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青
摘 要:素質(zhì)教育更加重視學生的個體特征,教育也向個性化發(fā)展。因為每個學生個體的實際情況不同,但教學目標需要保持基本的一致性,所以在教學方法方面,需要體現(xiàn)個性化教學特點,讓學生通過更適合自己的方式來達到學習目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多被認識到,對其課程教學的研究也“接踵而至”。圍繞“個性化”這一關鍵詞,淺談如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
關鍵詞:信息技術;教學;個性化;實用性;積極性
高中信息技術具有很強的實用性,但是在目前的教學狀況下,實用性的體現(xiàn)比較少,更多被學生視為一種學業(yè)負擔。因此,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要改變當前的教學局面,通過滿足需求來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夠節(jié)約課堂時間,還能夠延伸課下效果,甚至可以作用到其他學科的學習中,實現(xiàn)高效教學。從客觀方面來說,高中生學習壓力比較大,時間緊張,沒有那么多的精力分散給信息技術課程。所以說,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重要的技能課,必須“自找出路”。實現(xiàn)個性化教學,將高中信息技術知識和生活教育結合起來,它不作為一門學科,而是一種技能,延伸出學習技能,能推進其他學科的發(fā)展。這樣一來,學生更愿意在生活中應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的同步提高。為達到這一目的,個性化教學是關鍵。
一、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貫穿個性化教學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1.必要性
分析當前的高中信息教學形勢發(fā)現(xiàn),學生的個性素質(zhì)不突出。本身作為一種工具,信息技術應該被“物盡其用”,而每個人的應用方面應該有所不同,或者是側重點不一樣等。但是現(xiàn)在機械化的高中教育將學生的自我發(fā)掘技能方法的能力減弱了,更局限于不用思考的模仿當中。學生往往被困在老師教學的思路中,沒有自身對知識的渴求。所以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貫穿個性化是必要的。
2.可能性
高中信息技術的教學意義在于應用,而每個人的應用方面不同,顯現(xiàn)出明顯的個性化。特別是如果有了個性化的需求,就會為了滿足自己的這種需求而去學習,有目的,也就有動力。而且個性化的技能使用能夠讓學生之間更多地交流經(jīng)驗,能達到“越用越熟練”的狀態(tài)。個性化教學打開了學生觀察信息技術的一扇新大門,而且他們是喜歡的,是信任的,是有熱情的。所以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貫穿個性化是可能的。
二、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貫穿個性化的方法
1.制定輪流制的機房管理制度
當前,學生對上機操作沒有基本的主人翁意識,表現(xiàn)出對公共財產(chǎn)漠不關心的狀態(tài)。這就導致在教學過程中電腦壽命縮短,出現(xiàn)一些不該出現(xiàn)的失誤。個性化教學要體現(xiàn)學生的自主性,而從學習態(tài)度上講,就是要加深自己對計算機的一種熱愛和保護。因此,可以制定輪流制的機房管理制度,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計算機室的管理當中,從衛(wèi)生到電腦的維護等,都產(chǎn)生個人的一種責任感。為了進一步增進學生與計算機之間的“情感”,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計算機生產(chǎn)流水線的照片,了解其不易?;蛘呤鞘占恍┴毨W校對計算機的一種使用和珍愛,讓學生懂得珍惜。通過輪流管理的制度,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體會到其中的責任和義務,也勇于擔當,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保護我們的學習工具。
2.教學設計需要體現(xiàn)個性化
教學設計要講究方式和方法,特別是在個性化教學當中,更要體現(xiàn)教育指導的“智慧”。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實現(xiàn)個性化,首先要了解學生的個性,針對這些個性來“因材施教”。學生群體比較大,信息教師又比較少,這對個性化教學的難度比較高。將學生分為幾個層次,每個層次之間學生的智力水平、操作能力和興趣等基本一致,然后針對這個層次學生的共同點來制定教學方案。并且采用提問式、啟發(fā)式和引導式的方法,讓學生盡量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針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難度的提問,安排不同水平的作業(yè)等。讓他們能夠在完成任務當中,激發(fā)求勝心,更積累學習信心。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老師更要將目光放到所有的學生身上,讓他們都能夠有表現(xiàn)的機會。高中信息技術學科當中的知識難度還是存在一定差別的,而問題的解決根源來自對計算機的不斷操作。所以對于層次較低的學生,可以從簡單的知識開始,逐漸增加難度,今天解決一個問題,明天解決一個問題,對軟件使用更加熟練,其提高也就更快。針對一些興趣比較低的學生,可以從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入手,尋找其與信息技術之間的聯(lián)系,然后通過課件展示或是課下任務的布置,讓學生從感興趣的事物入手,體會到信息技術學習的實用性。
3.注意體現(xiàn)互動過程的個性化
高中信息技術課堂安排的課程比較少,教師往往希望能夠一堂課講更可能多的知識點,但常常是“過猶不及”“貪多嚼不爛”,學生掌握得更差。所以在教學當中要做到有的放矢,將課堂設計得更加靈活一些。因為信息技術不同于其他學科,學生可以在課下通過自己的操作來加深學習的深度和廣度。所以在課堂上要盡可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將學習熱情充分發(fā)揮出來,從而激發(fā)他們在課下的進一步探究。個性化要求教師在教學當中與學生盡可能互動,一方面控制課堂紀律,防止學生隨意上網(wǎng);另一方面也監(jiān)督學生的學習情況,獲得最真實的反饋。例如,在學習office辦公軟件時,Word中的分頁符是比較難的一節(jié),讓學生進行演示來了解學生是否完全熟悉,否則會影響下一個知識點的學習。
4.課后作業(yè)布置的個性化
信息技術雖然不是主課,但是對學生的學習影響比較大,特別是對他們?nèi)蘸髮﹄娔X的使用有很大幫助。而這個科目的特點就是多操作,所以可以布置一些課下作業(yè),要求設計更加個性化。比如在練習Word軟件的使用中,可以讓學生寫一封信,里面需要包含哪些格式以及圖片等,盡量更加豐富一些。再比如學習Excel時,讓學生根據(jù)自己最近的??汲煽儊碜鲆粋€折線圖或是柱狀圖、餅狀圖等,讓學生分別來說明自己的哪些學科是優(yōu)勢學科,哪些學科成績有所下滑。體現(xiàn)信息技術的生活實用性,就是個性化教學的最大“法寶”。
總之,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貫穿個性化教學是可能的,且是必要的??梢酝ㄟ^管理制度個性化、教學方式個性化、互動個性化以及作業(yè)個性化等幾個途徑來實現(xiàn),讓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更加有效、有質(zhì)、有料。
參考文獻:
[1]戈航.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貫穿個性化教學的可能[J].亞太教育,2015(36).
[2]鄭建飛.個性化教學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運用[J].時代教育,2013(4).
?誗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