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淑霞
【摘 要】目的:觀察規(guī)范化弱視治療護理與健康教育對青少年依從性的影響。方法:觀察對象為2013.8~2017.9我校校醫(yī)室弱視診治的137例弱視青少年,為137例青少年提供規(guī)范化護理與健康教育服務。結果:經過教育與護理后137例青少年對弱視治療的依從性得到明顯改善;護理及教育后青少年患者為總滿意度為93.4%,明顯高于護理及教育后前73.7%的護理總滿意度,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健康教育聯合護理能增強青少年對弱視治療的依從性。
【關鍵詞】弱視;護理;教育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6-03--01
弱視多發(fā)于視覺機能未完全發(fā)育的青少年,發(fā)病機制包括光學散焦、斜視、形覺剝奪等,微量元素缺乏、環(huán)境或遺傳因素、早產兒、運動不足及發(fā)育遲緩也可誘發(fā)弱視。臨床表現為視神經形態(tài)、功能異常,視覺信號不能有效刺激視覺細胞,模糊物象與清晰物象發(fā)生競爭,可損害視力、智力發(fā)育,降低雙眼或單眼視力,引起視物擁擠、空間-時間敏感度降低、色覺異常、運動覺-視覺障礙、立體成像質量下降[1]。本文觀察了規(guī)范化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在弱視青少年治療依從性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校校醫(yī)室2013.8~2017.9診治137例弱視青少年,經視覺質量、屈光間質、眼位、眼底、屈光度、視力檢測證實,眼球、眼底、眼前段、眼位正常,無器質性眼球、視覺中樞、球后視路病變,視力低的原因為功能因素,14歲以下矯正視力<0.5、15歲~16歲<0.6、16歲~17歲<0.7、>17歲<0.8,雙眼缺乏立體視覺、屈光異常、分讀困難、固視異常,視覺功能處于虧損狀態(tài),雙眼視力可相差2行或2行以上[2]。排除癲癇、過敏、哮喘、先天愚型青少年,因炎癥、器質性病變導致視功能降低,眼部手術史青少年。男孩64例,女孩73例;初診年齡14~17歲,平均(16±0.5)歲;單眼弱視81例,雙眼弱視56例;弱視類型:屈光不正32例,形覺剝奪39例,屈光參差24例,斜視42例(顯斜25例,固視偏差6例,隱斜11例)。
1.2 方法
1.2.1 規(guī)范化護理 治療前采用鼓勵性語言分散14歲~16青少年對于治療的注意力,避免青少年過度緊張。對于16歲及超過17歲的青少年,可根據個性特點、心理特征、先天氣質、成長環(huán)境等耐心說明弱視危害、治療目的與方法,如“治好后能看清楚好多東西、更受歡迎”“視力不好容易導致磕磕碰碰、行動不便、成績下降,藝術家、警察、解放軍、司機等都需要良好視力”,讓青少年做好心理準備接受治療。向家長說明治療配合方法,讓家長監(jiān)督孩子堅持治療,防止出現半途而廢的現象。保證治療室舒適、安全,可附設游戲室與休息室,播放歌曲或電視,增加興趣。治療時保證操作輕柔、迅速,開始時僅給予輕微刺激,適應后可增加刺激強度,避免引起疼痛感與恐懼心理。對于中度或重度弱視青少年,可利用針穿線、刺繡、剪紙、書法、穿珠及描畫等訓練精細目力,治療期間遵醫(yī)囑應用小施爾康、思利巴改善眼部營養(yǎng)。利用語言激起青少年的好勝心與好奇心,讓2例同時接受治療的青少年比賽,指導弱視青少年互相監(jiān)督對方是否堅持戴眼罩與眼鏡,獎勵表現好與獲得點滴進步的青少年,確保治療時間與質量達到要求。向眼部滴入阿托品前應說明可能出現視物模糊、口干及面紅等不良反應,滴氯霉素前可為青少年準備糖果,檢查時需保證非刺激眼被嚴格遮蓋好,避免偷看,告知青少年少眨眼。
1.2.2 健康教育 指導家長正確挑選矯正眼鏡,保證鏡架外形與臉形、鼻梁高低、瞳距等相適應。將青少年喜愛的動畫角色,如美堂蠻、藤原鷹通、暗野龍介、木暮公延、柯南等的圖片貼在宣傳欄中,引導青少年扮演戴眼鏡的動畫角色,糾正自我形象認知,避免因怕丑而不戴矯正眼鏡。實施個體化教育,運用示范教育、個別交談、口頭語言宣教、家屬互相交流、通信工具、咨詢解疑等教育方法,在候診廳粘貼宣傳板報,發(fā)放宣傳手冊,運用文字資料或影像資料宣教。利用講座普及、講解弱視防治知識,如弱視病因、程度、檢影驗光、點擴瞳藥、家庭護理、用眼衛(wèi)生、戴鏡遮蓋、散瞳驗光等。說明定時驗光復查、調整矯正鏡片的作用,說明弱視能夠治愈,避免家長因工作繁忙而導致黃金治療時間被錯過,告知弱視治療是漫長、漸進過程,一旦放棄則前功盡棄[3]。告知家長避免訓斥與恐嚇依從性差的青少年或用強硬、恐嚇手段迫使青少年接受治療,粗暴責備、厭煩或限制青少年行動,注意與青少年進行耐心溝通及建立良性親子關系,為弱視青少年的家長與教師搭建治療信息交流平臺,告知其他青少年避免取笑戴眼罩、眼鏡的青少年。指導家長為青少年提供豆類、牛奶、動物內臟、蝦皮、蝦米、瘦肉、蛋黃等含鈣、高蛋白食物,避免攝入過多糖類,養(yǎng)成不挑食、不偏食的習慣,增加新鮮果蔬攝入量,如菠菜、胡蘿卜、西藍花等,合理搭配食物、均衡營養(yǎng),勤洗勤換眼罩,嚴格遮蓋健康眼,保證眼部血液系統(tǒng)正常循環(huán)。
1.3 觀察指標 對比護理與教育前后137例青少年對弱視治療的依從性,依從性分為好、一般、差三個等級。(1)好。青少年與家長完全遵照醫(yī)囑與配合治療,包括遮蓋健眼、持續(xù)佩戴矯正眼鏡、集中注意力訓練精細目力等,能定期復診、堅持健康飲食與正確用眼。(2)一般。青少年、家長完全遵照醫(yī)囑與配合治療的時間占總治療時間的50%以上,偶爾不能配合治療,如摘鏡、遮蓋時偷看等。(3)差。完全遵照醫(yī)囑與配合治療的時間不足總治療時間的50%,經常不遵醫(yī)囑及不配合治療,隨意摘鏡、遮蓋時經常偷看,需要經常督促才能訓練精細目力,或拒絕部分治療。
對比護理與教育前后137例青少年對弱視治療和護理的滿意度,依次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等級。非常滿意:護理后,治療依從性良好,患者弱勢癥狀完全改善;滿意:護理后,治療依從性較好,弱勢癥狀明顯改善;不滿意:護理后,治療依從性不高,弱勢癥狀改善不明顯。
1.4 統(tǒng)計學 用2檢驗依從性差異,統(tǒng)計軟件為SPSS20.0,P<0.05差異明顯。
2 結果
2.1 兩組青少年的依從性分析 護理及教育后青少年對治療的依從性有了明顯改善,與護理及教育前對比差異顯著(P<0.05)
2.2 青少年護理滿意度分析
護理及教育后137例青少年患者中73例非常滿意、55例滿意、9例不滿意,總滿意度為93.4%;護理及教育前137例青少年患者中51例非常滿意、50例滿意、36例不滿意,總滿意度為73.7%;可見,青少年接受護理和教育后護理總滿意度明顯高于護理及教育前,P<0.05
3 討論
近幾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視力的發(fā)展,針對弱視兒童的護理和治療也越來越重視。據有關數據統(tǒng)計,我國弱視人群基數比較大,特別是在青少年中發(fā)病率比較高,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弱視表現為繪圖失誤、眼球震顫等,會給青少年的生活與成長、學習造成障礙,可導致青少年心理自閉或自卑。青少年期可重建視功能與促使視覺實現重新發(fā)育,是弱視治療最佳時期與關鍵時期,初診與初治年齡越小則療程越短、療效越好。
臨床上對弱視的治療主要是增加視訓練、刺激、屈光矯正、藥物治療和遮擋治療等,這些治療方法或多或少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弱視癥狀,促進患者康復,但是質量效果緩慢,所以臨床上提倡利用健康教育和護理的方式提高治療依從性,從多方面改善患者癥狀。另外,弱視治療過程是緩慢連續(xù)、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孩子、家長與醫(yī)護人員密切配合、持之以恒。青少年對治療的依從性決定了弱視治療能否長期堅持、治療配合度,可影響視力發(fā)育效果,依從性差時極有可能對治療失去信心與耐心,不能堅持視力訓練或戴矯正眼鏡,敷衍治療,增加治療護理難度,造成視力降低或視力永久性降低[4-5]。應在綜合考慮學校支持、家庭支持、年齡特點的基礎上給予科學性、優(yōu)越性、有效性、規(guī)范化的護理與健康宣教,通過健康教育與規(guī)范化護理提高弱視治療的依從性,促使家長正確認識弱視危害,主動督促青少年建立健康信念、思維、期望。
參考文獻
夏哲人,周襄沅,杜以霞,等.改良OCT檢測法研究屈光參差性弱視青少年視網膜神經纖維層厚度[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6,32(20):3398-3401.
李愛求,龔梅,陸群峰,等.護理安全屏障在青少年護理不良事件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15,15(9) :661-662.
古麗努爾·買買提,蔣晨.不同弱視類型患者的位置辨別功能差異及單眼弱視雙眼間位置辨別差異[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7,33(1):44-45.
邢家銘,盛雪燕,馬重兵,等.胞二磷膽堿聯合物理療法治療弱視隨機對照臨床研究文獻的Meta分析[J].中國中醫(yī)眼科雜志,2015,25(1):50-54.
譚璇,江霞,劉義蘭,等.人文關懷現代護理模式在青少年斜視矯正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6,30(32):4068-4070.
王艷華,夏靜.正確指導家長早期治療小兒弱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z2):134.
李娜.綜合性治療提高大齡兒童及青少年屈光參差性重度弱視療效分析[D].西南醫(yī)科大學;瀘州醫(yī)學院,2010.DOI:10.7666/d.y178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