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文
語文課堂教學,內(nèi)涵豐富,形式多樣,意趣無窮。語文教師在構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或如閑庭信步,或如攀登險峰:在展示自己的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或洋洋灑灑,酣暢淋漓:或曲徑通幽,循序漸進。一堂堂風格迥異、情趣盎然的語文課,讓課堂教學充滿生趣。
一、起承轉合的課堂結構
語文課堂的結構,體現(xiàn)了課堂的教學流程,是課堂教學內(nèi)容的整合.往往經(jīng)過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導入、感知、研讀、小結等,這幾個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如同一篇散文的起、承、轉、合。
(一)導入
導入是語文誤堂教學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它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領學生較快地走進文本。其形式多種多樣,可以引用詩歌、故事,可以播放視頻,可以設置情景,也可概括課文內(nèi)容.揭示文章主題等,形式不拘一格,但都根據(jù)文章的需要和學生特點而設計,它體現(xiàn)了課堂設計者的匠心。
(二)感知
對文童內(nèi)容的初步感知,是課堂教學中走進文本的第一步,通過閱讀與提問等方式把握課文內(nèi)容、理清文章脈絡、體會作者情感。整體感知課文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是以記敘文的六要素來概述文章內(nèi)容,往往用于記敘文、小說等體裁的文章。如《藏羚羊跪拜》,可概述為:一天清晨,藏北高原的一位老獵人槍殺了一只向他下跪的懷孕的母藏羚羊,被母藏羚羊強烈的母愛所感動,從此賣掉杈子槍不再殺生,走向慈善。學生在整體感知文本的基礎上,才能作更進一步的探究。
(三)研讀
研讀文本的過程是一個邊讀邊探究的過程,通過研讀文章標題、詞句、段落、結構,探究文中人物的性格、語句中所蘊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作者的寫作目的、寫作方法等等。
(四)小結
課堂小結可以歸納與整理這堂課的所學知識,可以強調(diào)重點,可以遷移知識等等。課堂小結會起到收縮課堂、畫龍點睛的作用。
語文課堂結構的導入、感知、研讀、小結等幾個環(huán)節(jié),起承轉合.環(huán)環(huán)相托。有經(jīng)驗的語文老師,在處理這些環(huán)節(jié)的時候,往往會駕輕就熟、得心應手。
二、豐富多彩的教師的課堂語言
語文課堂教學除了給人以知識的獲得、情操的陶冶和思維的訓練以外,還給人以語言的錘煉,語文課堂教學是一種學習語言的藝術。課堂語言包括教師的課堂語言和學生的課堂語言:
1.藝術性的教師課堂語言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教師的語言可以是形象的描述,可以是哲理的啟迪,也可以是風趣的評價。包括導入語、過渡語、點評語、小結語。
(1)導入語:藝術性的導入語能夠輕松地領著學生走進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營造課堂氛圍。
(2)過渡語: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都是相對獨立的,教師要精心設計過渡性的語言,把它們銜接起來,使課堂教學層次分明、脈絡貫通。
(3)點評語:是老師在課堂上敏銳地捕捉學生活動的信息并加以提煉,從而作出客觀評價的語言,是教師課堂教學機智的體現(xiàn)。
(4)小結語:小結語往往給人余音繞梁、回味無窮之感。
2.個性化的學生課堂語言
學生的課堂語言是學生在課堂上閱讀文本、沉浸體驗,再結合自己的經(jīng)驗,調(diào)動自己的情感而生成的一種語言。那是學生對課文理解程度的一種反映,也是學生與文本、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一種交流。由于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他們對課文的理解程度,與文本、與老師的交流方式都不相同,所以學生的課堂語言是富有個性化的。
三、濃郁豐厚的課堂氛圍
語文課堂的氛圍,是一堂課中文本、學生、教師三者所營造出來的課堂上的境界和情調(diào)。
1.文本營造的氛圍
《為我唱首歌吧》本身是一個震撼人心的悲劇故事,它營造了一種悲劇氣氛;而它又是一曲扣人心弦的愛的贊歌,它又營造了一種感人的令人奮發(fā)的積極氣氛?!肚逄梁身崱吠ㄟ^作者“種荷—盼荷—護荷—贊荷—賞荷—祝荷”的整個過程,贊美了生命的孕育和勃發(fā),為課堂營造品讀語言、品味荷之韻的氛圍。文本的感情基調(diào)奠定了課堂教學的氛圍。
2.學生營造的氛圍
學生在課堂上通過朗讀傳情達意,把文本所營造的氛圍傳達出來?!豆柾L》中哈爾威船長在沉船之前與大副和機械師的一段對話,簡潔、干脆,一位臨危不懼、指揮若定的船長形象栩栩如生地站在我們面前。通過學生繪聲繪色分角色朗讀,立刻營造了沉船之前緊張的氣氛,使課堂氣氛進入高潮,從而使學生很快認識了這位船長,并對他產(chǎn)生深深的敬意。另外,學生在課堂上的回答、激辯,是思維的火花,是課堂藝術的體現(xiàn),是課堂教學追求的意境。
3.教師營造的氛圍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所以課堂的氛圍,課堂的情趣,由教師駕馭。教師又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必須與文本、學生之間相互對話,互相交流。教師的底蘊、智慧、思維以及教學理念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氛圍。
語文課堂上,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教學方法靈活多樣,課堂語言豐富多彩,課堂氛圍濃郁豐厚。這樣就更需要語文教師具備較強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把預設和生成的內(nèi)容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課堂教學既有跡可循,又生機勃勃。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