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波 王秋配
隨著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普及,學習不再局限于傳統(tǒng)課堂的物理空間,網(wǎng)絡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不僅直接給學習者以明確的知識,而且在搜索、甄別、瀏覽眾多資源的過程中,學習者已經(jīng)使自己處于一種無意識學習環(huán)境,通過內(nèi)隱學習獲得了某種知識。泛在學習理念正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泛在學習”,就是利用信息技術提供學生一個可以在任何地方、隨時、使用手邊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來進行學習活動的4A學習。
基于網(wǎng)絡平臺的支撐,也基于所在的南陽市實驗中學電子書包實驗班學生已經(jīng)具有較高的信息技術素養(yǎng),筆者于2017年暑假進行了“基于泛在學習的初中生假期自主學習實踐探究”,結果表明,“00后”初中生自主性強、個性化明顯、思維開放,學習也呈現(xiàn)差異化特點,與傳統(tǒng)方式比較,泛在學習理念打破了中學生假期自主學習的局限性、單一性、被動性,提升了學生知識掌握能力與綜合素養(yǎng)。
一、泛在學習與初中生假期自主學習實踐的契合
在課堂上,學生學習內(nèi)容具有標準化、統(tǒng)一性的特點,疑惑也能從向老師求教和學生之間探討得到解答。假期中,學生求知需求會面臨無處請教的困擾,因此,基于泛在學習理論進行假期學習實踐有著重要意義。
假期學習的特點:(1)時間不固定。除了學習活動,還有外出旅游、走親訪友、同伴聚會等,學習的安排可能是利用一天的間隙,也可能是一周中的幾天進行學習活動。(2)地點不固定。適配的資源數(shù)量因地而異,在家里,有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學習資源豐富,但是當其外出時,學習環(huán)境就變成了旅途,獲取資源的不便也局限了其學習環(huán)境,這就需要便捷的移動終端設備來提供技術支持。(3)任務不固定。假期學習任務因?qū)W生個體性差異,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任務不同。
電子書包便攜、可移動的特點,專業(yè)、豐富的資源,班級空間、在線檢測等功能,都為學生高質(zhì)量的泛在學習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不僅可以很好地解決假期中的學習問題,而且從長遠來看,對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培養(yǎng)也有重要意義。
二、基于泛在學習的初中生假期學習實踐
通過教育理念、學科APP、電子書包平臺使用技術等培訓,參與實踐指導的電子書包實驗團隊教師,科學地制訂假期實踐計劃,并在假期通過電子書包等平臺全程參與學生學習,為其提供指導幫助,基于泛在學習理念的假期自主學習實踐,創(chuàng)造了和諧、互助、共贏的綠色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
(一)學生假期學習的主要渠道
首先是班級空間,學生利用優(yōu)學派電子書包上的班級空間:(1)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發(fā)帖,其他學生可以跟帖討論;(2)學生將自己的作業(yè)、疑問等上傳到班級空間,其他學生、老師可以點評、點贊,及時給予檢查、督促;(3)學生可以將手抄報、手工作品等成果拍照、視頻上傳,分享給全班學生。
學生還可以下載各種APP,對漢字感興趣的學生下載“漢字英雄”軟件闖關競賽,對英語感興趣的學生下載“英語趣配音”“盒子魚英語”“悅作業(yè)”等軟件來練習發(fā)音、單詞,數(shù)學上的“洋蔥數(shù)學”、歷史上的“猿題庫”等都是學生常用的學習渠道。這些軟件趣味性、針對性強,學生在平板上、在家長手機上、在家庭電腦上都可以下載此類軟件。
此外,微信群也是學生常用的網(wǎng)上學習交流平臺,學生自主成立微信群,在群里談論學習進度、作業(yè)難題、班級趣事等,還有QQ群,學生成立了生物興趣群,探討生命科學熱點話題。
(二)學生假期復習實踐:控制進度、曬作業(yè)、定時解疑
案例:生物學科,學生將知識點整理以“手抄報”“思維導圖”等形式在班級空間展示,其他學生跟帖,并對其成果進行點評、點贊。另外,課代表將自己生物學科建帖子,其他學生在該帖子下提出疑問,由學生、教師定時解答疑問。
(三)學生假期預習實踐:定計劃、做微課、在線測學、在線解疑
學生在學期伊始,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制訂學習計劃,上傳至平板。
案例:數(shù)學學科,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科弱點,安排不同的預習內(nèi)容,由學生錄制微課視頻上傳至微信群,每天一至兩名學生制作,提前安排內(nèi)容,輪流制作,學生、家長都可以看到所有的微課。鼓勵學生同一道題多種解法。
(四)拓展學習實踐:班級空間、曬收獲、讀書筆記心得(批改)、旅游心得
案例:學生去參觀寶天曼博物館、漢畫館、醫(yī)圣祠、臥龍崗后,拍照上傳(平板),學生談論自己認識最深刻的地方(班級空間)。結合學科特點,讓學生從鮮活生動的現(xiàn)實中去感受體驗歷史厚重,班級空間內(nèi)學生發(fā)起話題,以學生與學生之間有針對性、跨越物理空間的方式進行交流為主,教師也間或參與話題討論,引領學生深入思考和探討。
(五)德育實踐:整理房間、體驗家鄉(xiāng)特色、感恩父母行動
案例:學生整理自己的書桌后,拍照上傳,并分享整理心得,爭當整理小能手。學生在假期感恩父母以文字、圖片的形式,分享在班級空間中,記錄美好的瞬間。
總之,在學生假期自主學習實踐中,內(nèi)在求知需求得到了滿足,但是,興趣的長久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如若沒有興趣的吸引,那么自主學習實踐熱情將會消退,因此還應該深入泛在學習中研究學生的認知特點,及其作為泛在學習主體性的特點,為其泛在學習實踐找到內(nèi)在動因,這也是泛在學習平臺長期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