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仿
在白銀市會寧縣郭城鎮(zhèn)紅堡子村四社,說起楊小菊沒有人不知道,因為她是遠(yuǎn)近聞名的好妻子、好母親、好兒媳。自從2000年她嫁進(jìn)這個家,日子雖然清貧,但一家人過得也算幸福,和公婆、丈夫一起拉扯著4個女兒,眼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一家人對未來都滿懷期待。
誰知不幸正在悄悄降臨。2006年7月,正是麥子成熟的時節(jié),丈夫開著三輪車運(yùn)送糧食時不小心翻了車,導(dǎo)致其腰椎斷裂脫位,高位截肢。年僅31歲、正是年富力強(qiáng)的丈夫,轉(zhuǎn)瞬成了殘疾人,對這個家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他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如今癱瘓在床,把這個缺少勞動力的家庭陷入了舉步維艱的窘境。老人常年有病,最小的孩子不到一歲,妻子才26歲,對于一個女人來說是最美的年華,正當(dāng)楊小菊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向往時,家里的天塌了,丈夫的意外,使生活的重?fù)?dān)一下子全都落在了她的肩上,這擔(dān)子太沉重了,她眼前的世界漆黑一片。此時的她是萬般無奈,但是聽著丈夫痛苦的呻吟,看著公婆無助的眼神和嗷嗷待哺的孩子,她忍住決堤的淚水,她心里明白,以后她就是這個家的頂梁柱,她必須支撐起這個風(fēng)雨飄搖的家。
看起來溫婉賢淑的楊小菊,骨子里透著一股堅毅,她開始與命運(yùn)抗?fàn)帲畹钠D難沒有壓垮她。她無怨無悔地操持家務(wù)、孝敬公婆、侍奉癱瘓在床的丈夫、含辛茹苦地拉扯孩子,除了干農(nóng)活之外,還要抽出時間搞點(diǎn)副業(yè)來補(bǔ)貼家用。眼前艱難的生活讓她嘗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但人活著總會向往美好的東西,她安靜的內(nèi)心潛藏著讓人溫暖的能量,她堅持十幾年如一日,用無微不至的愛心照顧著一家老小。
丈夫看著她辛勞的背影,常常愧疚地淚水噴涌而下,他本想給這個小他7歲的女人帶來幸福,可沒想到給她帶來了滅頂之災(zāi),這個家不能沒有她,可她還那么年輕,讓自己拖累她過這種艱難痛苦的日子,真的于心不忍,內(nèi)心的痛苦沒處發(fā)泄,于是他就發(fā)脾氣,常常不吃飯,可這一切都沒用,她還是一如既往、毫無怨言地照顧著這個家。
在妻子的長年精心照顧下,丈夫的身體有了出人意料的好轉(zhuǎn),剛開始是臥床一點(diǎn)都不能動,最后手撐著在床上自己能取上東西,時間長了他也開始釋然,他知道自己不能以發(fā)泄自己的痛苦來折磨這個飽經(jīng)滄桑的家,他決心振作起來干點(diǎn)什么,以減輕家庭的負(fù)擔(dān)。于是,弟弟給他在青海定做了一輛殘疾人專用的小型電動車,在家人的鼓勵下,他開著電動車做起了出租車生意。每天都是妻子把他抱上車,望著他遠(yuǎn)去的背影,楊小菊終于長出了一口氣,她流下了心酸的淚水,這么多年的付出沒有白費(fèi),這個家終于有了一絲曙光。
村里人都知道他家的情況,都愿意租他的車,這一月下來也能掙1000多元。他的振作和努力,給這個多年被陰影籠罩的家?guī)砹讼M拮雍透改附K于稍微松了一口氣。
這幾年來,政府在了解情況后,也給予了他們一家很多幫助和關(guān)愛,解決了一家人的最低生活保障。楊小菊也對生活充滿了信心,她說:“我能回報的就是一如既往地照顧好這個家,爭取做一個好兒媳、好妻子、好母親,讓一家人和睦相處?!?/p>
愛是一份責(zé)任,是一份擔(dān)當(dāng),只要有了真愛,有了擔(dān)當(dāng),多么艱難困苦的日子都能昂首走過。都說女人是半邊天,楊小菊卻用她柔弱的肩膀和愛,撐起了這個家的一整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