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露露
在現代教育教學中,對書法與國畫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其中國畫已經走入小學生美術的課堂,實現小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fā)展,也能更好地弘揚和傳承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由于小學生國畫美術課堂發(fā)展剛剛起步,還存在著許多現有以及未知的問題。怎樣創(chuàng)造有趣的課堂并找到能提高學生對國畫興趣的教學方法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
在小學教育中,最重要的是數學、語文學科,然而不能疏忽小學生思維發(fā)散以及想象力的發(fā)展,美術學科、體育學科也是必不可少的,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綜合素質的發(fā)展。在現在的美術課堂中,老師將對國畫的賞析和工具的使用放為重點,忽略了學生的課堂興趣,反復的進行手法繪畫練習,使課堂枯燥無味,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需要根據現有的教學環(huán)境,將國畫和學生的日程興趣與學習結合在一起,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在對美術逐漸了解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繪畫能力。
1 在小學開展國畫美術課堂的重要性
新的國家教育政策的出臺,有利于改善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利于學生德育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然而傳統(tǒng)教學思想過于牢固,即使在新政策下小學美術的發(fā)展也并不是很順利,沒有達到教師以及學校的高度重視,因此小學美術課堂上的內容不豐富、教學片面,造成學生對美術課堂缺少興趣甚至心存芥蒂,很難讓學生和老師實現完美的國畫教學配合。而國畫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它開始于漢代,由歷史延續(xù)到現代,是最具有中國傳統(tǒng)民族文化特色的。人物、花草、山水、詩詞等是在國畫中通常會出現的載體,繪畫者通過給這些載體進行臨摹上色賦予它們感情和靈魂來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自己的身處遭遇以及這個時期的社會背景。小學美術課堂中的國畫課,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理解、發(fā)散思維以及賞析的能力,這就需要學生具有充沛的情感,具有審美能力。
2 小學美術教學國畫教學的分析
2.1 聯(lián)系實際、加強引導
接受小學教育的一般都是心智還不夠成熟的學生,還不能做到脫離老師的完全獨立思考,因此老師在講述國畫知識時,要從簡單基礎的繪畫角度出發(fā),面對教材中理論知識點,老師要善于變通,用學生易懂的語言進行表述。與此同時,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對國畫的學習興趣、觀察美的角度,還要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發(fā)散思維,比如:來維環(huán)老師在講述《水墨游戲》這一堂國畫美術課時,他面對小學生的活潑好動、強烈的好奇心以及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時,他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游戲中學習傳統(tǒng)文化,以師生互動,游戲相邀的方式進行教課,讓學生自主操縱筆墨,按照接力畫法進行自己喜歡的人物或者動畫創(chuàng)作,大大提高了學生對國畫水墨的興趣,在不知不覺的游戲體驗中掌握了水墨線條基礎畫法,讓學生體驗到了線條多變的奇妙,既注重了小學生在學習中自我意識的培養(yǎng),也完成了教學任務,這可以說是非常成功的典型的新課堂教學。
2.2 利用故事和圖片吸引學生
在小學教育階段的學生都處于智力發(fā)展期,他們對事物的理解能力認知能力都是較差的,因此,我們需要從小學生的學習角度出發(fā),由于認識的程度不夠,老師在講的新知識,通常對學生沒有吸引力,甚至有的學生并不知道老師在講什么。小學課堂必須營造出輕松的學習氛圍,這樣才能讓小學生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并投入學習。由于國畫歷史悠久,對于小學生來講是很難深入去理解的,老師必須用通俗易懂、簡單的文字進行表達,在課堂上積極與學生互動,可以通過講故事以及圖片、視頻的形式來引導學生,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2.3 鼓勵賞析,熱愛國畫
在課堂上,帶領學生進行國畫賞析,輪流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拘束小學生的表達,讓學生自由發(fā)揮發(fā)散思維,通過每個人對國畫賞析來帶動每個人的興趣,再通過國畫的視覺美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一般的國畫都是由偉大的畫家創(chuàng)作并流傳而來,每幅作品都有每個作者的創(chuàng)作特點,通過鑒賞學習這些特點,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力、鑒賞能力,也提高了學習能力。雖然小學生目前的學習能力不高,創(chuàng)作水平不高,但卻可以為他們的以后奠定基礎,一切的成功都是從了解目標開始。老師需要多引導學生進行國畫賞析,讓學生對國畫以及傳統(tǒng)文化有更多的熱情。
2.4 掌握基本功,訓練技巧
在小學國畫美術課堂中,老師要加強學生基本功訓練,特別是正確的坐姿,正確拿筆的姿勢,需要老師走進每個學生并親自糾正、指導,通過每節(jié)課的自由練習時間讓學生了解一些基本畫法,比如:點、吹、甩色等畫法,通過學生下課前作品的互相對比,來促進學生積極的學習心態(tài)。另外,教師也可以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繪畫基本技巧,讓他們自己命題,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大開腦洞,進行創(chuàng)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大膽地借用色彩來創(chuàng)作屬于自己的作品,不僅可以讓學生主動地參與進來,也讓學生對國畫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3 結束語
總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國畫歷史悠久,要想小學生對國畫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師就要在課堂中迎合學生的自身發(fā)展特點,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重點要小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尊重學生想法,讓他們喜歡上國畫,喜歡傳統(tǒng)文化,為小學生今后的學習發(fā)展打下更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儀征市陳集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