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秀英
摘要:語文教學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學生都懂得作者常常會在結(jié)尾點題,因此,閱讀時也會特別關(guān)注結(jié)尾的部分。但是,在自己寫作文時,卻常常忘記點題。忘記點題會讓他們的作文黯然失色。因此,教會學生在自己的作文中點題非常重要。
關(guān)鍵詞:作文;點題;表現(xiàn)力
點題就是作者用簡潔的語言把文章的主旨提示出來。在敘事性的文章中,作者往往借助議論或抒情性的語言來點題。點題的語言猶如電影、電視劇中的主題歌,揭示作品的主旨,點明文章的中心,突出作品的靈魂。作文點題如同畫龍點晴,點題得當,能夠深化文章的中心,增強文章的表現(xiàn)力和感染力。但文章究竟在何處點題,我們很多學生并不清楚。其實,它并沒有一個固定的格式,應(yīng)根據(jù)文章表達的需要而定。主要有以下幾種,作文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去練習運用。
一、開門見山
所謂開門見山就是作者在篇首就將文章的主旨推出,這是一種最為常見的點題方式。如果開遍就能扣標題入題,就為全文定下基調(diào),能使讀者一下子就抓住意脈,產(chǎn)生極強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篇首的點題起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作用,它可以引起讀者對文章的關(guān)注和思考,便于讀者對文章中心的感知和把握。如果形成與文章結(jié)尾相照應(yīng)的形式,會收到更好的藝術(shù)效果。如朱自清著名的記事散文《背影》,文章扣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題立題,組織材料,在敘事中抒發(fā)了父子情深。文章開頭寫道:“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三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边@段話用平實、簡潔的語言告訴讀者,思念父親最難忘的是他的“背影”。這樣開門見山,落筆點題,說“背影”,揭主旨。為全文罩上了 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也為讀者準備理解文章的主旨起了很多的預設(shè)作用。
二、卒章顯志
這種方法是作者在全文敘述或陳說的基礎(chǔ)上,在文章有了水到渠成的蓄勢后,將文章主旨在文末推出。這樣的點題猶如江水陡掀波瀾而又瞬間定格,它即是全文的總結(jié),又深化了文章的中心,能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王周生的《這不是一顆流星》一文,選擇了痛苦和萬人體育館兩個地方,采用倒敘手法,寫小浩波探望病危的阿婆,由此引出了阿婆平時“最愛”小浩波的許多事情。特別是阿婆為了保護小浩波,寧愿自己燙傷,從而激起小浩波一心要給阿婆買皮手套的念頭,這種感情是那樣的真誠純潔,那樣的深摯持久,以至阿婆死后,小浩波在萬人體育館看戲熊演出,還會念念不忘要讓阿婆戴上熊皮手套,好不再生凍瘡。文章在篇末點題:“我原以為,孩子天真純樸的念頭像流星一樣會轉(zhuǎn)瞬即逝,現(xiàn)在我明白,這絕不是流量,而是一顆心,這顆心比大人們更真誠更純潔?!薄氨却笕藗兏嬲\更純潔”,在對孩子的褒揚中暗含著對大人們的批評,使文章所要表達的“大人們應(yīng)該保持那一種赤子之心,讓社會充滿友愛充滿溫暖”這一主旨得到了彰顯。作者在篇末的點題,深刻地揭示了故事所蘊含的意義,深化了文章的中心。
三、一線穿珠
這種方法是作者在文中數(shù)次點題,點題的話語猶如一條紅線,把材料聯(lián)起來,使全文形成一個結(jié)構(gòu)緊湊,中心突出的整體。如有篇題為“讀書真好”的中考滿分作文,作者在文中恰到好處地點題,成了這篇文章成功的主要因素。作者開篇寫道:“每當我陶醉在書的海洋中時,一種奇妙的感覺便充溢著我的心房,我似乎聽到自己的心底發(fā)出由衷的感嘆:讀書真好!”這是,“讀書真好”是作者第一次扣擊主題。作者巧妙地移用文題作為點題之語,先聲奪人,給讀者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第一印象。接著文章由讀書長真知——“我有甜蜜的感覺”寫到讀書益情智——“我得到心靈的凈化”。前者直抒胸臆:“我有一種甜蜜的感覺:讀書真好。”后者敘說感受:“……是的,讀書真好?!比缓笤儆勺x書促進步——書成為“人類進步的階梯”。作者由“我”及人,由點到面,由敘感受而發(fā)感嘆:“不僅是我,億萬個聲音都會呼喚:讀書真好!”再次點題。最后,作者以“讀書真好”四字獨立成段,結(jié)束全文。這篇末的點題,是前面的內(nèi)容的總結(jié)和升華。綜觀全文的數(shù)次點題,設(shè)置恰當,多而不膩,似一顆顆珍珠穿成的項鏈,放出奪目的光彩。
四、排比點題
這種方法是作者在文中某些段落或每個段落的開頭或結(jié)尾,用字面相同的句子重復標題或中心,反復點題,從而達到突出中心的目的。這樣做可以使文章中心從思維深處浮現(xiàn)于視覺表面,作者更便于緊扣中心作文,讀者容易把握,對讀者的視覺和心理都產(chǎn)生強大沖擊。如一位初中生寫的《嘗試》,他在文中每一段都以這樣開頭:
嘗試是什么?嘗試是一種勇敢,是……
嘗試是什么?嘗試是一種創(chuàng)新,是……
嘗試是什么?嘗試是一種熱愛,是我們對未知的一種熱切追求,因為不甘于平庸,于是,我們努力去追求,哪怕因此而受傷也無怨無悔,那種新鮮而又刺激的感受就是我們要給自己留下的禮物。
全文的每一段都緊扣文題,使思維銜接,思路清晰,中心突出,結(jié)構(gòu)完整;使文章既具有視覺上的美感,又有聽覺上的節(jié)奏感。
還比如,朱自清的《春》的結(jié)尾:
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lǐng)著我們上前去。
作者運用三個生動的比喻句與排比段的方式點明了主題:春充滿生機、美麗、力量,作者熱情地贊美她,歌頌她。
這幾種點題的方式,都較為簡單,容易掌握,如果我們在平時的閱讀與作文經(jīng)常學生強調(diào),那他們就能重視起來,并選擇適合地去運用。無論方式如何,只要學生能努力去運用,那他們的作文也就能上一個臺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