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冰潔
社會不斷在發(fā)展,為了適應社會的發(fā)展,教育對為社會培養(yǎng)的人才即學校讀書的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現(xiàn)在各個學科之中。學習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更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將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去。現(xiàn)階段,適應教育目標的改變和新的教育任務的提出,許多新的教學理念應運而生。尤其是任務型教學倡導的“用語言做事”的教學理念,提倡學生帶著任務進行學習,提倡合作,使課堂教學變得生動,學生的活動與體驗更為豐富。任務型教學在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也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強度,學生在有任務的情況下,學習情緒更加緊張。針對課堂效率如何提高,我校教研組提出了“打造特色學案導學,體驗合作自主學習”的學習方法和教學理念。
一、學案導學之設計篇
一個好的學案才能夠有更多的實施必要。因此,在實施學案導學之前,設計一個完美的、可行性強的學案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下面提出學案導學的環(huán)節(jié)和建議。
1.提出疑問
在上課之前通常是需要提出問題的,不僅是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讓學生集中到課堂上來,也是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一個中心和一個主題,在這個問題的引導下,教師能夠更好地進行教學。
2.問題討論
在學習過程中,對于一些重點、難點,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多角度的討論,也就是所謂的“頭腦風暴法”,通過討論拓展學生的思維。
3.教師答疑
在導學時提出的問題在經(jīng)過學生的一番討論和思索之后,教師可以答疑解惑,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提出自己有疑問的地方,教師要注意不要輕易告訴學生答案,給學生留下思考的空間。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應該毫無保留地傳達課本上的教學內(nèi)容,同時點撥學生,擴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敏感度,讓學生更加能夠獨立思考。
4.鞏固知識
鞏固知識的方式有很多,如,隨堂測驗,或者是課堂隨機抽查提問的形式,教師需要注意的是要學會充分尊重學生,以解決學生的問題為目的,而不是以批評學生為目的。
二、學案導學之實施篇
在設計完學案之后,實施的環(huán)節(jié)就十分重要了。一個好的提案如果沒有得到好的落實和貫徹,這個提案也是沒有太大用處的。因此,下面是在實施學案時需要注意的幾點。
1.據(jù)案自學
在以往的教學當中,教師的學案是教師自行準備的,也是教師不會對學生公開的。在特色學案導學之中,教師是需要自己的學案的。例如,在語文這門學科之中,學生學習了這篇課文,需要掌握什么字詞,什么寫作方法,關于作者的文學常識,以及課文是否有需要背誦的內(nèi)容。學生根據(jù)學案制訂的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進行自學,自學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教師的負擔,讓教師將精力集中于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上。自學之后,教師可以直接采用課堂測驗或者課堂提問的形式,讓學生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然后進行補充和完善。
2.點撥歸納
教師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舉手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如果都回答不出來,教師就將這個問題作為重點講解的內(nèi)容,如果有同學能夠回答出來,但是不完整,教師就可以進行深化,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對于一些十分簡單的內(nèi)容,教師可以采用隨堂測驗的形式讓學生鞏固強化。以英語學科為例,對于一篇英語課文,教師讓學生先進行自學,他們可以進行一些比較簡單的工作,比如,找出一些單詞的固定搭配,發(fā)現(xiàn)一些新的語法等等,在他們發(fā)現(xiàn)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對知識進行深化,比如,點出一些需要重點掌握的單詞的固定搭配,對于枯燥的語法,只靠學生自學是行不通的,需要教師進行反復的講解和舉例。
3.訓練運用
在前面兩個環(huán)節(jié)都完成的情況下,相信學生已經(jīng)對知識有了相當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要運用。因此,訓練的環(huán)節(jié)是十分重要的。以數(shù)學這門學科為例,數(shù)學這門學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高成績的方法就是——刷題,在題海中遨游,見識到各種各樣的題目,這實際上就是訓練運用的階段。數(shù)學的應用題多數(shù)是和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相結合的,這樣讓數(shù)學融入生活,學生在生活中遇到需要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問題時,才能夠更加熟練。
三、學案導學之思考篇
我們認為,新的教學模式能否取得效果,學生是否能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自主學習的能力能否得到提高,課堂改革能否成功關鍵還在于學案的設計。學案設計是關鍵。現(xiàn)在的情況是學案導學還存在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如何將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融入進去,如何在同樣的教學理念中體現(xiàn)出教師的不同之處等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個新的理念從產(chǎn)生到熟練運用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配合、共同探索,讓這種新的教學理念愈加成熟完善。
參考文獻:
[1]范萬平,肖玉玲.素質(zhì)教育緣何難以貫徹[J].教學與管理, 2006(1).
[2]劉慶生.“學案導學”教學法初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12(12).
?誗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