就知道女主人特地放了多多的生姜,那香味特別地濃郁可口,似一只溫柔的手,將五臟六腑安撫得舒舒服服。連喝幾杯后,便渾身大汗,如醍醐灌頂一般,頓覺神清氣爽了許多。臨走時,女主人仍不放心,一再叮囑我:“反正離得不遠,明天再來喝,感冒拖不得。”我跟她并不熟悉,如果不是為了她村里的一個案件,我們也許相見不相識。是龍水人特有的純樸和善良,讓她對一個陌生人傾注她真誠的關(guān)懷。
法庭受理的案件大多雞零狗碎,不是這村的鄰里相爭,就是那村的妯娌斗嘴,我們大部分時間在田間,在各村莊奔走。那時候法庭條件艱苦,去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辦案還需步行。奔走的路上,常常饑?yán)劢患?,但每每進得人家屋里,主人總會熱情地剁了姜茶端上來,茶香濃郁,喝罷累乏頓消。我們也常常就著茶香說著法與理,此時,強硬的法律也因了姜茶的溫暖而有了些許溫情,言者娓娓道來,聽者如沐春風(fēng),很多糾纏在一起的心結(jié)就在一杯接一杯的姜茶中化解了。有一次,受理了一個賠償案,雙方當(dāng)事人都在大山深處,交通頗為不便。選了個秋高氣爽的日子,我與同事從上午八時出發(fā),搭乘了一小段路的便車后開始步行,直到晌午過后我們才到達目的地。我走得雙腿發(fā)軟,又累又餓。剛剛吃過午飯的被告一家人見到我們后驚異萬分。山里人純樸但不善言辭,女主人和婆婆并無多話,只是相繼迅速閃進了廚房。少傾,“嗒嗒嗒”剁茶之聲響起,一股濃郁的姜香隨之飄來。不大一會兒,婆媳倆端著熱騰騰香噴噴的姜茶和茶點出來了:“先喝點茶墊墊饑,飯一會兒就好了?!崩掀牌庞邪耸鄽q了吧,但身板硬朗,動作敏捷利落,話不多,嘴角始終掛著一抹慈祥的笑容。她不停地為我們斟茶,一個勁地把茶點往我們身邊推。那個案件辦得很順利,我們告辭時,已握手言和的兩家當(dāng)事人非讓我們再喝了姜茶再走。山中的清泉,云霧里的茶葉,在老婆婆精湛手藝的調(diào)制下,我在那一天喝到了最香最美味的姜茶。
在小鎮(zhèn)的生活是平凡的,但因了那一縷縷茶香,平凡的生活變得踏實,又因為踏實而溫馨。一個人,一杯茶,一世情,有些東西注定與我的生活息息相連。時光沖淡了很多東西,唯有那縷縷茶香歷久彌香,那往與茶與關(guān)的親切往事經(jīng)常穿越時空,撲面而來,經(jīng)歷了歲月的沉積,愈發(fā)珍貴。那個姜茶飄香的小鎮(zhèn),讓我品嘗了醇香的美味,享受了親切的關(guān)愛,那段青春的經(jīng)歷和歲月,永遠散發(fā)著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