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已有許久,未曾去關(guān)心蟬音。于是,夏天什么時候跨了檻進來我并不知道,直到那天上文學(xué)史課的時候,突然四面楚歌、鳴金擊鼓一般,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把我嚇了一跳。
我整個心思都被吸了過去,就像鐵砂沖向磁鐵那樣。但當(dāng)我屏氣凝神正聽得起勁的時候,又突然,不約而同地全都住了嘴,這蟬,又嚇我一跳!就像一條繩子,蟬聲把我的心扎捆得緊緊的,突然在毫無警告的情況下松了綁,于是我的一顆心就毫無準(zhǔn)備地散了開來,如奮力躍向天空的浪頭,不小心跌向沙灘!
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童年。因為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錄音帶,讓我把童年的聲音又一一撿回來。首先撿的是蟬聲。
那時,最興奮的事不是聽蟬,是捉蟬。小孩子總喜歡把令他好奇的東西都一一放在手掌中賞玩一番,我也不例外。
念小學(xué)時,上學(xué)有四條路可以走,其中一條沿著河,岸邊高樹濃陰,常常遮掉半個天空。雖然附近也有田園農(nóng)舍,可是人跡罕至,對我們而言,真是又遠(yuǎn)又幽深,讓人覺得怕怕的。然而,一星期總有好多趟,是從那兒經(jīng)過的,尤其是夏天。輪到下午班的時候,我們總會呼朋引伴地一起走那條路,沒有別的目的,只為了捉蟬。
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音。
夏乃聲音的季節(jié),有雨打,有雷聲、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
絕句該吟該誦,或添幾個襯字歌唱一番。蟬是大自然的一隊合唱團;以優(yōu)美的音色,明朗的節(jié)律,吟誦著一首絕句,這絕句不在唐詩選,不在宋詩集,不是王維的也不是李白的,是蟬對季節(jié)的感觸,是它們對仲夏有共同的情感,而寫成的一首抒情詩。晨間聽蟬,想其高潔。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踞樹梢,餐風(fēng)飲露,不食人間煙火。那蟬聲在晨光朦朧之中分外輕逸,似遠(yuǎn)似近,又似有似無。一段蟬唱之后,自己的心靈也跟著透明澄凈起來,有一種“何處惹塵?!钡牧宋颉Os亦是禪。
而以后的每一年的夏天,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
作者簡介:
三毛(1943年3月26日—1991年1月4日),原名陳懋平(后改名為陳平),中國當(dāng)代著名作家。著有散文、小說集《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駱駝》《雨季不再來》《溫柔的夜》《夢里花落知多少》《背影》《我的寶貝》等十余種。三毛散文取材廣泛,不少散文充滿異國情調(diào),文筆樸素浪漫而又獨具神韻,表達了作者熱愛人類、熱愛生命、熱愛自由和大自然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