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艾靖
去非洲旅行,有人向往東非驚心動魄的動物大遷徙,沉浸在東非大裂谷的恢弘氣勢里;有人迷醉于北非摩洛哥異域風情,愛上蜿蜒多姿的尼羅河;有人神往于廣闊的撒哈拉沙漠,驚心動魄在變幻莫測的沙漠荒地……神奇壯美的自然景觀之外,與之共存的也有貧窮、疾病與戰(zhàn)亂。然而,納米比亞這片位于遙遠非洲西南角的美麗廣闊之地,卻能顛覆你關(guān)于非洲的全部想象。
2017年8月,當我被非洲熱情直率的陽光喚醒,飛機已經(jīng)開始緩緩降落。從成都出發(fā),經(jīng)由約翰內(nèi)斯堡轉(zhuǎn)機,在超過20小時的航程后,舷窗外已是一片金光耀眼的荒漠草原。走出機場,步入納米比亞,神秘非洲的面紗褪去,在“這里是非洲?”的疑問中,我“闖”入了這片“上帝之地”。
“納米比亞,勇敢的大地。”曾經(jīng)為自由而戰(zhàn)的納米比亞被記錄在其國歌中,這個1990年才獲得獨立的年輕國家,是個標準的“90后”。但在短短28年內(nèi),納米比亞已成為非洲大陸人均GDP排名前五的富饒之地,富足的莊園主和通過畜牧業(yè)、漁業(yè)和旅游業(yè)富裕起來的當?shù)厝松類芤庥崎e,刷新了大眾關(guān)于非洲貧窮落后的刻板印象。
在納米比亞漫長的殖民史里,歐洲人的后裔帶來了他們的文化傳統(tǒng)和生活方式,使得這里“歐韻”濃厚,一切都與傳統(tǒng)的非洲反差巨大。在被譽為“非洲最干凈花園首都”的溫得和克,尖頂圓拱的基督教堂在烈日下紅艷似火、日耳曼風格的城堡色彩鮮艷,精致的庭院別墅和歐式小樓錯落有致,花團錦簇中處處洋溢著濃郁的歐陸風情……而位于納米比亞中部的斯瓦科普蒙德,更是一座具有濃厚德國風情的海濱城市。大量德國傳統(tǒng)桁架結(jié)構(gòu)建筑與三面環(huán)繞的沙丘景觀相融,形成了獨特的風景,讓人仿佛置身在德意志的街頭,而不是大漠中的非洲。
走在大街小巷,地地道道的德國豬肘、西班牙牛排、葡萄牙海鮮鍋、意大利披薩和世界頂級的溫得和克啤酒……風味各異的西餐廳遍布城市每一個角落,滿足味蕾的同時也讓人懷疑,這里真的是非洲嗎?
(視覺中國 供圖)
孕育了不同色彩的納米比亞也孕育出了眾多圣靈。(視覺中國 供圖)
精致的城鎮(zhèn)以外,納米比亞也恢復了野性非洲的一面:古老的納米布沙漠、干涸的鹽沼地、狂野奔騰的大西洋……多樣的地貌孕育出納米比亞斑斕的色彩。
如果說納米比亞是一幅圖畫,那背景必定是蒼茫的納米布沙漠。隨著地殼的變遷,曾經(jīng)寬闊的河流隱入地下,層層疊疊的沙丘從過去的河床上拔地而起,沿著海岸蔓延開來,構(gòu)成了納米比亞大地金黃色的基調(diào)。深入沙漠腹地,是納米布最重要的一部分——蘇絲斯黎紅沙漠,八千萬年時光堆積出她蜿蜒柔美的曲線,如巨型沙漏一般,注視著大自然的演變。因富含鐵質(zhì),蘇絲斯黎呈現(xiàn)出魔幻的紅色。陽光照射下,陰影一點點爬上沙丘,最終把她分成了陰陽兩界,朝陽的一面由橘紅變?yōu)橹旒t再化為銹紅,背陰一面卻如黑夜般深邃。紅與黑在沙脊交匯處形成鮮明對比,光和影相輝相映,每一彎弧度、每一片陰影都展現(xiàn)出納米比亞獨一無二的美,不知道霸占了多少攝影師的膠片。
穿過沙丘,繼續(xù)前行,有一片干涸的白色鹽堿地靜靜地躲在連綿的紅色沙丘之后,述說著納米比亞獨有的生命奇觀。原先由地下河流孕育而生的綠洲隨著湖泊干涸而逐漸枯竭,四周的沙丘吸走空氣中僅有的水氣,動物從此絕跡,于是這塊沙漠深處的鹽沼變成了如今毫無生機的“死亡谷”,唯有一棵棵傲然佇立數(shù)百年的駱駝刺頑強堅守,枯而不倒,蒼涼壯美,仿佛是在以另一種形式重生。
在納米比亞的調(diào)色盤里,不僅有古樸的黃、濃烈的紅、干涸的白,還有清新的藍。那是納米比亞最為重要的商業(yè)港口鯨灣,也是無數(shù)海鳥棲息的沙漠綠洲。大西洋寒流和本格拉寒流在此交匯,成就了海沙交相的奇觀。在漫長的海岸線上,海浪不斷地向沙丘發(fā)起沖擊;而海邊百米高的沙丘背后,連接著無窮盡的連綿沙丘,他們也在不斷向大西洋挺近,試圖侵略海洋的領(lǐng)地。波濤洶涌的大西洋和古老的納米布沙漠,在眼前不真實地搖晃著,海平線和地平線組合成了完美的圓弧,一半是海洋的藍,一半是沙漠的黃。
納米比亞國家公園中漫步的犀牛。
納米比亞死亡谷。
孕育了不同色彩的納米比亞也孕育出了眾多圣靈。在納米比亞最大的國家公園埃托沙,經(jīng)常有各種野生動物出沒。這塊人跡罕至的巨大鹽沼地,如珍珠般散落著幾處僅存少量雨水的池沼,為動物提供著生命之水。夕陽西下,氣溫也明顯地下降,動物們開始出來舒展筋骨,一場“游獵”之旅即將展開,當然不是真的打獵,而是一次與動物邂逅的旅程。陽光透過車窗,照得人昏昏欲睡。突然,司機在一片荒地里停下來,朝遠處一指:“看到?jīng)]?”只見金黃沙漠的背景下,靜靜暈染著動物嬉戲的倩影,一頭雄性劍羚躲在雜草叢里一邊嚼著樹葉一邊遠遠地看著我們。另一邊,一群跳羚一蹦一跳地閃過,仿佛踩著彈簧一樣。緊接著,一頭落單的犀牛慢吞吞地從灌木林中走來,毫不在意一旁的游人。
另一邊的海面上,則少了些許蒼茫,多了些情趣。坐著游輪,在馬達轟鳴中,向大西洋破浪前行,時不時有海鳥在頭頂盤旋,調(diào)皮的鵜鶘在桅桿邊翻飛,好奇的瓶鼻海豚在船前“引路”,為游船開道。海豹則不把自己當“外人”,賴在甲板上撒嬌蹭食,等的時間長了,還躺倒耍賴催促。岸邊,一大片火烈鳥認真地用腳劃拉著海灘覓食,如果瞥見有人靠近,就嘰嘰歪歪、你推我搡地往海里踱去。
在這片天空之下,跟這些在惡劣環(huán)境中熬過來的野生動物們共享著自由的空氣,讓我突然感覺到這正是納米比亞迷人的地方,也是非洲最原始的模樣。
伊萊亞·喬治·凱亞莫納米比亞駐華大使
"我們已經(jīng)開始推廣納米比亞的旅游資源,比如邀請阿里巴巴集團前往納米比亞考察,目前也正在就納中直飛航班進行協(xié)商。我們希望將納米比亞打造成為非洲知名旅游目的地?,F(xiàn)在,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選擇前往納米比亞旅游。我們將優(yōu)化特色旅游資源,歡迎中國游客前往納米比亞,領(lǐng)略獨特的風土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