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意大利著名歌劇作曲家羅西尼對自己的創(chuàng)作非常嚴肅認真,注重獨創(chuàng)性,所以對那些模仿和抄襲的行為深惡痛絕。有一次,有一個名叫亞德的作曲家特意請羅西尼去聽他演奏自己的新作,羅西尼抹不開面子,就答應前往。演奏會上,羅西尼坐在前排,興致勃勃地聽著,開始聽得很入神,繼而有點不安,再而臉上出現(xiàn)不快的神色。演奏按其章節(jié)繼續(xù)下去,羅西尼卻邊聽邊不時地脫帽子,然后又把帽子戴上,接著又脫下帽子……在整場演奏會上,羅西尼幾乎一直在重復這個動作,在臺上演奏的亞德當然也注意到了羅西尼的神情和行為。演奏結束后,亞德跑下臺來對羅西尼說:“真抱歉,這里的演出條件不好,我看你頻頻脫帽,是不是覺得太熱了?”
“不,不,我脫帽和天氣無關,這只是我遇到熟人的禮節(jié)罷了!”羅西尼笑著說?!耙姷绞烊??”亞德先是一愣,繼而像是明白了什么,臉一紅,尷尬地走開了。其實,羅西尼并沒有在演奏會上見到熟人,他說的“見到熟人”是指在亞德的作品里聽到了太多抄襲的地方,羅西尼覺得直接指斥恐怕會使對方十分難堪,所以就故意用這種間接方式來做出含蓄但卻有力的回應。這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又不至于讓人無法下臺,真是又機智又幽默。
(編輯 王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