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春艷
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要加大培養(yǎng)孩子們提問的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做出了有了詳細的規(guī)定。因此,我們小學數學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要不斷培養(yǎng)孩子們提問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yǎng)孩子們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已經成為我們廣大小學數學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下面我聯系近幾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談一談我的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與孩子們生活有機結合,培養(yǎng)孩子們提出問題的能力
問題是探究能力培養(yǎng)的起點,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孩子們提出問題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而如何培養(yǎng)孩子們提出問題的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點努力:
(一)讓孩子們敢于提問
在以前教學觀念影響下,孩子們已經習慣于解決老師提出的問題,或者是課本中的問題;而不能自己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質疑是探究的導火索,在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根據孩子們好奇心強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設置“問”的情境,讓孩子們形成認知矛盾,進而主動地去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例如:孩子們學習減法時,我就營造了文具商店購物的情景,首先出示商店里中一些物品和價錢,問孩子們看到了這些物品,大家想提出什么問題?孩子們思考了幾分鐘,提出的問題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如一個鉛筆盒和兩本漫畫書一共多少錢?一玩具比一本畫冊多多少錢?一個盒畫筆比一個作業(yè)本貴多少錢?一盒乒乓球和五個排球一共多少錢?等等。這些問題有孩子們學過的加法內容,這時就及時復習解決問題,這樣就溫習和鞏固了舊知識;其中也有這節(jié)課要學習的新知識,盡管此時還不能一一加以解答,但這些問題卻是孩子們通過他們的積極思考提出來的,他們渴望把這些知識弄懂,學會。因此孩子們就能夠主動地去學習和探索新知。教學中,我們還可以采用一些游戲的形式,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與生動直觀的游戲聯系起來,進而激發(fā)孩子們心理上的疑問,設置懸念問題。
(二)讓孩子們善于提問
首先,要教給孩子們學會發(fā)現問題的方法,可以在新知識的“生長點”上發(fā)現問題,也就是讓孩子們在舊知識到新知識的過度中發(fā)現問題,更要提出問題;也可以在“結合點”上找問題,也就是要在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上發(fā)現,并且提出問題;也可以從自己不會、不理解的地方找問題。我們一定要使孩子們認識到只要多問就能發(fā)現很多數學問題。
其次,鼓勵孩子們在比較中提問。我們要讓孩子們習慣于比較這多種知識的異同點,進而提出問題:這些知識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再次,交給孩子們分析和綜合的方法??梢詮慕Y論出發(fā),倒追到條件,或從條件出發(fā),進而推導出結論。又如,要求這個圖形是直角三角形,必須具備哪些條件?反之根據那些條件,能知道這個圖形是直角三角形。在教學中,我們不要為提問而提問,一定要清楚明白地說明問題,鼓勵孩子們提出具有個性化的問題,使提問真正有助于孩子們的發(fā)展。
(三)讓孩子們樂于提問
有效進行正面評價,讓孩子們感受到成功的快樂,孩子們就會樂于提問。教學中,孩子們即使提出的問題非常簡單或根本沒有什么價值,我們也要根據實際作出正面的評價,并抓住這個機會有效引導,教孩子們如何分析題意,什么問題才有價值。對提問不好的孩子,千萬不要嘲諷,也決不允許其他孩子取笑,特別是那些待進生,只要他們能夠提出問題,我們就要多多表揚和鼓勵,注意保護這一部分孩子“問”的積極性,只要有機會,有問題,便要毫無保留地提出問題,進而提高孩子們學習效果。
二、扎實教學,培養(yǎng)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解決問題是我們小學數學的核心之一,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我們數學教學的重要目標。學習數學離不開解題,可見問題在小學數學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定要努力培養(yǎng)孩子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問題中基本數量關系的訓練
掌握數量關系是孩子們分析應用題的關鍵,孩子們不會審題和不理解題意是我們教學中的難點問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一定要加強對孩子們進行基本數量關系的強化訓練,使他們較熟練地掌握基本數量關系,孩子們有效合理地解決問題。
(二)利用線段圖幫助分析,激發(fā)孩子們解題興趣
合作討論是在課堂教學中孩子們主動學習的一種有效方法。因此我們要抓住時機,采用多種形式,放手讓孩子們積極參與討論,例如應用題“種植小組種了15課蘋果樹,種的梨樹比蘋果樹多5棵,一共種了多少棵樹?引導孩子們畫線段圖,讓孩子們先進行小組討論:在線段圖中,梨樹的棵樹怎么表示?這一問題是解決這道應用題的難點,留給了孩子們思維的空間:“這條線段如何畫,才能使梨樹比蘋果樹多5棵?”孩子們在討論中互相啟發(fā),思路得到拓寬,進而得出結論。這種抽象的問題通過合作討論,使孩子們的數學思維得以提高,發(fā)揮了孩子們之間的互補作用,提高了孩子們積極性,激發(fā)了孩子們自主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三)在觀察比較,辨別異同中解決問題
在低年級中,引導孩子們觀察比較是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重視培養(yǎng)孩子們的觀察探究能力,抓住新舊知識的共性,設計出能突破難點的有效的練習,讓孩子們進行觀察比較,形成新舊知識的沖突,激起孩子們探究的認知心理趨向,又如教學兩步應用題,設計了應用題:種植小組種了15棵蘋果樹,種了20棵梨樹,一共種了多少棵樹?把第二個條件改為:“種了20棵梨樹”改為“種的梨樹比蘋果樹多5棵”,求一共種了多少棵樹。理解新知后,我們有計劃地在黑板上加以展示,引導孩子們觀察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的異同點,通過合作討論,自主地解決問題。這樣能夠有效地突破了難點,掌握了知識重點。
總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中,我們要注意培養(yǎng)孩子們的問題意識,引導孩子們提出問題,并且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這樣孩子們的數學思維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培養(yǎng),孩子們才能夠創(chuàng)新性學習。