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夫
很多動物的身上都有刺,而且刺的作用也有所不同。有些刺可以用于攻擊或取食,如蟬、蝽、蚜蟲等的刺吸式口器能刺入植物的葉片或莖稈中吸食植物的汁液;虱、蚤、臭蟲和雌蚊子等的刺吸式口器則用來將皮膚刺穿,注入防止血液凝固的唾液,使吸血過程暢通無阻;紅火蟻比自己身體還長的有毒蜇刺可以向獵物注入蟻酸;熊蜂也有能進行連續(xù)螫刺的尾針,蜜蜂的尾針只能使用一次;鶚、漁鸮(xiāo)等大型猛禽腳底的刺適于捕捉水中的魚。
有些刺在求偶繁殖方面有很大作用。如雄蛙前肢上有婚刺,可以把雌蛙抱得更牢靠;不同種類的刺魚在背鰭前面分別生有3~15根游離的棘(如三棘刺魚、九棘刺魚等),這些棘不僅能用于防御,雄魚還在繁殖期用它來摩擦雌魚的腹部,以促進排卵;雄蟋蟀右翅上有一個像銼一樣的短刺,可以與左翅上像刀一樣的硬棘來“摩翅而歌”。
不過,大多數(shù)的刺主要都是用來防御,例如龍蝦堅硬的頭胸甲上的許多棘刺;鈴蟾粗糙的身體上布滿的小刺;分布于新西蘭柯克海峽中幾個小島嶼上的喙頭蜥從頸部到尾部的一列棘刺;分布于澳大利亞的魔蜥全身豎立的刺狀鱗片;一些海參因外表有許多突起的大肉刺而被稱為刺參;生活在泰國的一種竹節(jié)蟲,也全身都布滿了短而尖銳的棘刺。但是,這些動物的棘刺或太少,或太短、太軟等,使防御的效果大打折扣。另一些動物則擁有比較完善的、覆蓋全身的棘刺,使它們的防御機制更加完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刺猬、豪豬、針鼴、刺鲀和海膽等。它們雖然在分類地位方面的差異很大,但趨同進化使它們擁有了十分相似的防御機制。
提起渾身是刺的動物,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刺猬。它是人們熟知的小動物,體長一般為20厘米左右,在歐亞大陸和非洲的很多地方都很常見。
刺猬身上粗而硬的棘刺,一般長度為16毫米左右,直徑大多不足1毫米。一只成年刺猬身上的棘刺大約在5000根以上,這些棘刺是毛發(fā)的變異,其中背部的刺較長而粗, 頭部及兩肋的相對短而細。棘刺呈中空狀,形狀為中間粗兩端較細,末端尖如麥芒,嵌入皮膚的一端末端膨大。棘刺均有油脂,質地堅硬而有韌性,不易折斷。
棘刺的顏色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基部為白色或土黃色,尖端呈灰色;另一種是基部為白色而尖端呈棕色。不同顏色棘刺的分布也構成了刺猬復雜的體色,成為一種有利于偽裝的保護色。
刺猬還通過自己的行為將這些棘刺的防御功能發(fā)揮到了極致。它在遇到敵害時,便迅速地將頭、尾、腳都包裹在中間,全身的棘刺一起朝外豎起,形成一個密布尖刺的“肉球”,使捕食者無從下口。這些豎起的棘刺在方向上并不統(tǒng)一,而是朝向四面八方的,這樣就使它的防御體系更加嚴密。
要在一瞬間完成這套“絕活兒”,刺猬還必須依賴皮下復雜肌肉系統(tǒng)的高度協(xié)調和精確控制,特別是與棘刺的連接方式十分獨特的豎毛肌。相鄰的毛囊通常由同一組豎毛肌相連,這樣豎毛肌與膨大毛根的附著部位和牽引方向就產(chǎn)生了差異,當肌肉收縮時與之相連的若干根棘刺就會受到不同方向的牽引,從而使棘刺朝向不同的方向。
此外,刺猬身上的棘刺還可以作為減震器,使一只蜷縮成一團的“肉球”能夠毫發(fā)無損地從樓梯的臺階上一級一級地跳下來。柔韌而有彈性的棘刺再加上皮下豐厚的脂肪,都對刺猬的身體具有極大的緩沖作用,可避免它在覓食、求偶和交配等活動中意外摔傷。
刺猬求偶的過程既拖沓又喧鬧,包括一番戲劇性的表演。雄刺猬需要一連幾個小時圍著雌刺猬轉圈子,因為交配必須等待雌刺猬積極的配合,否則就不可能進行,只要雌刺猬稍微施展一下棘刺,雄刺猬就會被扎得無法忍受。
剛出生的刺猬幼仔身軀光滑,柔軟的棘刺粘附在皮膚上。但出生20小時以后,這些軟刺就能豎起來了。
事實上,刺猬是一個種類繁多的類群,在分類上屬于哺乳綱勞亞食蟲目猬科刺猬亞科,共有大約4屬15種,包括刺猬、大耳猬、達烏爾猬、南非刺猬、林猬等。它們的外形大致相同,但不同的種類會存在體型、毛色、外形的差異。此外,在猬科中還有一個毛猬亞科,是刺猬的近親,共有大約3屬6種,僅分布于亞洲東南部,如刺氏鼩猬等。它們全身無棘刺,而長有刺狀毛,也能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另外,與刺猬外形相似的還有另外一個類群,隸屬于馬島猬科馬島猬亞科,共有大約4屬4種,都分布于非洲馬達加斯加島,如馬島猬、大馬島猬、小馬島猬、紋猬等。它們除臉部、腹部外,全身也都披有可以豎立起來的粗而硬的棘刺。奇特的是,它們頸部周圍的棘刺不僅有毒,而且能刺入捕食者的身體,具有一定的攻擊性。
刺猬的特點也引起了仿生學家的注意。例如,美國研發(fā)一種全新的小型“刺猬探測器”去執(zhí)行火衛(wèi)一探測任務。這個外形酷似“刺猬”的圓形著陸器,周身布滿尖刺,不僅能在凹凸不平的火衛(wèi)一表面跳躍和滾動,而且能夠準確到達目標位置,收集火衛(wèi)一表面土壤和巖石等信息,并發(fā)送回地球,為今后人類登陸火星,進行初步的探查。
豪豬又叫箭豬、刺豬,是與刺猬齊名的帶刺動物。豪豬的棘刺主要生長在背部、臀部和尾部。雖然都是由體毛特化而成、呈紡錘形、中空的刺,但豪豬的刺在許多方面都與刺猬的刺有所不同。豪豬的體型較大,一般是刺猬的3倍左右,它的棘刺也更加粗而長,數(shù)量也比刺猬的多很多。一只成年豪豬身上的棘刺多達3萬多根,大多數(shù)棘刺都以3~5根為一排,生在體表厚厚的“肉鱗”弧形面上。豪豬的棘刺比刺猬更長,也更堅硬,較長的棘刺可達200毫米左右,最粗部分直徑達6毫米。此外,豪豬棘刺的長度、直徑及形態(tài)變異很大,即使相鄰的兩根棘刺也常常形態(tài)各異,這一點也與刺猬不同。
差別最大的,是尾巴上的刺。豪豬尾端的數(shù)十根棘刺演化成硬毛,頂端膨大,形狀好像一組“小鈴鐺”,走路的時候,這些“小鈴鐺”互相撞擊,發(fā)出響亮而清脆的卡嗒、卡嗒的聲音,在數(shù)十米以外就能聽見,似乎是在向那些覬覦它的捕食者發(fā)出警告:別靠近我,我可不是好惹的。
平時,豪豬身上的棘刺貼附于體表,當遇到敵害時才迅速地將身上的棘刺直豎起來,但它不能像刺猬一樣把自己的身體蜷縮成球狀,而是將身體倒退著向對方撞擊。這種行為表明,它已經(jīng)不再滿足于像刺猬那樣單純被動防御,而是借助身體上的棘刺主動出擊。
有時,它還能將背部的棘刺靠肌肉的力量一根一根地彈射出來,如同開弓放箭一般,只是這些“箭”射出后的力量很小,沒有什么殺傷力,也許僅僅是嚇唬嚇唬敵人而已。不過,由于在這些棘刺上有尖端朝后的鱗狀物,有助于使棘刺緩慢地刺進肉里,因此,一旦捕食者被這些棘刺扎入皮肉,就會受到傷害,嚴重時會有致命的危險。
對于豪豬的愛情生活來說,避免被刺到當然也是最值得注意的細節(jié)。交配時,雌豪豬將背部轉向雄豪豬并將尾巴拱起到它的背部的上方,因為雌豪豬尾巴的下面沒有棘刺,雄豪豬的腹部也沒有棘刺。豪豬的幼仔也比刺猬更勝一籌,剛出生的時候就帶著一身發(fā)育完全的棘刺,這些棘刺在出生后的20分鐘之內就可以使用了。
豪豬在分類學上隸屬于哺乳綱嚙齒目的豪豬科和美洲豪豬科,與老鼠是“近親”關系。豪豬科共有大約3屬11種,生活在歐亞大陸和非洲,如馬來豪豬、南非豪豬、帚尾豪豬等。其中,與其他豪豬隱藏在棘刺下面的短尾巴不同,帚尾豪豬的尾巴很長,尾端有毛束,行走時像掃帚一樣拖在身后,并因此得名。
美洲豪豬科有大約4屬12種,都生活在美洲,如美洲豪豬、卷尾豪豬、玻利維亞卷尾豪豬等,它們身上的棘刺較短、較細而尖銳,特別是棘刺上還生有很多微小的倒鉤刺,常??梢陨钊氲夭暹M敵害的肉體。
此外,在巴西還生活著一種剛毛豪豬,也叫細針豪豬,它與在南美洲廣泛分布且種類繁多的身被針狀硬毛的棘鼠(也叫針鼠)比較近似,特別是由于前臼齒的相似性,因此被歸入棘鼠科中的剛毛豪豬亞科。
針鼴也是一種渾身是刺的哺乳動物,只是比起刺猬和豪豬,似乎有些鮮為人知,因為它僅分布于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等地,因此也叫澳洲針鼴。它的外形粗看好似一只刺猬,但體型是刺猬的兩倍左右。它的身體的背面也布滿了由毛衍化形成的、長短不一、中空的堅硬棘刺,但頭前部有一個呈圓筒狀、堅硬無毛的喙,并且向下彎曲,鼻孔和嘴都位于喙的前端,嘴只是一個小孔,沒有牙齒。這些特征顯示出它與刺猬、豪豬是迥然不同的動物。事實上,它們在親緣關系上相距甚遠,針鼴是鴨嘴獸的近親,在分類學上隸屬于哺乳綱單孔目針鼴科,它的消化道、排泄道與生殖道均開口于身體后部的泄殖腔內,因而是一種最原始的哺乳動物。
有趣的是,在行為上針鼴兼有刺猬和豪豬的特點。在受驚時,它會豎起棘刺,將身體蜷成一個沒頭沒腦的“刺毛團”,這一點與刺猬很相像。有時,它也會背對敵人,使棘刺脫離自己的身體,刺向來犯者。一段時間以后,脫落處又會長出新的棘刺。這一點又與豪豬十分相似。
針鼴似乎并不滿足上面兩個招數(shù),又努力開發(fā)出一種獨特的防御本領。由于針鼴前爪粗壯,十分有力,趾尖有銳利的鉤爪,適于向地下快速挖土,不論地面的土有多硬,它都可以很快掘開,將自己的身體埋于土內,只把背部的棘刺露在外面,并且用四肢的爪和身體兩側的棘刺釘在土中,外力很難把它拉出土外。此外,它也可以或者鉤住樹根,或者落入巖石縫中,使捕食者無法吃掉它。
針鼴的繁殖過程也與這一“絕招”有關。雄針鼴會圍繞著一棵樹挖一個25厘米左右深度的環(huán)形壕溝,然后互相用頭部攻擊對方,獲勝的雄針鼴就在壕溝里享受自己的勝利果實—與雌針鼴進行交配。3周以后,雌針鼴就會產(chǎn)下一枚形狀像葡萄一樣的卵,再把由這枚卵孵化出的一個像豆角一樣的幼仔放入育兒袋。經(jīng)過8周的快速生長,幼仔的刺就長出來了,并使雌針鼴感到不適,便把它掏出來,藏在灌叢、洞穴等比較隱蔽的地方,繼續(xù)哺育,雌針鼴的臨時育兒袋也就自然消失了。
針鼴只有一個“兄弟”,就是長吻針鼴,也叫原針鼴,只分布于巴布亞新幾內亞。它的體型比針鼴還要大一些,喜歡以蚯蚓為食,用舌頭上特殊的刺扎進蚯蚓的身體,然后像吃意大利細面條一樣將它們吸進去。
在廣闊的海洋里也有一些動物舍棄了捕食和逃命所必需的速度,代之以一身堅硬的長棘作為防衛(wèi)手段,奇特的刺鲀就是其中的一類。
刺鲀的體型有大有小,例如常見的密斑刺鲀,最大的體長可達90厘米。它們身披的棘刺是由鱗片演化而形成的,平時就像其他魚類身上的鱗片一樣,平貼在身體上。如果遇到敵害,刺鲀身上的棘刺會馬上豎起來,使敵人無從下嘴。這個手段和刺猬、豪豬以及針鼴等都是一樣的。不過,它還有一項上述動物所沒有的本領,那就是它能大口吞咽下海水和空氣,使身體像氣球一樣脹得圓鼓鼓的,棘刺也跟著膨脹了的皮膚豎立起來,仿佛漂在海水中的一個大毛栗子。
這是一種“恐嚇術”,但效果頗佳。由于它的體內有一個可伸縮的囊,因此可以使身體膨大兩倍左右。有的時候,體型變大就足以把捕食者嚇跑,或者讓那些體型和自己差不多的敵人,根本沒有辦法吃掉它,甚至連兇猛的雙髻鯊都會因為難以下嘴而悻悻游走。當危險過去了,刺鲀就將吞進肚中的水和空氣吐出來,恢復原形。
刺鲀在世界三大洋都有分布,尤以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熱帶海洋的近海一帶種類和數(shù)量最多。
刺鲀?yōu)榈讓邮橙庑贼~類,隸屬于魚綱鲀形目鲀亞目刺鲀科,共有2屬16種左右,我國沿海有2屬6種。其中,短刺鲀屬頭體上的棘刺短而粗,大部分棘刺具3個棘根,不能活動,如斑棘短刺鲀、眶短刺鲀、瘤短刺鲀等。刺鲀屬的種類頭部和身體上的棘刺長而硬,大部或全部棘刺具2個棘根,能活動,如密斑刺鲀、大斑刺鲀、眶斑刺鲀等,后者在我國沿海分布最廣,在南海、東海和黃海以及臺灣海峽的近海均有分布,因背部為淺灰褐色并有6個大黑斑,又被稱為六斑刺鲀。
海膽大多生活于海底,是無脊椎動物中的“刺猬”,渾身長滿了長短不一的棘刺,俗稱海刺猬、刺球或刺鍋子。
海膽在全世界共有850多種,我國沿海有100多種。它們隸屬于棘皮動物門海膽綱,大多數(shù)種類都像略扁的圓球,也有的像盤、像心、像餅干等,因此可分為正形類、歪形類兩大類。不同種類的海膽,身上的棘刺有長有短,有尖有鈍,結構也有所不同。棘刺最長的為王冠海膽,可達30厘米。一般來說,正形海膽的棘刺多數(shù)細長尖銳呈針形,歪形海膽的棘刺大都細小而密集,有的排列無秩序。
海膽大小差別很大,小形種殼直徑長不到5毫米,而巨大兜海膽的殼直徑可達30厘米。整個身體被關閉在堅硬的上千片整齊排列的石灰質骨殼中,在這互相鑲合的骨板表面上生有一些小的疣狀突起,根據(jù)大小差別可以分為大疣、中疣和小疣,它們也是棘刺的著生之處,對應三種疣分別長有大棘、中棘(次棘)和小棘(細棘)。
海膽的棘刺大都為細長的針形或者棒狀,也是中空的,在膽殼的“赤道”處最長,“兩極處”最短。大棘分布均勻廣泛,整體呈綠色,末端有黃色、褐色或者黃綠色的環(huán)帶,表面光滑,末端多磨損或斷裂,完整的可以觀察到明顯的變細分節(jié)。中棘長度跟大棘相近,較為細長,多為赤褐色,有些帶有少量黃褐色條帶,末端常磨損或斷裂,表面光滑。小棘細小叢生,分布較廣,多數(shù)為赤褐色。通過掃描電鏡可以清晰地看到小棘表面上生有許多棘刺,這些棘刺在小棘表面排列成規(guī)則的縱列。
更為厲害的是,有些海膽的棘刺上生有倒刺,有些頂端還有毒腺,如我國南海中所產(chǎn)的刺冠海膽、環(huán)刺棘海膽、白棘三列海膽等的棘刺都是有毒的,如果不幸被扎到,能使人產(chǎn)生局部紅腫、劇痛、心跳加速,甚至窒息、痙攣等。
除了防御,海膽的大棘還可以配合它的管足來進行運動,特別是在沙灘上搖晃著前進,以及鉆入沙中潛伏或身體翻轉后再恢復正常位置等。由于棘刺的基部凹陷并與突起的疣相嵌合,它們之間還有肌肉來控制棘刺的傾斜運動及恢復,所以海膽硬殼上的每根大棘都能轉動。運動時,一部分支撐地面,一部分向前移動,通過支撐和移動的交替進行拖動或舉起身體離開地面而前行。海膽棘刺的再生能力也很強,斷脫后都能得到及時的修復。
在進行有性生殖時,無數(shù)的雌雄海膽會不約而同地聚集在一起,舉行“集體婚禮”。然后分別把精子、卵子排到水里,受精的卵子像浮游生物一樣隨水漂動,再經(jīng)過不斷變態(tài),發(fā)育成早期長腕幼蟲、后期長腕幼蟲、幼海膽,幼海膽雖然很小,但已生有不少棘刺了。
由于渾身上下像個“刺球”,所以上述的動物都很少有天敵,許多捕食者都奈何不了它們,只能望刺興嘆。但也有一些捕食者有辦法突破它們的防御系統(tǒng),例如,狐貍有時會在刺猬身上撒尿以便讓它展開身體;黃鼬能從蜷縮的刺猬露出的小孔隙中將臭屁放進去,使其麻醉,解除刺猬的“武裝”;獾是唯一能夠用其強有力的爪子撬開蜷縮成一團的刺猬的動物。另外,有經(jīng)驗的豹、鬣狗等,能伺機將豪豬掀翻,使其柔軟的腹部朝上,將其制服。在海洋里也有一些動物喜歡以海膽為食,例如綠鱗鲀。它的上下頜各有8個門齒狀大牙,臉頰是粗糙的革質,可以抵御海膽的棘刺。在捕食時,它先是用口叼著海膽的一根棘,把它從海底提起來,再扔下去,這一提一扔就很容易將海膽的身體翻轉過來,使其口面朝上,然后再咬住海膽較為柔軟的口區(qū),由外而內一口一口地將其吃掉。
不過,有刺動物如果把身體蜷成球狀,自己暫時就無法行動和取食了,而且也無法知道捕食者是不是已經(jīng)走開,所以,對于每一個刺激都做出這種反應對自身往往是不利的。因此,它們有時對一些簡單的刺激也不會立即做出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