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財政部、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聯(lián)合下發(fā)《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扶貧項目資金實施全過程績效跟蹤。
在脫貧攻堅向縱深推進的關鍵時間節(jié)點,《辦法》的出臺可謂恰逢其時。因為,從這幾年各地通報的典型案例來看,把“黑手”伸向貧困群眾“救命錢”的不在少數(shù),有些問題還十分觸目驚心。扶貧資金“扶”不到根上、“到”不了點上,勢必會大大影響扶貧政策的落地,最終阻礙的是脫貧攻堅的質(zhì)量和進程。
據(jù)財政部數(shù)據(jù)顯示,2018年中央財政預算安排補助地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60.95億元,比2017年同口徑增加200億元。前不久,財政部安排撥付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322.64億元。加上2017年10月提前下達的738.31億元,截至4月底,2018年中央財政補助地方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060.95億元已全部撥付完成。如何讓這些扶貧資金用到位,是對各級政府的考驗,也是對制度設計的挑戰(zhàn)。
對此,《辦法》有著鮮明的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強調(diào)“市縣級財政部門要對扶貧項目相關資金預算的編制、執(zhí)行、決算實施全過程績效管理,績效管理情況將被納入省級扶貧開發(fā)領導小組對市縣扶貧工作考核內(nèi)容”。這既壓實了財政部門的監(jiān)管責任,也把資金使用情況納入整個扶貧考核的大盤子,倒逼各級黨委政府對扶貧資金使用情況真抓真管。
《辦法》的問責機制十分清晰,明確市縣級有關部門和資金使用單位未按照要求設定績效目標的項目,原則上不得納入扶貧項目庫,不得申請相關預算;市縣級財政部門應當加強監(jiān)控結果應用,發(fā)現(xiàn)問題的,應當及時予以處理;問題嚴重的,應當及時收回或暫緩撥付財政資金。這樣有利于將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