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紅,畢業(yè)于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碩士?,F(xiàn)任職于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有《放慢腳步去長大》《那年夏天》《白楊樹成片地飛過》《對幸福我怎能麻木》《你吸引怎樣的靈魂》《慢慢教,養(yǎng)出好小孩》等多部作品。
30多年前,身為高中生的我,最擅長的就是考試。每次埋頭在試卷上奮筆疾書,都有打一場仗的興奮與專注。考試結束后的分數(shù)與成績排名就是戰(zhàn)況與戰(zhàn)績,我深陷其中,為名列前茅心懷喜悅,為名次退步黯然神傷……那是一種精神極度貧乏與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我異常掙扎。
我覺得經(jīng)歷過高考煉獄還 能保持平常心態(tài)的小孩,都挺了不起的。
然而另一個事實也毋庸置疑——我是應該感謝高考的。18歲之前,我生活在一個邊城,沒有高考,我不可能離開那里。我今天擁有的生活,追根溯源,都跟30多年前的那場考試有關,是那場重要的考試,讓我在階層的梯子上攀爬了一格。
我不會輕描淡寫地說高考不重要。因為是這場相對公平的考試助我實現(xiàn)了地域與階層的流動,幫我獲得了起步之初的生存資源,讓我的人生有了一個體面的起點。
而我的付出與代價,也只有我自己才能明了。
20世紀80年代中期,我考入南京大學化學系。那時還是全國統(tǒng)考,那年理科數(shù)學試卷的難度,據(jù)說迄今為止尚未被超越。那一年全國理科考生的數(shù)學平均分是25分,而我考了97分。我的數(shù)學一直很好,因為我做過那么多數(shù)學題,無論碰到什么樣的題目都不至于一籌莫展,總能寫出幾個解答步驟贏得幾分。
但是上大學以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學不會高等數(shù)學。前不久跟女兒聊天,她還語帶驚訝:“我不理解你為什么學不會微積分,那并不是很難啊……”
學不會的豈止微積分——其實也不是真的學不會,而是上大學之后,我就喪失了學習的愿望與動力。高中三年已經(jīng)徹底透支了學習興趣,傷損了心性,我的內心近乎干涸,生活變得了無生趣。
高中三年,似囚籠中的生活,我既是囚犯,又是看管自我的獄卒。生活的全部內容就是為了一場考試,聽課、復習、背誦、做題、考試……無限循環(huán),日復一日,把自己鍛造成了學習機器。
那時,生活中沒有任何快樂:沒有求知的快樂,沒有玩耍的快樂,沒有人際交往的快樂,沒有徜徉于自然的快樂,甚至連睡眠的快樂也不能心安理得地享有。我和我的同學壓縮一切出于人性的需求,把自己交付出來,交給一種功利化的學習生活。
在心智最應該得以成長、情感最為飽滿豐富的年齡,我們卻只是一味地壓抑天性,否認與生俱來的自由意志,人就這樣一天天地僵直木訥了。
人畢竟不是機器,單調枯燥的生活過久了,內心會有干涸感,會產(chǎn)生“越獄”的渴望。我渴望讀書,漫無目的地讀,讀優(yōu)美的文字,讀不為考試的無用之書。一首詩、一篇散文或一部小說,就像溺水的人掙扎著浮出水面后呼吸到的一口氧氣。
當我知道在20世紀60年代,村上春樹還是一名初中生時,家里便為他訂了一冊《世界文學》、一冊《世界文學全集》,他一冊接一冊地看,如此送走了中學時代,真是有說不出的羨慕。
每一次短暫“越獄”,都會受到自我的嚴厲譴責。當別人都埋頭苦讀的時候,你卻在讀一本小說,你會覺得自己是個罪人——糟蹋時間,辜負父母,可能還會自毀前程。
猶如一只驚慌怯懦的兔子,被某種莫名的東西追趕,在時光原野上狂亂地奔跑——我后來想,那莫名的東西到底是什么?應該就是恐懼吧。害怕被社會甩下,害怕與主流的價值觀格格不入,于是拼了命地憑著那種半生不熟的能力奔跑、奔跑……
多年以后,我讀到張曼菱在北大的演講稿:
“……你們能夠考入北大的那種因素、那個分數(shù),其實并不是那么光榮,那么有力量,那么有積極意義的。相反,它是一種消極的標志。
“……是你們比你們的同學更能夠接受壓抑、配合壓抑……壓抑了你們青春的個性。是這種對壓抑的服從,使你們成為考試機器,使你們得了高分,進了北大。我稱之為‘壓抑的勝利。你們贏了嗎?”
看到這里,我?guī)缀鯚釡I盈眶,這么多年了,終于有人說出了我隱約感受到的東西。
實際上,從高三開始我就嚴重厭學了。
高二下學期,我們已經(jīng)學完高中階段所有課程,高三整整一年都用來復習與鞏固知識。為了確保高考這最后一戰(zhàn),這樣的安排大概是聰明妥當?shù)摹Uf起來十分幸運,我的主課老師都是“文革”前入學的大學生,因為那個特殊年代被下放到邊城。班主任是天津人,教數(shù)學,他對課程的規(guī)劃與推進成竹在胸,講題時邏輯清晰,我良好的數(shù)學成績多半得益于他。
老師像出色的教練,對我們進行了卓有成效的訓練。他改變了班里很多人的命運,說不感謝老師是不可能的。
但是,我還是在高三厭學了。做不完的試卷,講不完的題目,上不完的自習……無窮無盡地重復,反復演練以保證熟能生巧。夜晚,日光燈在頭頂嗡嗡作響,筆尖在試卷或作業(yè)本上嗒嗒跳躍,除此之外,教室里一切都是沉寂的。我想沖破這種巨大的威壓,如同一棵草妄圖頂開巨石。
整個過程,像一場被迫參加的長跑比賽,肺部因為缺氧仿佛要爆炸了,終點卻還遙不可及。平時我的排名都在班級前三之列,高考成績出來我是第五名。也就是說,經(jīng)過一年的復習鞏固,我的成績呈退步趨勢。謝天謝地,高三只有一年,要是時間再長一點,我懷疑我就考不上大學了。
多年以后,我從女兒身上看到她起伏的學習狀態(tài):小學時代是在玩耍與快樂中度過的;初一很有信心地投身于中學這個新環(huán)境,超級努力,進步飛速;初二平穩(wěn)正常;但到初三,這股子勁兒繃不住了。她本身就是一個對重復枯燥的事物耐受力很低的人,沒完沒了地做題、大大小小的考試以及將要來臨的中考壓力讓她厭倦煩躁,經(jīng)常不好好完成作業(yè),早上第一件事就是跑到教室抄作業(yè)。
我從自己的經(jīng)歷知道,人不是機器,情緒起伏、成績起伏都是特別正常的事情。如果那時候我們就很緊張,把恐慌傳遞給她,責備與管控她,情況只會變得更糟糕。
事實上,許多孩子在那種高強度的學習中都會出現(xiàn)輕重不同的厭學心理,瀕于崩潰乃至當真崩潰的也大有人在——她的班上就有同學把作業(yè)本撕成碎片,在桌上堆成一座小山。
孩子厭學很可能是一種自救的方式。外界的要求與其天性之間已經(jīng)處于劍拔弩張的狀態(tài),如果自身再給自身加壓,彈簧超過彈性限度,生命將遭到某些難以逆轉的損毀。
女兒曾坦言:“我感謝我會厭學。”中考,女兒考了一個相當棒的分數(shù),但她再也不想像初三那樣度過高中三年,于是選擇了國際班。那時候,人們對國際班還存有偏見,覺得只有成績不好的學生才去讀。她不理睬這些非議,放棄南師附中而上了國際班。
國際班固然有國際班的辛苦,但比起備戰(zhàn)高考來還是人性化許多。后來女兒屢屢說起,正是因為高中三年得到休整,她才有能量面對大學四年的挑戰(zhàn)。
大學四年,她簡直像一個無堅不摧的戰(zhàn)士,從入學奮斗到畢業(yè),幾乎從未有過松弛。
對于有血有肉的人而言,熱愛——厭倦——休整——重新出發(fā)是最正常的人性反應。意志是一種稀缺資源,當對意志的壓抑、消耗、剝奪過度,人就會感到不適,厭倦就是不適感最常見的表征。
實際上,厭倦是一種消極反抗。它提醒你已經(jīng)身處懸崖邊緣,它逼迫你去做出新的選擇。這個選擇可能很不尋常,也未必導向成功,但對于身為獨特個體的你,那是種順應天性的召喚,讓你迷途知返。
接著說我自己的高考。我考入南京大學化學系,然后發(fā)現(xiàn)每天都很難熬。18歲的我每天都在想:我的一輩子就要這樣過去嗎?永遠沒有機會去讀我想讀的書?永遠沒有機會去嘗試寫作的夢想?進大學的新鮮喜悅未及體會,我先感到了絕望。
有一次到別的寢室通知一件事兒,看到一個同學桌上放著從圖書館借來的一本小說,我忍不住就看了起來??傆X得它隨時會被人拿走,我的眼珠快速地從左掃到右,又從右掃到左。
一個女生說:“你看書的樣子很貪婪?!?/p>
回想一下,在心思最彷徨善感、頭腦最如饑似渴的年月,我都是“餓”著的,這一不留神就顯出“貪婪”來了。
這種“貪婪”最終促使我下決心,轉到了心心念念向往的中文系——我要感謝20世紀黃金的80年代,那個時代,以及我身處的南京大學,都有一種開放寬容的風氣,愿意為學生提供發(fā)展自我潛力的環(huán)境。
到了中文系,我過上了日日可以看小說、看閑書的生活。當時宿舍有6個女孩,根據(jù)個人看書的嗜好分為港臺派、山藥蛋派、先鋒派,一個酷愛哲學的女孩榮膺“穿裙子的尼采”稱號。我是名著派——概因我在寬僅90厘米的單人床內側擱了一塊木板,上面全是托爾斯泰、盧梭、狄更斯、羅曼·羅蘭等作家的作品。
我們還愿打愿挨地訂了個室規(guī):周末必須關在寢室寫作,交出文章才許出門。我們很肉麻地把寫文章的事叫作“杜鵑啼血”,坐在擁擠的宿舍里,像中學生寫不出作文一樣咬筆桿,寫幾行瞥瞥人家,不時詢問一下:“你‘啼出來沒有?”
文章寫好后,大家共用兩個筆名:一個叫貝禾——取“稿費”兩字的偏旁再左右交換一下;一個叫火鳥——取“烤鴨”的偏旁,預備拿了稿費去吃烤鴨。之后,委派兩個女生拿到報社去投稿。
那是最愉悅輕松的一段讀書生活。至今我對中文系心存感激,覺得那是天下最好的科系。
回想起青春時代的道路,“我已給過攀爬,我已懸崖勒馬”。我也感謝我的厭學,雖然當時它給我?guī)砹藰O大的痛苦——只要這個痛苦沒有殺死你,就會轉化成自省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