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鎂 鄢 慧 黃小凌 翁朝鳳
(福建省立醫(yī)院,福建福州350001)
心血管病是臨床上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的人口結構也逐漸趨于老齡化,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還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本文將2016年1月-2017年10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126例心血管病老年患者選取為研究對象,探討了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臨床效果,以期尋找出一種能夠有效改善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生活質量的護理方法。
將2016年1月-2017年10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126例心血管病老年患者選取為研究對象,其中37例為女性患者、89例為男性患者;最大年齡為83歲,最小年齡為62歲,平均年齡為(73.56±2.13)歲;最長高血壓病史為31年,最短高血壓病史為13年,平均高血壓病史為(21.03±2.33)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標準,其中9例合并心力衰竭、37例合并高血壓、23例合并糖尿病、57例合并冠心病。根據護理方式不同,將其分為常規(guī)組和干預組兩組,每組均為63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方面無明顯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所有患者均排除精神障礙及外傷,且均是自愿參與本次調查研究的。
常規(guī)組患者采取一般心血管病護理方式,即在患者入院后對其開展相關的健康教育,保持病房內安靜,叮囑患者多注意休息,定時開窗通風,同時,還應實時監(jiān)測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對其進行相關的用藥指導[2]。
干預組則采取早期康復護理,具體操作如下:①健康宣教。應先對所有患者的家庭狀況、生活習慣、對病情的了解程度、性格及所處的社會環(huán)境進行系統(tǒng)的評估,再根據評估結果為其編制具有針對性的干預方案,對其開展相應的健康教育,叮囑患者切不可過于激動,應定期到院復查,引導患者控制好活動量和用藥[3]。②用藥護理。由于老年患者經常容易忘記服藥,護理人員應叮囑家屬嚴格按照醫(yī)囑監(jiān)督并指導患者服藥,以免因錯服或亂服而引起不良反應[4]。③飲食護理。合理的飲食有助于提升治療效果,所以,護理人員應做好患者的飲食護理,應引導患者盡量多食用礦物質及蛋白質含量較高的食物,以維持營養(yǎng)均衡,同時,還必須嚴格控制好血糖及鹽的攝入量,盡量多食用熱量及纖維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切不可食用辛辣、刺激食物[5]。④心理護理。由于受到疾病的困擾,患者極易出現抑郁、焦慮等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加強對患者心理護理,以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促使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以提升患者的護理效果。⑤康復運動。在開展康復運動訓練之前,應先對患者運動過程中的安全性進行評估,可分為高、中、低三個等級,針對中危和低?;颊?,可為患者編制具有針對性的康復運動計劃,包括運動頻率、運動強度、運動類型及運動時間等方面,主要采用有氧運動的方式,如體操、慢跑、步行、太極拳等[6]。每次運動時間應控制在0.5-1.0h左右,每周進行3-7次運動訓練,持續(xù)訓練6個月[7]。而針對高?;颊?,不建議其進行康復運動訓練。
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選用SF-36量表從健康指數、生活滿意度和情感指數三方面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同時記錄并對比兩組患者的康復狀況,主要包括三個指標:①差:康復情況較差,且出現并發(fā)癥;②良:康復情況一般,對生活未造成太大影響;③優(yōu):康復情況較好,未出現其他并發(fā)癥。
選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以(±s)代表計量資料,用 t進行檢驗;以%代表計數資料,用χ2進行檢驗。以P<0.05代表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無明顯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干預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干預組患者的康復狀況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s)
注:* 與護理前相比,P<0.05;# 與常規(guī)組相比,P<0.05。
組別常規(guī)組(n=63)干預組(n=63)時間護理前護理后護理前護理后健康指數6.15±1.877.11±2.03*6.14±1.8913.02±3.23*#生活滿意度4.02±1.014.67±1.27*4.01±1.029.36±1.85*#情感指數5.58±1.156.06±1.71*5.56±1.1711.32±2.11*#
表2 兩組患者的康復狀況比較[n(%)]
目前,我國已步入老齡化時代,老年群體的健康問題已成為全社會廣泛關注的一個焦點,尤其是老年心血管疾病問題。心血管疾病不僅存在著較大的治療難度,而且需要耗費較長的治療時間,且危險系數非常高。據調查顯示,心血管疾病已成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一種疾病,而且近年來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嚴重威脅著老年群體的生命安全[8]。所以,及時對其進行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而在治療過程中,相關的護理干預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效的護理可以大大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大量研究表明,在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治療期間,對其采取早期康復護理干預,不僅有助于促進患者的預后康復,而且可以使患者的生活質量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時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本次研究也充分證實了這一點,本次研究通過對到我院接受治療的63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護理,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無明顯差異,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干預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干預組患者的康復狀況也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均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采取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顯著的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推廣采用。
[1]郭素梅.淺析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醫(yī)藥,2016,13(12):59.
[2]張慧.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5,3(25):252-253.
[3]吳限.早期康復護理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7,15(3):230-231.
[4]李向昀.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心血管病防治知識,2016,7(3):111-113.
[5]李穎,宋祥紅,王紅,等.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0(10):209-210.
[6]鄭暉.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7,26(12):2291-2292.
[7]張曉霞,施春霞.早期康復護理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效果觀察[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4(25):108.
[8]梁光霞.對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的療效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5,13(1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