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野 鄒英 王正剛
摘 要:新疆干旱少雨多風氣候特點,造就了千奇百怪的花崗巖地貌。根據(jù)花崗巖區(qū)域性特征,將劃分出4個花崗巖巖區(qū),分別為阿勒泰花崗巖巖區(qū)、準噶爾花崗巖區(qū)、天山花崗巖區(qū)、昆侖—阿爾金花崗巖區(qū)。具有代表性的有富蘊可可托海花崗巖地貌、托里縣花崗巖地貌、博樂怪石峪花崗巖地貌及庫木庫里盆地花崗巖地貌。
關鍵詞:新疆;花崗巖地貌;地質遺跡;分布;特征
1 花崗巖地貌地質遺跡分布
新疆已知的花崗巖地貌地質遺跡有19處,根據(jù)花崗巖區(qū)域性特征,可將其劃分為4個各具特征的花崗巖巖區(qū),分別為阿勒泰花崗巖巖區(qū)、準噶爾花崗巖區(qū)、天山花崗巖區(qū)、昆侖—阿爾金花崗巖區(qū)。
2 花崗巖地貌地質遺跡特征
在花崗巖地貌地質遺跡的特征上,阿爾泰主要為呈似層狀分布的、灰白色的、具有片麻狀構造的、屬于地殼交代型的大巖體,而在東、西準噶爾主要為呈渾圓、橢圓狀侵入的、肉紅色的、具等粒塊狀構造的、屬于幔源重熔分異型的小巖體。
(1)阿爾泰花崗巖地貌景觀帶
阿爾泰花崗巖地貌景觀帶的花崗巖主要為華力西期和燕山期的肉紅色鉀長花崗巖、花崗斑巖及黑云母花崗巖等,以塊狀構造為主,主要沿阿爾泰山山脈邊緣呈線狀分布,地表形態(tài)主要體現(xiàn)為山間地帶呈高墻狀山體或鐘錐狀峰叢景觀,丘陵地帶呈低矮狀花崗巖石蛋及象形石景觀等,這些花崗巖地貌形態(tài)多樣,成因復雜,多以流水和風蝕共同作用為主,主要代表景觀有富蘊可可托?;◢弾r地貌。
富蘊縣可可托海花崗巖地貌:面積600 km2。巖性主要為華力西期、燕山期花崗閃長巖、斑狀巨斑狀黑云母花崗巖。分布于額爾齊斯河阿米爾薩拉橋北部,出露燕山期斑狀、巨斑狀黑云母花崗巖,原生節(jié)理面對該花崗巖體的分割尺度較大,形成高墻狀山體或鐘錐狀峰叢景觀,雄偉、壯觀,所形成的峽谷窄狹,兩岸巖壁對立,屬嶂谷性質。燕山期花崗巖地貌景有以板狀、錐狀花崗巖地貌為主的神鐘山、小鐘山,有巖體具片麻狀構造,垂直劈理、面理發(fā)育“佛龕”地貌,有層狀構造受差異風化剝蝕作用,形成的神象峰。華力西期的花崗巖中的峰叢景觀不多,有些為尖棱狀,如三棱狀峰,有些為峰頂碎裂狀,如 “五指山”,有些呈板狀,如水磨溝內(nèi)的“如來佛掌” “鱷魚嶺”等,有的峰叢低緩,如蘇爾特溝的峰叢景觀。
(2)準噶爾花崗巖地貌景觀帶
準噶爾花崗巖地貌景觀帶的花崗巖主要為華力西中晚期的肉紅色鉀長花崗巖、花崗閃長巖、花崗斑巖及黑云母花崗巖等,以塊狀構造為主,主要沿準噶爾盆地西緣分布,地表形態(tài)主要體現(xiàn)為花崗巖石蛋地貌、花崗巖石穴地貌、花崗巖石柱地貌、花崗巖石盆地貌、花崗巖石槽地貌、花崗巖石梁地貌等,本區(qū)花崗巖地貌成因以風蝕作用為主,主要的代表景觀有托里縣花崗巖地貌。
托里縣花崗巖地貌:出露面積5km2。華力西期花崗巖。屬準噶爾界山地槽褶皺帶,在大地構造上為歐亞“山”字形構造北東翼反射弧西側部分。由于該區(qū)域風沙大,氣候干旱,風化作用強烈,風力的侵蝕、磨蝕作用異常強烈,使得花崗巖微地貌景觀十分發(fā)育。在花崗巖體的表面,經(jīng)風蝕、水蝕等外動力地質作用的進一步風蝕作用下形成的一種地貌。如石穴、石臼、石盆、石洞、石梁、石槽、石脊、石坎、崖壁等。數(shù)以百計的造型奇特的巨石,似猛獸、像蘑菇、如城堡,“烏龜振山”、“獵鷹回首”、“千面羅漢”、“天馬下凡”、“一劍擎天”……有的傲骨蒼穹,有的婀娜多姿,有的憨態(tài)可掬,有的威武兇猛,或淡雅,或濃烈,光怪陸離,渾然天成,山水相依,動靜結合,形神兼?zhèn)?,惟妙惟肖?/p>
(3)天山花崗巖地貌景觀帶
天山花崗巖地貌景觀帶的花崗巖主要為華力西早中期的鉀長花崗巖、及黑云母花崗巖等,以塊狀構造為主,其沿天山山脈呈線狀分布,地表形態(tài)主要體現(xiàn)為花崗巖石蛋、石孔、石柱、石穴等微地貌景觀為主的花崗巖地貌,本區(qū)花崗巖地貌成因以風蝕作用為主,主要的代表景觀為博樂怪石峪花崗巖地貌。
博樂怪石峪花崗巖地貌:面積280.00km2。主要成景地層黑云母花崗巖、花崗斑巖、脈巖。在大地構造上位于哈薩克斯坦板塊內(nèi),博爾塔拉晚古生代活動大陸邊緣,在這一邊緣,有代表后造山階段的孔吾薩依巖體產(chǎn)生。主要構造是阿拉套復背斜以及次一級的阿克薩伊短軸背斜。景區(qū)內(nèi)具有X型節(jié)理系統(tǒng)的花崗巖體,在遭受各種外動力地質作用下的侵蝕、剝蝕和崩塌下,球狀風化為石蛋地貌景觀。怪石溝分布奇峰異石蜿蜒十幾千米。主要地質遺跡景觀花崗巖石蛋地貌、花崗巖石穴地貌、花崗巖石柱地貌、花崗巖石盆地貌、花崗巖石槽地貌、花崗巖石梁地貌。
(4)昆侖-阿爾金造山帶花崗巖地貌景觀帶
該區(qū)域花崗巖地貌主要為大型的花崗巖地貌,呈現(xiàn)為大面積的峰叢、孤峰地貌,由于干旱缺水,巖體表面多分布有大量經(jīng)風蝕作用形成的石穴、石孔等微地貌特征。
若羌庫木庫里盆地花崗巖地貌:庫木庫里盆地花崗巖地貌位于昆侖山東部端,木孜塔格峰腳下。為高原山間盆地,面積45000km2。盆地入口處在阿木巴勒阿??采娇?,海拔4485米。盆地四周為大面積的風蝕花崗巖石林,海拔4580米。山谷四周高大的花崗巖石林,奇峰怪石,嶙峋亂石,巖石表面粗糙,形態(tài)怪異,形似怪獸、花瓣、天外飛來巨石等,十分奇特。盆地中間是沙漠,面積2160km2,海拔在4600米,是海拔最高的沙漠。
3 結論
新疆漫長且復雜的地質演變史、強烈的構造活動和多旋回的巖漿活動為新疆花崗巖的形成提供的動力、時間、空間等條件,形成了大面積的花崗巖地貌區(qū),這些花崗巖地貌以花崗巖石蛋、石孔、石穴、石柱、石墻、峰叢、孤峰等多種微地貌形態(tài)展現(xiàn),景觀豐富、形態(tài)迥異,極具科學價值、景觀價值及開發(fā)利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地理中國》2014.3.8昆侖秘谷視頻資料
[2] 西北地區(qū)重要地質遺跡調查(新疆)報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地質環(huán)境監(jiān)測院,2015
[3] 王中剛,中國新疆花崗巖[M],2006
[4] 趙友年,陳斌,曹俊,楊更,新疆阿爾泰山花崗巖景觀地貌之研究[J],2010
[5] 崔之久,楊建強,陳藝鑫,中國花崗巖地貌的類型特征與演化[J],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