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
1934年4月5日,《學文》發(fā)表了才女林徽因的代表詩作《你是人間四月天》。因為時間巧合,又讀了一遍,不禁笑了:大自然最終成為俞伯牙的老師,幫助大琴師把《高山流水》創(chuàng)作完美,是有道理的。誰又不是大自然的門徒?
不信,80多年后,同樣的日子,我們來讀幾句:“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煙,黃昏吹著風的軟”,對應(yīng)俺們的是狂風咆哮,外帶雨夾雪;“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對應(yīng)俺們的是久未謀面的星星,還有霰如下沙;“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這句倒沒錯,雖然俺們熬過了冬天,差點兒沒被今年春天凍死,但反而更呼喚:“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所以,如果再有人說“你是人間四月天”,要壞笑地告訴他:嗯,四月天也有狂風、驟雨、疾雪、冰雹、霰,敬請期待。
近年,因為有了清明節(jié)假期,春游有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呼應(yīng)。孩子們學校也放假3天,搞笑的是,背著書包小鳥一樣飛出校園的孩子們,時不時逢人喊一聲:“清明節(jié)快樂!”該怎么和孩子們解釋呢?
想起一個小故事:古人的儀式感很強,也把悲喜看得分明。砸缸的相國司馬光去世,程頤主辦喪禮。那天正趕上朝廷百官在太廟中大典,完畢之后,蘇東坡帶領(lǐng)大家前往吊祭,程頤不干了:你們讀沒讀過《論語》啊?!“子于是日哭,則不歌”。剛在太廟鶯歌燕舞,怎么同一天還能去吊唁哭泣呢?老蘇絕對是腦筋急轉(zhuǎn)彎的高手,立刻還擊:你語文是體育老師教的?!論語上又沒說“子于是日歌,則不哭”。憑什么今兒哈哈唱過就不能嗷嗷哭?!眾人皆知的秘密,這倆梁子算鉚上了,史書上留下了很多鮮活的記載。
老蘇和程頤是互掐,還有自己跟自己掐的,白居易樂天。這位爺能在四月天,先寫一首《寒食野望吟》,把自己哭死:“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準家哭?!痹賹懸皇住肚迕饕埂?,讓自己嗨皮:“獨繞回廊行復歌,遙聽弦管暗看花?!?/p>
所以,這清明節(jié)假期春游,該是什么心態(tài)?
哭,真心就好;樂,真心也好。誰的人生不是苦中作樂?否則,怎么會有“長歌當哭”這個詞? 至此,孩子們說“清明節(jié)陜樂”,也沒大毛病。他們或許不知道,他們的笑臉,就是愛,就是暖,就是希望,讓不少大人們消解了心中的悲傷與蒼涼,深度感受人間四月天。
咱們沙龍的四位作者,在人間四月天里,有春雪相伴赴東陵,與中國歷史對話,與自己的歷史對話的;有難忘“癢癢樹”,期待油菜花開的;有憶起自己的金色童年,春游伙同淘氣的;還有緬懷先烈,思念故鄉(xiāng)之春的。不管怎樣,“佳節(jié)清明桃李笑”的現(xiàn)實有,“野田荒冢只生愁”的情緒也有。這就是真真切切的人間四月天。
說實話,我個人非常喜歡2018年這個人間四月天,有驚喜,也有驚嚇。讓人的情緒大幅度變化的同時,還要應(yīng)對忽而短袖,忽而羽絨服的跳躍。情感濃烈的戲劇不也這樣?戲如人生。
編輯這期沙龍時,外面狂風呼嘯,我穿著棉褲、毛衣、小羽絨服。但我確認:此時正是人間四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