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源 靳一鳴
摘要:本文通過文獻研究、實地走訪和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對河南某高校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情況進行了調(diào)研。結果顯示,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曉廣度一般、認同程度不足和踐行力度欠缺的現(xiàn)狀。進一步探索,發(fā)現(xiàn)學校、社會、家庭在大學生價值觀形成過程中存在著失位、偏差甚至錯誤的影響,這正是新時代高校引導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亟待解決的嚴峻問題。
關鍵詞:培育踐行 核心價值觀 多元化 導向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08-0173-02
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工作: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積極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明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nèi)容;2013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發(fā)了《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指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并明確要求,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小抓起、從學校抓起;拓展青少年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2017年10月,中共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強調(diào),“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強化教育引導、實踐養(yǎng)成、制度保障,發(fā)揮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國民教育、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精神文化產(chǎn)品創(chuàng)作生產(chǎn)傳播的引領作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社會發(fā)展各方面,轉化為人們的情感認同和行為習慣?!?/p>
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決定著我們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根本性質(zhì)。本文通過文獻研究、實地走訪和問卷調(diào)查的方法,對河南某高校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知曉廣度、認同程度和踐行力度進行了調(diào)研,并對其內(nèi)在原因進行了探索。
一、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xiàn)狀
(一)知曉廣度一般,宣傳有待擴大
問卷調(diào)查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68%的大學生有清晰的人生規(guī)劃和明確的價值觀,18%的大學生價值觀比較模糊,值得注意的是14%的大學生尚不清楚自己的價值取向和人生追求。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問題中,95%的大學生表示知道或聽說過,50%以上的大學生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但只有不足20%的大學生能夠講出二者的聯(lián)系。八成以上的大學生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三個層面,但能夠準確說出國家層面價值目標的不足70%,知道社會層面價值取向的接近75%,了解個人層面價值準則的只有65%左右。
(二)認同程度不足,培育有待加強
根據(jù)問卷調(diào)查的統(tǒng)計結果,99%的大學生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體現(xiàn)了全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對個人的成長成才有著根本的指導意義”。但只有28%的大學生堅信,自己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來規(guī)范鞭策自己。42%的大學生認可周圍的同學正在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修正自己行為的指導。只有32%的大學生表示,相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會對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起到強大的推動作用,大約40%的大學生表示可能會有一定作用,但還是不太確信。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也有接近一半的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價值觀形成中將起到的作用并不十分確信,只有五分之一的大學生表示,將會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自己價值觀的主要內(nèi)容,努力踐行并積極推廣,他們中的一部分表示,自己今后將投入到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傳播中去,希望在大學生中間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同時提出了許多自己認為能夠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的有效途徑。
(三)踐行力度欠缺,踐行有待深入
問卷調(diào)查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上存在著知行不一的情況,踐行力度欠缺。面對“個人價值觀形成的最大影響因素”,三分之二的大學生選擇了家庭教育;而在“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教育形式中”,選擇家庭教育的卻只有不到三分之一。面對“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中”,六成以上的大學生選擇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青年志愿者活動;而在“參加志愿者活動頻率中”,每年參加兩次以上活動的人數(shù)則不足一半。愿意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積極宣傳和推廣的大學生僅不到五分之一。
二、影響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因素
(一)學校培育方式脫離學生實際
在全國掀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熱潮中,高校肩負著立德樹人的使命無疑是培育具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yōu)秀人才的主要陣地。就目前情況來看,高校中隨處可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24字主要內(nèi)容,因此學生的知曉廣度也算尚可。但深究起來,大部分學生少有對其深入內(nèi)涵的了解和思考。高校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形式,也多是停留在主題班會、專題講座等認知層面的活動,缺乏實踐。使得學生認為,這就是一項政治活動,并沒有與學生本身的學習生活有太多關系,更無暇從深處去思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自己價值觀形成產(chǎn)生的深刻影響和對社會風尚以及國家建設的長遠意義。
(二)自媒體時代價值觀多元化,主旋律發(fā)聲不足
隨著微博、微信的普及,自媒體時代已經(jīng)到來。在這個人人都可以通過自媒體發(fā)聲的時代,以前單一的價值觀逐漸變得多元化起來。各種文化充斥在網(wǎng)絡上,良莠不齊黑白難辨。這對于人生價值觀尚未形成的大學生來說,更多的是迷茫和困惑,導致大學生的價值觀多變而渙散。在這種形勢下,校園內(nèi)諸如廣播、書報等傳統(tǒng)的價值觀輸出渠道已經(jīng)難以滿足新形勢下大學生的求知需求,而一些高校主流官微又沒有適時地成為主要發(fā)聲平臺,有一些官微為了盲目圈粉,不惜以庸俗的方式迎合學生胃口,貌似是順應時代的轉變,其實是喪失了發(fā)聲的陣地,使得主旋律得不到弘揚,正能量得不到傳播。
(三)校園內(nèi)外價值觀導向偏差
學生普遍認為“個人價值觀形成的最大影響因素”是家庭教育;而卻很少認為家庭教育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教育形式”。這說明家庭教育在學生價值觀的形成中趨于甚至已經(jīng)站到了學校教育的對立面上。學生認為學校教育是理想主義,而家庭和社會的教育是實用主義。高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教育學生提高道德標準,省身律己追求真理,將個人理想的實現(xiàn)投入到祖國建設的需要中。
而家庭和社會則以現(xiàn)實告訴學生“有錢就是真理,成功不擇手段”“一切以收入增長為衡量標準”“享受生活、活在當下”等。如此一來,想要憑高校一方之力,將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工作做到入腦入心,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總的來講,目前在高校當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最具正能量的主流價值觀,在大學生中間被廣泛知曉,但存在認同程度有待提高和踐行力度有待加強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學校培育方式脫離學生實際、自媒體時代旋律發(fā)聲不足、校園內(nèi)外價值觀導向偏差等因素的影響。尋求新時代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有效途徑,建立高校全程有效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長效機制,將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參考文獻:
[1]袁貴仁.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J].中國社會科學,2008(1).
[2]劉埏.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3]孫彬.論加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J].對外貿(mào)易,2012(7).
[4]駱郁廷.論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4(8).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