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圻,字會公,又字洽公,江寧(今江蘇南京)人。他善畫山水小景,所繪花卉、人物亦十分精妙。他師承廣泛,取法董源、巨然、劉松年、黃公望諸家,作品風格高爽、工細、明麗。樊圻在明末清初金陵畫壇的聲望極高,為“金陵八家”之一,藝術造詣僅次于龔賢。樊圻生于1616年,卒年不詳。據(jù)考,清康熙二十八年三月,樊圻作《桃園圖》,款落時年74歲;后作《春山策杖圖》,時年79歲;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其《花蝶圖》,作于辛卯康熙五十年。按此推測,樊圻96歲時還尚在。
《梅溪會友圖》現(xiàn)藏于濟南市博物館。圖中無款,鈐“樊圻”白文印、“會公”朱文印。整幅作品筆墨潤澤秀美,構圖層疊起伏,意境恬靜悠然。畫作視角有自山下仰視山巔之感,山峰高聳入云,山勢險而秀麗。山尖深處,一條瀑布直瀉而下,如同一條白練懸于山間,增添了山野的靈動之感,洋溢出自然蓬勃的生機。高山、流水、苔蘚構成了空靈卻毫不冷寂的氛圍。畫家引領觀者的視線依瀑布順勢而下,將清澈的溪澗、秀麗的石灘、虬曲的古梅和蜿蜒的小橋一同展現(xiàn)出來。整個畫面因瀑布、溪水的串聯(lián)而顯得清雅靈動,山與水相互交融。作品構圖豐富完整、疏密相間、張弛有度,觀后讓人不覺心生快意,從澄凈曠遠的美景中獲得恣意逍遙的心緒。自山前窺山后,濃墨勾染的礁石雜而有序,或躺在溪水中,或佇于兩岸上。尋源而上,溪水一路蜿蜒曲折,似已隱于山間,卻又從山后探出頭來,然后一路遠去,留下影影綽綽的痕跡。墨色在這里縹緲開去,如同山中的霧氣,讓人浮想聯(lián)翩。
從構圖上看,遠山、瀑布的落勢,溪水依山而流的走向,以及兩棵古梅左右掩映的身姿,都將觀者的視線集中在了畫面的中心位置,凸顯出此畫的主題“梅溪會友”。三位友人席地而坐,身軀斜倚,相談甚歡,顯得輕松隨意。酒缸放置于古樹之下,似在為幾位友人的相聚助興。另有一人正從橋邊走來,即將加入熱鬧的談話之中。樊圻對人物的表現(xiàn)十分出色,寥寥幾筆便將不同人物的姿態(tài)、神情都進行了準確、精妙的交代。畫中人物悠閑靜逸的神韻與自然景致相呼應。友人把酒言歡之時,傾聽耳畔溪流潺潺,感受山澗清新盎然,近賞古梅桀驁遒勁,放眼遠山霧靄彌漫。他們在鬧中取靜,似與那些擾人、煩心的塵世風煙就此別過,只留下一個幽淡瀟灑的心境。由此,友人相見的喜悅歡愉融合在了這個靜絕塵氛的世界里。
《梅溪會友圖》秉承了樊圻的一貫風格,皴法細密而干凈利落,筆墨工細但不纖弱,顯得勁秀典雅、淡遠清靈,于空蒙中透出水天空明之境界,彰顯出一種迥然獨立的文人意趣。樊圻一生遁跡于山林,潛心于繪畫,以詩畫與友人相酬唱,心懷高志、淡泊名利。此畫傳遞出的正是畫家對山靜日長的境界的體悟,一如明代沈周于《策杖圖》上的題詩——“山靜如太古,人情亦澹如。逍遙遣世慮,泉石是安居”。對藝術的追尋、對故國逝去的緬懷、對平淡生活的隱忍,考驗的是一個人的心性和修為。想必樊圻在走入金陵山水的天地之間時,自身也在這種自然的純美之中回歸到了自我的寧靜。地域景觀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從此作中可以看出,金陵秀麗的山川滋養(yǎng)了樊圻。他將汲取到的自然精華恣意流淌于筆墨之間,在畫面中營造出了穆然恬靜的氛圍。
樊圻取字“洽公”源于一樁趣事。據(jù)說,當時王鐸并不知樊圻其人,一次偶見樊圻畫作,十分喜愛,便以小楷題跋以示欣賞之心。因樊圻畫上小印模糊,王鐸誤把“會公”認成了“洽公”。樊圻感此知己之遇,便采納了“洽公”的字號。樊圻其兄樊沂也是當時的高士。兄弟二人均遁世隱居,以繪畫為樂。據(jù)周亮工《讀畫錄》載,樊圻與其兄吮筆于疏籬板屋,“蕭蕭如神仙中人”。樊圻超然于世的生活狀態(tài),在此幅《梅溪會友圖》中也可以感知一二。
《梅溪會友圖》清·樊圻 絹本水墨 163cm×50cm 濟南市博物館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