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心琦 李 輝
坐落于南美洲西部的秘魯產(chǎn)生了古代美洲的最大國家——印加帝國。在戰(zhàn)爭與征服的刀光劍影、獨立與反抗的流血斗爭以及貫穿幾乎整個20世紀的政變、沖突和社會動蕩的歷程之后,這個國家曾迎來一個政治強人——外柔內(nèi)剛的“黑腰帶武士”、日本裔的阿爾韋托·藤森。
如果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秘魯經(jīng)濟滑坡導致社會動蕩時,藤森沒有放棄其秘魯全國大學委員會主席的身份,秘魯?shù)拿\也許會完全不同。1989年,藤森及其盟友成立“變革90”獨立運動,并投入到總統(tǒng)競選。一年后當選的藤森對秘魯經(jīng)濟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創(chuàng)造了經(jīng)濟高速增長,被稱為“藤森風暴”。秘魯GDP增長率一度高達12.7%,居拉美各國之首。同時,嚴打恐怖勢力、鐵腕統(tǒng)治成功穩(wěn)定了當時秘魯?shù)纳鐣謩荨?/p>
但正如秘魯?shù)囊痪渲V語所言:“權力、財富就如同橄欖之長勢,有時繁茂充裕,有時干枯貧乏”。當藤森洋洋自得于自己那猶如推土機一般的執(zhí)政手腕時,他機械強硬的鐵血政策和專制統(tǒng)治卻在暗處悄然滋生出獨裁與腐敗。
藤森在第一個任期內(nèi)帶領秘魯改善經(jīng)濟,平息內(nèi)亂,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正在他胸有成竹,認為這張優(yōu)異的成績單足以保送他成功連任時,妻子蘇珊娜·樋口卻在此時曝光藤森任內(nèi)的不法行為,公開譴責他是“暴君”,治下政府腐敗橫行。藤森也毫不示弱,剝奪了她第一夫人的稱號,由大女兒惠子擔任。
這不是蘇珊娜第一次反抗。1992年初,她就公開指責藤森的親戚借裙帶關系,銷售由日本民眾捐贈給秘魯?shù)亩忠路闹蝎@利,離家出走的蘇珊娜投奔在利馬東部的一個女友家中。在沖破藤森為她構建的家庭藩籬之后,蘇珊娜也開始了自己的從政嘗試。地建立了“21世紀和諧黨”,宣布參選1995年的選舉。
藤森聞此,立馬安排了80人組成的秘魯議會,通過一條禁止總統(tǒng)近親參與選舉的法規(guī)。這一法條被戲謔為“蘇珊娜條款”,諷刺其利用職權進行報復的針對性立法。
即將面臨連任表決的藤森,正遭受著他這個最大“政敵”的猛烈攻擊。曾經(jīng)的發(fā)妻不惜以絕食抗議,來阻止其權力的新一輪持續(xù)。最后頗具戲劇性的是,蘇珊娜在門外因脫水而昏厥送醫(yī)時,藤森正在官邸內(nèi)吃著海鮮、飲酒享宴,并在不到三個月之后以絕對優(yōu)勢再登總統(tǒng)寶座。
然而兩人的斗爭卻遠沒有結束,直到21世紀初,蘇珊娜依舊時不時為藤森的腐敗行徑爆出猛料。2001年,她聲稱藤森在東京一家銀行私藏了近1250萬美元的存款。據(jù)法新社報道,蘇珊娜透露這筆錢是藤森在剛剛當上總統(tǒng)不久時,訪問日本期間收到的捐贈善款。
以上種種你來我往的家庭爭端,吸引了反對黨注意,他們便根據(jù)蘇珊娜的指控開始著手秘密調(diào)查。權力的暗流,隱沒在這一“家庭肥皂劇”的刀光劍影之中。
民眾舉遇難者照片抗議秘魯前總統(tǒng)被赦免 ▼
2000年4月的大選展現(xiàn)了藤森支持率的由盛入衰。首輪投票后,他與反對黨候選人托萊多得票均未過半數(shù),需以第二輪選舉決勝負。托萊多指責藤森在選舉之中買票舞弊,各國觀察員也認為應推遲選舉。藤森罔顧異議,托萊多因而憤然退出,國際觀察員也撤出了秘魯。藤森在競選廢票超過30%的情況下宣布獲勝。美洲國家組織、歐盟、美國都聲明不接受該結果。
然而,這不是壓垮藤森最關鍵的稻草。國會議員伊貝里科頂著壓力,向秘魯電視臺提供了一段視頻,于2000年9月14日對外播出。視頻中,藤森的安全顧問蒙特西諾斯賄賂反對黨議員阿爾貝托·庫里,以獲得政府的議會多數(shù)。而其他視頻,也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被陸續(xù)曝光出來。蒙特西諾斯與一些頻道進行“合作”,以5萬到150萬美元不等的價格,讓他們降低反對派的曝光率。一時間議論嘩然。
蒙特西諾斯出身于軍隊,利用自己在秘魯軍方的影響,為藤森“推土機式”式的強硬改革提供了后盾。他還負責處理藤森與其他政治家、法官、大商人、媒體、外國政府的社會關系,一直被認為是秘魯?shù)膶崣嗳宋?。同時,蒙特西諾斯也在軍方等部門安插許多親信。藤森與之割不斷的關系,更招引了外界直指政府的腐敗指責。
藤森依舊努力挽回權威,不得已免去了蒙特西諾斯的職位,派人對其調(diào)查。根據(jù)時任秘魯司法部長的說法,蒙特西諾斯名下的數(shù)百萬美金只是被貪污的8億美元公款的一部分。秘魯調(diào)查人員表示,其大部分資金來自軍售委員會和軍購。蒙特西諾斯及其心腹進行非法武器交易和販毒,利用自己的可卡因實驗室和販毒網(wǎng)絡,將秘魯變成了一個毒品橫行的國度。
這項由藤森發(fā)起的調(diào)查,開始指向了藤森自己。根據(jù)墨西哥媒體報道,蒙特西諾斯對自己的罪名全盤否認,并透露瑞士銀行的黑金賬戶是在藤森的授意下建立的。
藤森借助于蒙特西諾斯的腐敗交易來緩解政治精英集團的爭斗,并鞏固自己的地位來實現(xiàn)這一系列目標。這也是為何蒙特西諾斯及其背后的藤森腐敗猖狂至此,卻一直要等到錄像帶的實錘落下,方能使反貪的輿論解除噤聲。
當年10月23日,藤森的重要政治伙伴之一、執(zhí)政黨主要議員圖德拉宣布辭去副總統(tǒng)和執(zhí)政黨議員職務。理由是與現(xiàn)政府有巨大分歧。藤森內(nèi)定的下一任執(zhí)政黨候選人的突然辭職,讓藤森的處境雪上加霜。
重壓之下,藤森決定出逃。2000年11月,藤森出席在文萊舉行的APEC高峰會議后,出人意料地以“尋求經(jīng)濟援助”的名義前往日本,并通過傳真宣布辭職,成為全球第一位通過傳真機辭職的元首。11月20日,秘魯國會拒絕了藤森的辭職請求,以“道義上不能勝任”為由,罷免了藤森的總統(tǒng)職位。
隨著秘魯新一屆內(nèi)閣成員宣誓就職,原本不發(fā)一語的其他秘魯高層官員,漸漸開始公開評論蒙特西諾斯和藤森的腐敗行徑。自此,藤森注定無法擺脫“政治滑鐵盧”的結局。
秘魯政府要求日本政府引渡藤森回秘魯受審,被日本政府拒絕。擁有日本國籍的藤森,在流亡期間受官方保護而躲過引渡受審多年。但政治野心不減的他,卻在2005年搭乘私人飛機,看準智利與秘魯兩國關系因海域問題不睦,由日本經(jīng)墨西哥飛抵智利首都圣地亞哥,有意潛伏回利馬。然而他在抵達當日即遭警方逮捕,如意算盤徹底破產(chǎn)。這位曾權傾一時的日裔總統(tǒng),就此跌落為階下囚,在2007年由智利最高法院引渡回秘魯受審,面臨腐敗、侵犯人權等20多項指控。
2009年7月20日,秘魯最高法院特別法庭以“盜用公款罪”,判處藤森七年零六個月監(jiān)禁。判決書上說,藤森曾非法使用國家錢財,向前國家情報局主管蒙特西諾斯支付1500萬美元的“補償金”,安排其去巴拿馬尋求政治避難。這是藤森被引渡回國受審以來受到的第三次有罪判決。
藤森的牢獄之災不止七年。在秘魯法院對藤森做出的有罪判決中,最重刑罰下判于2009年4月7日。以“踐踏人權罪”判處時年71歲的藤森25年的監(jiān)禁。
根據(jù)歷史學家阿方索·基羅斯的說法,藤森政府可能是秘魯歷史上最腐敗的政府,使秘魯損失了15億至40億美金。透明國際將其排在“世界上十大最腐敗的領導人”第七位,估計其貪污公款約6億美金。
2017年12月,秘魯總統(tǒng)庫琴斯基宣布特赦尚有13年刑期的藤森,理由是患有“不斷惡化且無法治愈的疾病”。藤森向公眾發(fā)布視頻,請求公眾原諒。躺在病床上的藤森身穿白色病號服,右臂戴著血壓袖帶,背景音是醫(yī)療監(jiān)控設備“嘀嘀”的聲音。強人之暮,竟凄慘衰敗至此。
藤森曾說:“總統(tǒng),這是我的職業(yè),我的使命。即使我上了天堂,我仍然在天堂里領導秘魯前進,秘魯不能沒有我?!蹦鞘窃?jīng)賦予他十余年權力與榮譽的秘魯,是執(zhí)意將他引渡回國送進監(jiān)獄的秘魯,也是因人道主義特赦他準其安度晚年的秘魯。一代梟雄,終是因為掌控權力而缺乏節(jié)制的自覺,從而走向了腐敗地獄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