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智
摘 要 在當代教育背景下,語文學科是更側重對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在語文教育中教師往往通過培養(yǎng)學生對審美的構建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而教師作為學生的引導者,需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對作品的鑒賞能力。本文通過對小學語文閱讀現(xiàn)狀分析,深入研究如何構建小學語文教學的審美。
關鍵詞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構建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2-0091-01
語文是小學階段十分重要的學科,它可以鍛煉學生的對語言的感知能力與寫作能力等。而小學語文閱讀審美更是能夠提高學生對文章的鑒賞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所以構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是十分重要的,本論文從小學語文閱讀審美的發(fā)展方向與小學閱讀審美現(xiàn)狀出發(fā),分析構建小學語文教育審美的方法,從而提高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水平與教學效率。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審美發(fā)展方向
在新課標要求下,能夠引入到小學在教學過程中的文章皆是佳作,這些文章對學生審美的構建有很大的幫助。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要懂得帶領學生感知文字的魅力與閱讀的樂趣,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對中華文化的魅力,提高學生對閱讀的審美能力。小學語文教育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前提下,還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這能有助于學生形成高尚情操,愉悅精神,美化心靈和啟迪智慧。在新課標中,小學語文閱讀審美教育的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其中包括寫作、閱讀、口語。首先,寫作是一種美的創(chuàng)造,寫作者必須具備審美能力。要能夠發(fā)現(xiàn)美和感知美,對美做出價值判斷和評估,掌握文章的形式美,方能寫好文章。其次,閱讀是接觸文字最直接的方法,在閱讀中可以讓學生受到文字的感染,培養(yǎng)高尚情操。最后,口語是人類溝通的橋梁,人們通過日常的口語交流可以體現(xiàn)一個人對于語言的審美水準。因此教師在語文課程中也要注重學生口語的培養(yǎng),讓學生自己在平時多積累優(yōu)美的辭藻,用于與他人的口語溝通中,這樣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語言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
二、小學閱讀教育現(xiàn)狀
在當代的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育存在著很多明顯的不足。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在語文課程教育中不能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大多數(shù)教師不能在課堂上及時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評價和分析,在上課時往往側重教授學生閱讀技巧,而忽略了學生閱讀的過程與感受。教師在平時的課程方案設計上也還存在著明顯的不足,備課時忽略了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這導致學生很難建立自己的閱讀審美,對以后的語文課程學習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在新課標要求下,小學語文教育要求重視對學生的審美構建。教師要將對學生語文審美的構建融入到平時的課程教育中,從而提高學生對于審美的構建。教師可以在平時的課程中引入優(yōu)秀的課外資料,讓學生主要以閱讀和賞析的方式來提高語文課堂整體審美。筆者認為,教師除了在課堂上教授學生培養(yǎng)閱讀審美外,還需要以實踐為主,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時間自己去探索審美。學生通過豐富的語言實踐能夠更貼切的了解一篇文章的里的文字內(nèi)涵,提高自己的閱讀審美,促進其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構建小學語文教育審美的方法
(一)教師指引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審美
在當代小學語文教育背景下,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富有情感的閱讀教材的文章,可以讓學生感受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情感與思想賦予文章的感情,感受作者優(yōu)秀的品質(zhì)與人格魅力。在朗讀文章時,教師需要指引學生有感情的朗讀,并注意停頓切忌快速沒有停頓的朗讀。在守舊的教學模式中,教師在指引學生朗讀并不是以學生為主體,而是以統(tǒng)一的要求、限制學生應該在什么地方停頓,什么字應該重讀。這樣朗讀出來的文章是千篇一律的,學生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往往被忽視了。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朗朗上口、情感豐富的詩歌、散文等,教師可以讓學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讀,一起體會文章的意境、寫作手法和情感。整體朗讀更能讓學生之間產(chǎn)生共鳴,從而促進學生對閱讀審美的認知。比如在閱讀《找春天》一文時,首先對文章的內(nèi)容進行分析,了解作者賦予文章的情感。本文主要講述了春天到來時,孩子們尋找春天時的興奮情景。然后讓學生一起大聲朗讀本篇文章,學生在整體朗讀時會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富有感情的朗讀會讓學生的思想產(chǎn)生與作者交流的紐帶,促進學生對文章進一步理解,從而提高學生對閱讀的喜愛興趣。
(二)在審美情境中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
在審美情境下開展小學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下學生的閱讀情趣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因為學生往往通過文章所學到的審美是有限的,所以實施在情境中開展小學閱讀教學存在著一定程度的難度。但小學生的想象力是十分豐富的,所以因此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審美教學情境來開展審美構建教學。在當代語文教育背景下,編寫到小學教材里的文章都是佳作,學生在閱讀時都會在文章中有所感悟,領略文章的美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所以為了讓教學的效果好,需要將美好的特點的情景模式教學融會貫通。例如教師在講授《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類的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在課堂上引入圖片等,讓學生對小興安嶺的地貌環(huán)境有更深入的了解。這樣還能讓學生更多的了解我國的地理環(huán)境,增加對大自然的喜愛。
四、總結
總而言之,在當代教育背景下,教師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和方法,適應當代教育體系,為了提高學生對閱讀的審美需要注重對學生的閱讀審美構建。本論文分析得出,教師可以通過:教師指引學生在閱讀中體會審美,在審美情境中開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這兩種方式提高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審美,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參考文獻:
[1]徐長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建構[J].2016(2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