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餅
從城市上空俯瞰,華夏大地上每天至少有60萬個身著紅、黃、藍色風衣的身影。
他們騎摩托或駕電動車疾馳穿梭于餐飲商戶與大街小巷,新鮮出爐的餐食盛放在車后印有l(wèi)ogo的方形保溫箱里。他們用手機工作、娛樂,也被手機管理和塑造,在數公里內來回奔波是工作常態(tài),全年無休是家常便飯,刮風下雨晝夜寒暑依舊……他們拯救了3億中國人足不出戶便可享用美食的平凡理想,靠生死時速撐起了一個年交易額超2000億元的外賣市場。
外國媒體形容他們?yōu)椤吧磉叺碾[形超人”,因為他們“可扔飯救娃,可跳水救人,可奪刀擒兇,可埋名救火”。
他們是外賣騎手,通常被叫作“外賣小哥”,但他們鮮為人知的身份是“膘師”。如果說當代都市人是被外賣改變的一代,那么從“小哥”到“膘師”的轉型,則讓無數外賣騎手的命運悄然發(fā)生轉變。
“膘師”的江湖里階層分明
“膘師”們身處的江湖,是一個階層分明、硝煙彌漫、事關生計和榮譽的戰(zhàn)場。在這個戰(zhàn)場里,不同顏色代表著不同“膘局”。和往年的五顏六色相比,“外賣亂世”如今只剩藍、黃、紅三足鼎立,它們分別是餓了么、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
據不完全統(tǒng)計,這三大“膘局”門下的弟子數量已突破1000萬,各有地盤,不分伯仲。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的各行各業(yè):有跑過快遞的,有指揮過交通的,有賣過保健品的……為了一個共同的“騎手”目標,他們如今走到了一起,而原因也很簡單——“能掙錢”。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規(guī)矩。以百度外賣為例,外賣員的階層劃分中,由低到高共分為青銅騎士、白銀騎士、黃金騎士、黑金騎士、鉆石騎士、圣騎士、神騎士7個級別。神騎士象征著外賣員的頂級榮譽,也意味著可以拿到“頂薪”,每送一單外賣可額外獲得1.8元。不過要想達到這一級別,首先需要30000個積分,這意味著需要攢到3000名顧客的好評。
要做到百度外賣最頂級的“神騎士”,外賣小哥得跑多少路?
“騎士”的等級往往也能從“裝備”上體現:除了統(tǒng)一要戴紅色頭盔、掛健康證與背外賣箱,神騎士通常全身穿黑色制服,黃金騎士則是玫瑰紅制服、黑色皮鞋與褲子。
餓了么同樣以顧客評價作為對騎手考核的標準,送一單的提成一般在5-8元。如果被顧客打了差評,這一單就要扣20元。每個月按照好評度來評定星級給予獎勵:一星騎手獎100元,二星騎手獎300元,三星騎手獎500元,四星騎手獎800元。
有獎必有懲。類似聚眾聊天、送餐途中操作手機、闖紅燈的“質量事故”都會被納入考核范圍。一名騎手若違規(guī)若干次,就將被除名,從而退出外賣江湖。
互聯(lián)網時代的“駱駝祥子”
找地圖、打怪、漲經驗、升級……一位微博網友把打怪獸的奧特曼和外賣送餐員PS在一起,配上評論:曾經在東京打怪,現在在街頭送外賣。
“膘師”們在每天辛苦的奔波中找到了某種熟悉的樂趣。每當聽到手機里響起“系統(tǒng)給您派發(fā)了新的訂單”,他們就恨不得撕去外面的衣服,露出胸口的字母“S”,高喊幾聲“能力越大,速度越快!”后,一路飆車把外賣送到顧客手里。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當奧特曼,有些角色生來就是配角和跑龍?zhí)椎拿?,比如丫環(huán)、差役、店小二、腳夫和鏢師。在這個年交易額超過2000億元的外賣江湖,“膘師”同樣站在鏈條的尾端,也是底端。被罵的、被打的、被輕視的、被下跪的,等等,這些資料和經歷足以讓他們寫一本《外賣小哥的恥辱史》。他們是巨頭商戰(zhàn)的炮灰,是平臺壓榨的對象,是互聯(lián)網盛世中的“駱駝祥子”。
很多人覺得雨天點外賣增加了外賣人員的送餐困難程度,心里會有愧疚感。然而對于送餐員來說,高溫、下雨、打雷、大風、大雪,越是惡劣的天氣,訂單量越多,他們掙的也就越多,活脫脫的現代版“心憂炭賤愿天寒”!
不過也有一個奇怪的現象:人們一邊在輿論上疼惜外賣小哥,細數他們的“不容易”和“風吹日曬”,但一旦回到現實中,又立刻站在顧客的“上帝”視角,動輒投訴“服務差”,給差評。
由于外賣送餐行業(yè)本質上仍處于粗放型、勞動密集型階段,存在很多亟待改善的問題,所以無論“膘師”們再如何堅守“三分保平安”的老規(guī)矩——待人接物面帶三分笑容,發(fā)生矛盾時禮讓三分——也難免會出現帶著情緒送餐、給顧客甩臉色的情況。
不過,“膘師”們大多不會在意輿論給這個行業(yè)貼上的悲情標簽。若要問他們的夢想是什么,答案會是:派單都在三公里內、商家秒出餐、一路全綠燈、電梯沒有人、電話一打就接、門一敲就開、寫字樓暢通無阻、無字差評能申訴,以及最重要的——人變得越來越懶。
或許“膘師”正在拯救世界呢
每天早上,“膘師”們會在配送站開一個早會,這也意味著忙碌的一天又要開始了。點完名后,每個人開始錄視頻,視頻的內容一共有四項:一是手指甲不能太長,保持良好的儀容儀表,要穿工裝、戴工牌、戴頭盔;二是清理餐箱,把白毛巾噴上酒精擦里面進行消毒,用藍毛巾擦外面的灰塵、油漬;三是進行情景演練,包括商家與騎手、顧客與騎手之間的對話及禮貌用語;四是進行安全宣導。組長們會反復提醒:不要逆行、不要闖紅燈,有系統(tǒng)派單的話請停在路邊后再看。
“送飯”這事兒看似入職門檻低,但要想做好,也確實有諸多規(guī)則和竅門。
你首先得熟悉至少方圓3公里的配送環(huán)境,這樣才能讓每次送餐不走冤枉路。一個老騎手必定是個“活導航”,心里都有一本賬——哪些樓能進去,哪些樓的電梯什么時段不能搭,碰到電梯層層停的情況馬上出來走樓梯等。至于“一秒五層階梯,十秒十層樓”的技能,在業(yè)內顯然是沒什么值得夸耀的。
修理電動車是“膘師”另一個必備技能,尤其是在地表溫度可能超過80℃的高溫地區(qū),如新疆吐魯番,以及積雪結冰的極寒地區(qū),如哈爾濱。這些地方的電池消耗非??欤ヒ彩羌页1泔?,所以提前準備好兩個電瓶、專用輪胎、兩個手機充電寶,應該算是標配。
除此之外,最好還有一些特殊技能,例如為失戀的顧客小姑娘畫一只“小腦斧”(小老虎)、代打《英雄聯(lián)盟》、顛勺炒菜、等餐時唱歌、抓小偷、指揮交通、幫走失兒童找家長、寫詩并開詩社、用中英雙語給顧客發(fā)送短信……每個懷揣信義之腸的“膘師”無論功夫深淺,都是江湖中一等一的好漢。如果你的外賣還沒到,先別急著催,或許外賣小哥正在拯救世界呢!
會關心一下你吃得“好不好”
在全中國3億外賣用戶背景下,為了保護隱私或顯示個性,拿外賣和送外賣越來越像搞情報工作了。
餓了么大數據顯示,有近萬名大學生在下單時會備注“皇上駕到”——請問外賣小哥該先接駕哪位?
當你的手機不小心欠費停機時,可能就會聽到以下對話:“請問你認識這個叫‘西大第一肌肉美男的人嗎?他點了外賣,可是電話打不通,也沒有宿舍號?!薄罢l是全智賢的老公,你的外賣到了,電話欠費打不通”……大概是為了避免出現以上情況,機智的大學生發(fā)明了“吊桶”取外賣方式,即在寢室門口的陽臺上拿一根繩子吊一個外賣桶,讓外賣小哥把餐盒放在里面然后吊上來。于是外賣黑話辭典里又添新句:“吊上去,還是下來拿?”
一份外賣能把或許這輩子都不會相識的人聯(lián)系起來。只要“膘師”有心,可以從外賣訂單的小紙條里獲得很多信息——顧客的姓名、地址和電話,還可以從食物的分量與下單的時間猜到訂單主人是否是單身狗、是否嗜辣、是否愛吃香菜、喜不喜歡熬夜、需不需要多一點西紅柿醬或色拉醬……
你只關心自己吃得飽不飽,“膘師”卻會不時地關心一下你吃得到底“好不好”。傳說一位“膘師”遇過最固執(zhí)的顧客是連續(xù)42天都在晚飯時間點了超級香辣雞腿漢堡套餐。他忍不住問這位客人,真的那么喜歡這個套餐嗎?顧客回答,是啊,薯條和漢堡都很好吃啊。但“膘師”擔心的,卻是他這樣長期吃下去很容易便秘。
而因為電商的普及“帶火”的客戶評價制度,也幾乎以一己之力提高了整個社會的服務水平。中國消費者正生活在史無前例的幸福時代,只是有時評價制的“異化”,會為外賣小哥平添許多工作職責以外的任務,比如捎米捎煙、從酒店下單求幫忙帶安全套、送廁紙去某公共廁所、以送外賣之由幫異地情侶查房……某外賣軟件甚至為此專門在上海開通“幫買幫送”業(yè)務。
“車轱轆上舔血”的營生
“時間就是金錢,讀書的時候沒懂的道理,現在明白了。”一年前加入餓了么的陳鋒(化名)說。
自從餓了么、美團外賣和百度外賣實行“超時賠付”機制,陳鋒幾乎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了,在規(guī)定時間內如果沒有送到,就要扣錢。以前是顧客催人,如今則是平臺和顧客兩方都在催。
訂餐高峰期,“膘師”的時間和收入就是一場張力十足的博弈。某種程度上,收入與危險成正比。
“膘師”是最常看到車禍,也最容易出車禍的一個群體,所以“車禍”這個詞在“膘師”中是很忌諱提起的,他們一般會用“車輛擦碰”來代替。
而據深圳交警透露,2017年9月上旬,在深圳發(fā)生近1900起涉及外賣送餐的交通違法行為;上海交警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送餐傷亡76起,平均2.5天就有約1名送餐員傷亡,而外賣騎手的交通違法行為是事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為了7元單的配送費,騎手們往往會隨意變道、逆行、搶黃燈、闖紅燈、越界走機動車道、超速走人行道、邊走邊看手機打電話……外賣騎手如今已躋身傷亡率最高職業(yè)榜,成了一群“車轱轆上舔血”的亡命徒。
受制于送餐平臺有關安全標準的處罰規(guī)定,及企業(yè)用工不規(guī)范而導致的社會保險的缺失等因素,負荷強、罰款重、安全無保障就成為配送員頭上的三座大山。不時爆出的“配送員月入過萬”的新聞,其實無法掩蓋這個群體風雨無阻的艱辛。
人工智能來了,會搶飯碗嗎?
中午是最忙的時候,“膘師”會跑著送餐。下午三四點時,他們會在路邊某個地方休息,為“晚餐、夜宵之戰(zhàn)”儲備體能。這時他們往往會調侃誰家飯菜賣得多,怒罵哪個混蛋領導又克扣工錢,并相互交換各自的“獨門秘籍”:哪家店的Wi-Fi信號比較快、容易搶單,哪條路線更少車流,哪棟寫字樓的保安是什么脾氣個性……
當“膘師”們還在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能更快又更安全地把食物送達顧客手中時,他們大概不會想到,自己剛進入不超過兩三年的送餐服務行業(yè),即將迎來一次人工智能技術革命。
2017年10月,某外賣公司在上海虹橋萬科中心推出了智能機器人配送系統(tǒng),代替外賣小哥完成辦公樓宇內的“最后一公里”。據悉,這個系統(tǒng)會根據送餐目的地自動設置路線,在光滑石地面、地板、地毯、緩坡等室內多種地面環(huán)境下都能暢行無阻,上下電梯、避開障礙物也能很好完成。它最大支持載重80KG,可同時裝載三單外賣餐,擁有8小時超長續(xù)航能力且具備自主充電能力。
盡管速度看起來有點慢、裝載量有點小,目前的人工智能水平大概還無法應付送外賣過程中的復雜程序與突發(fā)狀況,比如機器人在路上出現故障、訂外賣的顧客暫時不在家等,但機器人配送的人工成本要比真人低,也不用為其繳納社保。至少,再也不會有外賣小哥因為送餐要超時而急得哇哇大哭了。
在并不遙遠的未來,滿天都將是無人機,滿地都會是機器人。但到那時,為你賣萌求好評、關心你“吃得好不好”的“膘師”,有可能因此而失去謀生的飯碗。
(摘自《東西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